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血染山河湯姆槍–一種美國衝鋒槍在中國戰場的軌跡

血染山河湯姆槍–一種美國衝鋒槍在中國戰場的軌跡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在抗戰神劇橫行的時代,也有一些優秀的影片動人心弦。由陸柱國先生督拍的《太行山上》便是這樣一部好片子。這部影片的魅力,是真實地重現中國軍隊在這場戰爭中的頑強和慘烈。頑強到炮彈炸倒一片接著上,前赴後繼,慘烈到軍長戰死沙場,血肉長城。

這才是真正的抗戰,八年的浴血苦鬥。

《太行山上》用一個超長的鏡頭,展示了山西忻口會戰中郝夢齡將軍以「我死國存」的精神血拚1300高地,戰死陣前的經過。這位將軍在得知獨立第五旅旅長鄭廷真在攻擊高地時陣亡的消息後,果斷地戴上了鋼盔,親自率隊衝鋒。影片用一個震撼的鏡頭拉開了這次衝鋒的序幕– 在部下的苦苦勸阻中,郝夢齡軍戴上德式鋼盔,伸出手對衛士喝道:「湯姆槍!」接過一支烏黑的衝鋒槍,率先撲向了敵陣。將軍身後,中國軍隊如洪流沖向山頂。

激戰中,打得亢奮的日軍從戰壕中直起身軀,與中國兵以命換命地對射,郝夢齡軍長的槍口不斷噴出火舌,直到在日軍陣前中彈倒下 -- 當將軍倒下時,回身看去,身後是一道錐形的血帶,他所有的部下都倒在了衝鋒的路上。

歷史上進攻1300高地的確打得屍山血海,是忻口會戰中最慘烈的戰鬥之一。郝夢齡軍長實際上並不是死在衝鋒的路上,而是在前去獨立第五旅陣地督戰時遭日軍截擊而陣亡。儘管存在微妙的史實差異,但觀眾看來毫無滯澀,因為這種細微的修改建立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帶來了大家的共鳴。有觀眾形容,在離開影院的時候,眼前彷彿還在閃現郝夢齡軍長槍口的火焰。

郝夢齡軍長使用的這種湯姆森衝鋒槍,其兇狠的火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令人印象深刻。

湯姆森衝鋒槍,即美國1918年研製的Thompson衝鋒槍,在中國被稱為「湯姆生手提機槍」,又被稱作「湯姆槍」和「短鼻子槍」。這種衝鋒槍的原型槍口徑11. 43毫米,採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射擊方式,子彈初速282米/秒,理論射速可達700發/分鐘,該槍全長81.3厘米,全重4. 75公斤,遠比槍長一米以上的步槍靈活,使用30發或50發彈匣供彈,也可使用100發彈鼓供彈,由於子彈為手槍彈,所以雖有機槍般的火力密度,後坐力卻在單兵可以承受範圍之內。

只是,此槍問世的時候並沒有得到美國陸軍的青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同樣由於使用手槍彈,湯姆森衝鋒槍有效射程只有150 - 200米,比當時的制式步槍有所不足。要知道那正是個槍越造越長,追求射程越來越遠的時代,日軍的三八式步槍甚至可以達到在八百米距離上仍可精準殺傷目標的變態程度。美軍二十年代的高層決策者大多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根據自己的經驗認為這種湯姆森衝鋒槍並不適合軍隊的需要。倒是不追求射程,而追求街斗火力的美國黑社會對其情有獨鍾。11.43毫米口徑的手槍子彈雖然射程近,但射程內殺傷力很大,一發足以讓一條壯漢失去抵抗力。因此,美國的黑老大對湯姆森衝鋒槍「噠噠噠」的連續射擊聲談虎色變,它也因此得到了「芝加哥打字機」的諢名。而它的最早大宗採購者是紐約市警察局。

說起來如果沒有一個中國人,鬧不好湯姆森衝鋒槍會帶著和黑幫結緣的污名消失在世界主要輕武器的行列之外了。這個挽救了湯姆森衝鋒槍的中國人,便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或許因為在美國支持同盟會和革命黨的組織頗多江湖風,孫中山先生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湯姆森衝鋒槍的強大火力,並以敏銳的目光認識到了它的戰術價值,於是購買了30支湯姆森M1921型衝鋒槍裝備自己的衛隊,在黃埔軍校建軍的紀錄片中,可以看到孫總理衛士身上背的湯姆森衝鋒槍。孫中山的衛隊也是第一支在實戰中檢驗了湯姆森衝鋒槍優秀戰鬥力的正規軍。

