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帝王之木」-印度小葉紫檀

「帝王之木」-印度小葉紫檀

檀.梵語是布施的意思,因其木質堅硬,香氣芬芳永恆,色彩絢麗多變且百毒不侵,萬古不朽,又能避邪,故又稱聖檀。

小葉紫檀又叫檀香紫檀為紫檀中精品,密度大棕眼小是其顯著的特點,且木性非常穩定,不易變形開裂。

檀香紫檀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邁索爾邦地區、緬甸地區所出產的紫檀最優。

紫檀質地堅硬,盤玩後色澤從紅棕到紫黑色,變幻多樣,紋理細密。

紫檀有許多種類,紫檀生長速度緩慢,5年才一年輪,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為木材之首,系稱「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

在《密什那》(MISHAN)法典中稱為充滿正能量的天賜之木。

印度小葉紫檀是世上最稀少、最名貴的木種之一,具有硬、香、色澤與紋理好的特點,其作為傢具中的頂級材料,製造出的傢具在木質紋路、雕刻花紋、圖案和顏色方面天然獨特,用這種「木中黃金」製作的傢具,不僅能凸顯收藏者的品位與活力,同時也是中國古典文化無限生命力於方寸之間的顯現。

紫檀在各種硬木中質地最堅、份量最重。它不及黃花梨那樣華美,但靜穆沉古,是任何其它木材都不能比擬的。

中國從漢代以來即認為紫檀是最名貴的木材之一,多用它作為車輿、樂器、高級傢具及其它精巧器物的材料。東漢就見記載。到了明代,由於皇家及王公貴族的喜愛,明代紫檀木傢具,做工似粗,卻雕琢有神,神志軒昂。

明代朝廷用紫檀起初在中國南部採辦,後因木料不足,遂派員定期赴南洋採辦,因此儲存了許多紫檀木料,因紫檀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南洋的紫檀經明代採伐幾欲殆盡,明末清初,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部分都彙集中國。清代早期還使用明代的庫存。清代中葉以後,庫存用完,貨源一時中斷,因此,清中葉以後製作傢具就以紅木代替紫檀了。

鑒別紫檀木的方法是:用酒精棉球在木頭的表面輕輕一擦,如果棉球呈紫紅色,就是紫檀;也可以從木頭上刮下一點木末,浸在酒里,如果屑末出現一道道血紅色的絲條,便是紫檀。在小葉紫檀業界有三大名檀之說,指的是以兒孫福小葉紫檀為首的三大名檀,實際上要鑒別是否真貨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三大名檀外,其他基本上是十檀九假。老紫檀浸水不掉色,打上顏色一擦就掉;新紫檀浸水後掉色,打上顏色不掉。

紫檀有新老之分,新者色紅,老者色紫,水浸老者不掉色,新者掉色,用於區分新老紫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度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印度微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