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年區塊鏈,競爭依舊:區塊鏈vs Tangle vs Hashgraph

10年區塊鏈,競爭依舊:區塊鏈vs Tangle vs Hashgraph

零識資訊

作者:Patrick Schueffel

翻譯:西溪明月

再過幾個月,我們將與對區塊鏈懷著美好願景的人一起合唱《生日快樂,親愛的區塊鏈!》。

是的,確實,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聰出版了他著名的白皮書,對區塊鏈進行了描述。今年,區塊鏈將正式滿10歲了。10年聽起來似乎並不長久,但對於技術發展,10年已十分漫長。

中本聰是誰,至今未知

回想一下2008年發布的智能手機:除了我的岳父,誰現在還在用黑莓Bold、蘋果iPhone3或索尼愛立信Xperia X1? 我想幾乎沒有了。而對於分散式賬本技術,時代也已經向前發展了。但令人驚奇的是,竟然幾乎沒人知道這點。

區塊鏈的使用範圍已遠超從前。但大體來說,它在很大程度上仍與早期階段相同。當然時光飛逝,區塊鏈也有所發展,它採用了一些提高擴展性的措施,比如形成比特幣現金的比特幣硬分叉技術以及閃電網的實施。但除了這些不斷增加的強化措施外,它仍保持著自己的主要特徵。

它的一些屬性,尤其是其共識機制即所謂的「工作量證明」,及其創建數據可靠性的方式,所有這些使區塊鏈成為一種非常強大的分散式賬本技術(DLT)。

沒有這兩個概念,區塊鏈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功。但是它的速度也不會慢得令人心碎,每秒只能處理3~4項交易。換句話說,今天的區塊鏈就像是老式的沃爾沃柴油機:穩定又安全,但並不舒適與快捷。

競爭者

那麼,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嗎?對,在這裡似乎是可以的。繼比特幣之後出現了兩種技術:Tangle(纏結)與Hashgraph(哈希圖)。這兩種技術都有希望為區塊鏈的性能瓶頸提供補救措施。

你可以說區塊鏈的基本優勢是其序列性:一個礦塊(被區塊鏈社區內大多數成員認可)建立在另一個礦塊之上,但這種說法未免過於簡單。

新的區塊置於頂部後,前一個區塊便不可再更改。這種方法阻止了分叉,因為從長遠來看,分叉並不能持久。但序列性同時又極大地減緩了構建區塊的過程。如果大自然採用這種流程,那麼我們都將不復存在:只有在一個細胞完成後才能構建另一個細胞,這樣怎能達到構建生物體所需的效率呢?

相反,大自然採用的是同時分裂細胞的方法。此外,大自然只向下一個細胞傳遞那些與之相關的細胞的信息。而對於區塊鏈,之前所有細胞的信息都會傳遞給下一個細胞。

儘管Tangle與Hashgraph也是分散式賬本技術,但這兩者與區塊鏈有著根本的不同。實際上,它們是沒有區塊也沒有鏈的區塊鏈。其中最明顯的不同表現在信息傳播與達成共識方面。更具體地說,Tangle 與Hashgraph是「有向無環圖」。

此處「無環」這個術語非常重要:這些技術並不要求所有參與者——或網路節點——隨時與所有信息保持同步。相反,它們圍繞著無環這個概念建立起來,也就是它們對信息何時傳達到哪個人那裡並不作假設。

分散式賬本技術對比

Tangle(纏結)

Tangle使用的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區塊」。相反,如果你想在Tangle上進行一項新交易,就必須確認之前的兩項交易。在圖形上表示出來就是在Tangle尖端添加一項新交易,並隨機確認兩項之前的交易。這樣一來,新交易的發起人間接證實了Tangle的一個分支是有效且符合協議規則的。這便是Tangle的「工作量證明」。

上圖為鏈狀結構,下圖為纏結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做可以將交易過程與達成共識的過程合併在一起。人們不再需要先發起交易,再等待社群的批准。

此外,由於Tangle應用可以在沒有任何礦工參與的情況下達成共識,所以該技術免除了任何交易費用。你可以將「批准工作」視作為交易支付的費用。還有一點很重要:Tangle提高了參與者加入的速度。