1922年陳炯明在廣東發動叛亂時,炮擊越秀樓,試圖活捉孫中山。孫中山身邊僅有三個營的衛隊,但官兵奮起反擊,先據守官邸,後強行突圍。無論攻守,剛剛運到的湯姆槍都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給叛軍以很大殺傷,使孫中山先生能夠脫出絕境。

此後,這種武器便在中國軍隊中流行開來。山西,四川等地的軍閥甚至自製過大量湯姆森衝鋒槍的山寨版槍,以彌補國外進口的不足。

不過,抗戰打響之後,湯姆森衝鋒槍卻一度在正面戰場上銷聲匿跡了。而且,如果查中國兵工廠的記錄,會發現衝鋒槍的生產被放置於極不重要的位置。有意思的是日軍也不怎麼喜歡這種武器,即便繳獲也往往配給偽軍使用。

這是怎麼回事?怎麼一代名槍會落到這樣不受看好的地步呢?

對日軍來說不喜歡湯姆森衝鋒槍道理很簡單,因為它的作戰特點本身就是排斥衝鋒槍的。日本資源匱乏,一直反對裝備衝鋒槍這樣的燒子彈大戶,倒是積極研究如何在機槍上裝刺刀。

對正面戰場的國民黨軍來說,情況就複雜一些了。同樣面臨子彈匱乏是一個原因,但不是全部。

湯姆森衝鋒槍在中國此前的戰鬥中並不是作為「衝鋒槍」使用,它通常被稱作「手提機槍」,也就是在機槍不足的時候作為一種替代武器使用的。二三十年代中國國內的戰爭中,兵員素質和訓練水平普遍較差,往往要縮短交戰距離後才能發揮武器性能,射程較短的湯姆森充當機槍幾乎沒有問題。而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的九二式重機槍和三八式步槍都以在遠距離射擊準確著稱,加上其前期兵員訓練水平較高,雙方的戰鬥常常在六百米或更遠的距離上進行,連漢陽造步槍在這個交戰距離上都感到吃力,湯姆森衝鋒槍更是只能坐視對方逞威風。中國軍隊還有一款非常好的機槍–重量輕,火力強,可靠性好的捷克造ZB-26輕機槍。湯姆森衝鋒槍由於射程的原因很難與它競爭。

同時,湯姆森衝鋒槍重量較大也是其一大短板。美軍最初不願意採用湯姆森衝鋒槍的一個原因便是其自重太大。其標準型號M1928的空槍即接近5公斤,如果加上美軍專用的 100發彈鼓,幾乎相當於兩支步槍的重量。這樣的分量人高馬大的美國大兵都吃不消,何況是東方人?對中國人來說,湯姆森衝鋒槍是一種比較笨重的單兵武器,這使它難受青睞。於是,象進攻1300高地這樣的戰鬥,只能是曇花一現。

不過,湯姆森還是忠誠地為中國人服務著。這種槍在敵後根據地不時閃現。

1937年,紅軍第一方面軍一軍團改編的「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在雲陽等待改編為八路軍,一些英美記者前往採訪。這些記者在採訪中對紅軍的戰鬥力讚賞有加,聲稱看到紅軍中有一支精銳部隊,他們人手一支湯姆森衝鋒槍,「這種槍一分鐘可以發射600發子彈,可以壓制五十名步兵的火力。」美國記者福爾曼如是說。

照片顯示這不是虛妄之詞,駐紮在雲陽的紅軍中的確有這樣一支全部使用衝鋒槍的部隊–他們使用的也的確是湯姆森衝鋒槍,只不過不是美國原裝,而是山西太原兵工廠的仿造品。這一批槍支推測是1936年紅軍東征時從閻錫山部隊中繳獲的。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隊是抽調出紅軍精銳和優良武器編成的,才能如此「奢侈」。紅軍編成這樣的部隊估計不僅僅是為了宣傳,因為紅軍隊使用衝鋒槍頗有心得,基準戰術便是將其集中,有富有戰鬥經驗的精銳指戰員使用,作為戰時的突擊力量。飛奪瀘定橋的突擊隊便是人手一支衝鋒槍。只不過,他們使用的並不是湯姆森衝鋒槍,而是被稱作「花機關」的伯格曼衝鋒槍。

