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尿病患者絕對不能忽視的這一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糖尿病患者絕對不能忽視的這一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每日一句

暴飲暴食會卧病,

定時定量可安定。

血管病變是糖尿病最主要的併發症,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

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變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

大血管病變

大血管病變主要發生於冠狀動脈、主動脈、腦動脈及外周動脈如頸動脈和下肢動脈等,可以引起心肌梗死、中風及下肢壞疽等臨床嚴重疾患。

微血管病變

微血管病變則主要發生於視網膜、腎臟及皮膚等處,臨床上可引起糖尿病視網膜微血管病變(導致失明)、糖尿病性腎病和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主要特徵是動脈粥樣硬化,這與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謝紊亂有著密切關係。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的發生率明顯高於非糖尿病患者,英國的一項大型研究結果顯示,血脂異常是糖尿病患者發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首要危險因素。

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異常有何特點?

總體而言,糖尿病患者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正常或輕度增高,而以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為主。儘管LDL-C水平沒有顯著增加,但存在較多體積小、密度高的LDL-C,我們稱之為「小而密的LDL-C」。

糖尿病患者這些血脂特點非常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其主要原因:

1

儘管高TG血症與動脈粥樣硬化並非有直接關係,但甘油三酯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中間密度脂蛋白膽固醇(IDL)及脂質殘餘有著極強的致動脈粥樣硬化作用;TG水平越高,血液中IDL及脂質殘餘也就越多。

2

糖尿病患者存在較多的「小而密的LDL-C,」與一般的LDL-C相比,「小而密的LDL-C」很容易被氧化,並被血管壁內的炎症細胞所識別、吞噬,從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3

HDL-C屬於「好」的膽固醇,它可以把周圍組織中的膽固醇運回到肝臟進行處理,因此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糖尿病患者HDL-C降低,減少了外周血管內膽固醇的清除,易於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由於血脂異常通常沒有明顯癥狀,往往通過體檢或發生了心腦血管事件後才得以發現,因而及早發現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並給予早期干預,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減少心腦血管事件以及降低死亡率,其治療意義與血糖控制相當。

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防治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 監測血脂:

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要進行1次血脂的檢測;

超過40歲男性或絕經期後女性、吸煙、肥胖和有早發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者,需要每3個月監測1次血脂;

已經存在血脂異常的糖尿病患者,在開始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期間1-3 個月監測 1 次血脂,此後則建議每 3-12 個月監測 1 次血脂譜。

2. 血脂目標:

除非TG水平>5.68 mmol/L時應儘早治療以減少胰腺炎風險,對於糖尿病患者將LDL-C作為首要治療目標,LDL-C目標值應 <2.6 mmol/L,當合併冠心病、中風或周圍動脈粥樣硬化時LDL-C目標值應 <1.8mmol/L ;當LDL-C達標後,再考慮干預其它血脂水平,使 TG <1.7mmol/L 及HDL-C >1.25 mmol/L。

3. 生活方式改變及藥物治療:

生活方式改變是治療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的基礎,包括調整飲食結構,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調整飲食結構包括控制總熱餐、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控制膽同醇的攝入、增加富含維生素、纖維等食物;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減肥、戒煙、控制酒精、限制食鹽、堅持有氧運動、注重心理健康以及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等。

當生活方式改變仍未使血脂達標,應考慮心血管科醫生指導下加用調脂藥物。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調脂藥物包括他汀、貝特類或煙酸類藥物等,並密切監測藥物不良反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不查不知道,一查出這2個癥狀基本確定是糖尿病,快自查!
這些都是糖尿病的「剋星」,第三種沒人在意,最後一種拿來燒火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