Tangle技術可以快速實現擴展、它的開源性以及它通常被當作公共分散式賬本,所有這些使它受到了加密貨幣社區的好評。它最好的應用是IOTA,一個促進物聯網資源互操作性與資源共享的項目。利用該技術,目前最快每秒可以處理800項交易。因此,類似於特斯拉系列(TeslaX),Tangle專家有時間嘗試對產品進行長時間的測試。他們喜歡Tangle的快速與敏捷性,但同時也指出了一些缺陷並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哈希圖

Hashgraph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共享信息與建立共識的方法,即小道消息。作為人類,如果聽到小道消息或謠言,我們通常會立即問「誰告訴你的?」,「你什麼時候聽說的?」,「誰還知道?」以及「他/她什麼反應,說了什麼?」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Hashgraph採用的信息共享與探索技巧與此類似:網路參與者有義務分享他與其他隨機選擇的網路節點進行的所有交易的信息。然後下一個節點會將接收到的信息與從其他參與者處得到的信息組合起來,並添加有關新交易的所有信息。

隨後這組匯總的信息會被傳遞到下一個隨機選出的節點,直到所有參與者都知道了最初創建的信息。但不僅交易信息本身包括時間戳會被傳遞,關於之前的信息接收者的信息也會被分享。換句話說,Hashgraph不僅利用小道消息,還利用有關小道消息的小道消息。

關於小道消息的小道消息也慮及一種全新的共識機制,即所謂的「虛擬投票」。由於每一個網路節點都記錄有交易信息以及有關信息之前的接收者的信息,所以每個參與者都能夠預測到其他節點將對交易作出怎樣的反應。因此,不用投票每個節點都能夠知道彼此的決定。

Hashgraph聲稱其速度非常快:據說每秒可以處理25萬項以上的交易。但是,到目前為止,Hashgraph只是作為私有分散式賬本部署在私人設置上。如果部署在公有設置上,Hashgraph可能像其他公有分散式賬本技術一樣,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尤其在安全和性能方面。因此,Hashgraph還未通過防火測試的試驗。

然而更重要的是,Hashgraph並非開源,而是專利技術。因此,關於Hashgraph的許多細節仍不為加密貨幣開發者社區所知,對於它的可靠性也難有定論。從這點看,Hashgraph有點像新款中國電動跑車Nio EP9,據說這款跑車速度極快。但打開引擎蓋時,看到的只是一個大塑料蓋。另外,對於Nio EP9技術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以及它在公路而非賽道上的性能等我們無從得知。

未來

區塊鏈尚冷卻,尤其在私人設置上,也就是說,作為私有分散式賬本,區塊鏈有其優勢,速度也足夠快。此外,諸如COMIT網路等進一步加強區塊鏈的措施也還在實施中,可能幫助進一步提高其性能,擴大其應用範圍。而且區塊鏈最重要的特點——去中心化與數據可靠性——仍將將佔據上風。

今天,許多人將分散式賬本技術等同於區塊鏈,就像他們使用品牌名稱(比如Jacuzzi,Scotch Tape和Frisbee)來標記不同製造商的產品系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入行者將踏進加密市場並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人們已經明白,社會不斷發展,汽車並不一定等同於福特,如今消費者還可以選擇其他品牌,如沃爾沃,特斯拉和Nio。未來,人們也將可以學會區分不同的分散式賬本技術。

但如同汽車行業,加密貨幣世界的下一次飛躍即將到來:全息鏈(Holochain)。如果區塊鏈、Tangle和Hashgraph代表個人汽車,那麼全息鏈就是用於創建分散式賬本生態系統的技術。全息鏈將成為分散式賬本的Uber。

作者簡介Patrick Schueffel

教授與銀行專家,致力於縮小商業界與學術界之間的鴻溝。

項目採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識區塊鏈 的精彩文章:

將數據的主權歸還用戶: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物聯網應用環境
區塊鏈的爆點——那種互聯網初期的熟悉感

TAG:零識區塊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