湯姆森衝鋒槍比紅軍飛奪瀘定橋時使用的「花機關」即MP-18衝鋒槍火力更猛,不過在抗戰中八路軍正規部隊和國民黨軍一樣,罕有使用湯姆森衝鋒槍的記錄。原因大概主要是這種槍「吃」子彈太多,八路軍實在供養不起,故此八路軍擁有的湯姆森衝鋒槍最後大多只能交給民兵游擊隊使用了。

而民兵把這種槍很快玩出了各種花樣。

1944年,八路軍晉綏軍區來了一批高鼻子的客人–借盟軍代表團到延安談判敵後登陸的「狄克西計劃」之際,英國路透社記者武道等到敵後根據地進行採訪,曾經拍下了一組游擊隊員的照片,其中一名中國游擊隊員手中的武器令人頗感疑惑。

這是一張頗能反映游擊隊「兵民一體」意趣的照片,可見幾名手持五花八門兵器的游擊隊員蹲坐在田頭,似乎在討論什麼問題,畫面的右方還有一名身穿開襠褲的天真小童。他們的武器大多是紅纓槍或者老式步槍,只有畫面最左側的一名游擊隊員手中似乎拿著一支頗為近代化的自動武器。這支槍有著帶散熱翼的槍管,細長的彈夾,流線型的握把,渾不似根據地的土造槍那般落伍,倒有幾分和今天我國警界常用的防暴微沖相似。這支槍的最大特點是長度極短,參照游擊隊員的身高,這支槍應該比當時世界上流行的任何步槍或衝鋒槍都要短,其尺寸似乎只有毛瑟駁殼槍可以與之媲美,但它又肯定不是手槍。如果有兵器專家在場,恐怕還會驚嘆這竟然是一支無托槍!

無托槍是二十世紀才開始興起的一種槍支設計思想,藉以減輕槍支重量,縮短槍支長度,使其更加輕便適用,斯通納,FAMAS等槍族中便有這種禿尾巴的成員。不過,因為沒有槍托的槍操作上面臨很多問題,無托槍的設計至今仍有較大難度,至今最成功的範例可能是美國空軍使用的自衛用無托衝鋒槍,這種槍巧妙地用飛行員的手臂充當槍托,槍型十分袖珍。很難想像抗戰時期的中國已經有這樣的設計能力。西方第一支無托槍是1945年才在英國生產出來的,二戰中不可能出口到中國來。這支

「怪槍」到底是什麼來歷?

其實,這依然是一支湯姆森衝鋒槍,只是被中國游擊隊員製成了極其簡化版–來自「拆那(China)」的游擊隊員拆除了它的槍托,甚至連前部的握把都拆了。這樣做的原因也顯而易見,那就是要減輕重量。農民出身,而且以機動靈活為作戰特色的中國游擊隊員很清楚湯姆森衝鋒槍的優點和缺點。除了拆掉那些可以拆掉的零件,游擊隊員在使用湯姆森衝鋒槍的時候幾乎都使用較為輕便的20發彈夾而不是火力更猛的彈鼓,大約也有這方面原因。

如此一來,這槍還能發揮戰鬥力嗎?答案是湯姆森很皮實,照樣能打。敵後戰場上日軍經常在圍擊游擊隊最關鍵的時刻猝遭湯姆森的狂射而造成勝負逆轉(中國游擊隊員不會在平常的戰鬥中使用這種消耗子彈太大的武器,而僅僅用在救命關頭)。日軍將這樣的戰鬥稱為「窮鼠嚙貓」。

有意思的是中國游擊隊員的這種改裝法,在歐美軍隊中竟然頗有同好。美軍曾將湯姆森衝鋒槍裝備傘兵和裝甲兵,作為自衛武器。結果這兩個部隊的長官們發現這些美國兵都喜歡把它的槍托去掉。傘兵們落地時還會把槍托裝回去–這幾秒鐘可能帶來無謂的傷亡,而裝甲兵們乾脆直接使用沒有托的湯姆森。

