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走過,中日關係還會怎樣?
中日互為重要近鄰
近年來在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之路上
卻走了很久
圖/中國新聞網
萬水千山走過,中日關係還會怎樣?
「中日互為重要近鄰。現在從北京到東京,每天都有數十個直達航班,只需飛行三個多小時。然而,近年來在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之路上,我們卻走了很久。」這番有些語重心長的感慨,出自李克強總理在到訪日本前發表在日本媒體上的署名文章。
這次對日本的訪問,是他自2013年擔任中國國務院總理以來的首次,距離上次中國總理正式訪問日本,則已經過去了7年時間。當地時間5月9日下午,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之後共同會見記者時,李克強再次感慨道,「這對於兩個近鄰又是世界重要經濟體來說,時間的確太久了。」
也正因為這些年來中日關係的曲折起伏,現在兩國關係走向正軌的局面才更值得珍視。5月8日至5月11日李克強應邀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正式訪問日本,無疑是中日間政治互信增強的一個明確信號,也是接下來中日關係的「確定性」回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當年,這項條約簽署的重要意義就在於以法律形式確認了中日聯合聲明的各項原則,明確提出發展兩國持久的和平友好關係。在此基礎上,中日關係的確定性才能有可靠保障。
但事實上,條約簽署之後這40年來,其「法律之要義」並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和遵守,中日關係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一直遭遇著各種波折和不確定性。很多民眾都會以為,歷史問題、領土爭端的存在以及糾纏不清是導致雙方出現摩擦甚至是對峙的主要原因。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後,中日關係的發展剛好與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同步。經濟發展的強大內生需求讓兩國的經濟合作長期走在政治關係的前頭,甚至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政冷經熱」成為兩國關係的一個鮮明特徵。
與之相對應的是,緊密的經濟聯繫和頻繁的民間往來並沒有能夠有效拉近兩國間的心理距離,反倒是因為歷史問題和領土爭端的摩擦和衝突讓信任裂痕越來越大,兩國民眾對於彼此國家的好感度也在下滑。終於在2012年日本政府推動所謂「釣魚島國有化」問題後,中日關係掉進了 「政冷經冷」的僵局。在一些區域和全球議題上,日本政府甚至成為與中國直接叫板的「全球排頭兵」「價值觀代言人」,兩國間形成了競爭對峙趨熱、協調合作趨冷的氛圍。
如今中日關係終於在一番曲折迴環中艱難走向正軌,接下來擺在雙方面前的問題則是,如何增加兩國關係的確定性,讓中日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李克強在與安倍晉三共見記者時也提到,雙方確認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各項原則,妥善處理歷史、台灣等敏感問題,以實際行動體現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
可以看出,中日高層對於兩國關係積極向前發展的方向其實是清晰而明確的。只是這麼多年中日關係發展的一大困境也正在於 「知易行難」,面對著依然沒有找到有效解決方案的老問題,以及由於全球格局變化帶來的新問題,中日間需要有一些新思維、新辦法,以及新環境。
不久前,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曾提到,中日之間應借鑒二戰後德國和法國關係發展的歷史,當年兩國能夠達成和解「是因為他們在最困難的問題上都做出了努力,消除了分歧」。
如今南海局勢總體平穩、朝鮮半島和平進程也出現了有望融冰的態勢,在「亞洲世紀」的高預期下,早就不缺乏經濟動力的東亞經濟一體化正面臨著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為積極的局面。作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中日兩國在合力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上不僅責無旁貸,也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之舉。
當然,由於體制差異,再加上外部因素的干擾,中日之間和解的達成與信任的增進需要雙方有更大的智慧和決心,以及更開放包容的心態。中日間不僅要在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各項原則基礎上調整外交思路和政策,還需要為解決新老問題創造一個「舒適區」的整體環境,其涉及的面非常廣,包括教育、傳媒和民間交往等等,甚至得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
中日兩國相互間除了要形成去對方國家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物質和硬體便利,還要在心理上也增加這種舒適感,減少一些沒有依據的猜忌和疑慮。否則,總抱著將對方看作是仇人和威脅的心態,不能形成對彼此的「正常化」心理,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正常化的中日關係。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徐方清
※中美能否避免打「貿易戰」?
※估值2萬億美元? 中國會不會接盤這家可能比蘋果還賺錢的公司?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