看來,中國農民從那個時代起,就已經很有和國際接軌的思維了。

這些把武器視為自家婆姨一般的中國農民,頗有改造槍械的想像力和能耐。前兩年,有一支他們在抗戰期間改造出的「AK-47」曾在國際軍事發燒友中引發地震。如果不是有抗戰期間盟軍記者拍下的照片和軍事博物館所存的一支實物,卡拉什尼科夫的死忠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想像,中國農民提前數年改造出的傢伙什兒,竟然和大師的傑作宛如兄弟 -- 現在,大師的名譽倒面臨著「剽竊」的危機。

這些改造槍支的來源,多是閻錫山山西兵工廠生產的仿製衝鋒槍,很少原裝產品,故此質量堪憂,其膛線磨損較快,精確度較差。但是,在對日游擊作戰中,它仍是敵後戰場不可多得的近距離殺敵利器。

湯姆森衝鋒槍在國際軍事領域的春天,要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人們認識到在歐洲這樣的戰場,幾百米以外的敵人完全可以交給大炮和坦克對付,步兵作戰,集中在塹壕,樹林,街道這樣觸手可及的範圍,對火力密度和靈活性的要求,已經超越了對於射程的要求。看中了湯姆森衝鋒槍強悍的近戰火力和優秀的可靠性,美國陸軍開始大肆購買這種打子彈如潑水的「敗家」武器,該槍生產量達到140萬支。

根據租借法案,美國原裝的湯姆森衝鋒槍開始被提供給中國軍隊,在二戰中曾大量裝備中國遠征軍等部隊,在對日作戰中戰果斐然。中國軍隊中的美械部隊,每個步兵連裝備18支湯姆森衝鋒槍,每班兩支,由正副班長使用。

在遠征軍和駐印軍部隊中,裝備湯姆森衝鋒槍最多的是偵察部隊,反攻緬北時和日軍最初的戰鬥就是他們打響的。1943年10月30日,在緬甸胡康河谷西端新平洋一帶活動的日軍第18師團混成搜索大隊,與從印度方向出擊的中國駐印軍偵察部隊發生遭遇戰,中國遠征軍反攻緬北的戰役打響了。這一仗日軍出動的部隊,為日軍18師團搜索隊和一個中隊主力,總兵力240人。以第11中隊來說,下轄三個小隊,每個小隊有三個擁有輕機槍火力的步兵班和一個擲彈筒班,共有兵力170人,一般士兵使用的是三八式步槍。這樣的裝備曾讓他們在中國戰場頗具威力。對他們來說倒霉的是,當面的中國軍隊是中國遠征軍駐印軍新38師搜索連,這個連共有300名官兵,裝備迫擊炮12門,反坦克炮3門,輕重機槍25挺,更可怕的是士兵人手一支美製M4湯姆森衝鋒槍。單從這一點而言,這個搜索連的火力當時美軍的一般部隊都比不上。

這次戰鬥的後果是日軍遭到全殲,荒木與一大尉以下二百餘人幾乎全部被殲。中國兵順勢攻佔山下的新平洋鎮。日軍把戰鬥的失利歸結於武器——「儘管雙方的兵力和裝備並不能說有著絕對的優劣之分,但在茂密的叢林里,中國兵使用可以連續射擊的自動步槍和迫擊炮,顯然比擲彈筒加上又笨又長的三八槍威力更大。」這一仗可說充分展示了湯姆森衝鋒槍的兇悍火力。

在滇緬戰場的反攻作戰中,這種武器讓近戰中的日軍傷透腦筋。「衝鋒槍加手榴彈,打近戰金不換」是戰場上打出來的金科玉律,一直看不起衝鋒槍的小日本終於吃了衝鋒槍的大虧,而得到美式後勤體系支撐的中國遠征軍也不再為子彈匱乏問題所困擾。從印度列多到雲南松山的各個戰場上,湯姆森衝鋒槍伴隨著中國軍隊完成了打通國際通道的任務。

其實湯姆森衝鋒槍在某種程度上便是一種見證,它見證了從敵後戰場到正面戰場,中國人在保衛國土的戰鬥中怎樣與敵軍浴血奮戰。同時,也見證了一個古老的民族如何用鮮血和勇氣捍衛著自己的獨立自由。

編輯 |張茹 別畢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東京審判前蘇聯還曾有一場大規模審判,為何史書語焉不詳?
清代時期的東亞宗藩國家關係體系的解體與重構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