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vivo的屏下指紋OPPO的結構光 消費者對他們的印象會因此改變嗎?

vivo的屏下指紋OPPO的結構光 消費者對他們的印象會因此改變嗎?

在重塑自身品牌形象上面,藍綠廠對於技術研發的重視可以說開了一個好頭。

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布

在談起OPPO和vivo兩大國產手機廠商時,如果你的印象還僅僅停留在「廠妹機」,那實在是有失公允。

藍綠廠主打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和不重視性價比(特別是後者)的策略的確招致了一些批評之聲,但在最近幾年裡,兩家廠商在新技術上的投入也是我們有目共睹的。

vivo在今年率先實現了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在量產機型當中的應用,OPPO今天也介紹了自己在3D結構光和5G技術方面的研發進展。可以看出,兩家廠商都希望改變自己在消費者心中的刻板印象。

但這些努力能取得成功嗎?

尊重技術是成為一線廠商的必經之路

全面屏時代的到來註定會淘汰現有的一些智能手機功能,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是外置式指紋感測器。

由於手機正面幾乎完全被屏幕所佔據,指紋感測器在這裡已經沒有了容身之地。蘋果絕對不會允許iPhone背面出現一個辣眼睛的圓圈,因此他們直接取消了Touch ID,將其換成了基於3D深度攝像頭的Face ID人臉識別功能。

主打Face ID功能的iPhone X上市距今已有半年時間,但我們仍未看到在安全性和準確率上能夠與之抗衡的人臉識別技術出現。不過OPPO此次發布的3D結構光技術可以算作是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

3D結構光的工作原理與蘋果Face ID基本相同,可通過複雜的感測器陣列來生成立體面部圖像,從而增加面部識別的安全性。通過與5G高速網路的配合,用戶未來還能夠進行更加真實的3D視頻通話。

根據OPPO的介紹,3D結構光可以實現0.1秒的3D人臉識別,同時帶來3D美顏、3D光效、3D AR和3D AR遊戲等諸多功能,並增強移動支付的安全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3D結構光的存在也讓手機廠商可以名正言順地在屏幕上做劉海了。

可如果你已經習慣了方便的指紋識別,好消息是這一功能並不會徹底被淘汰。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是近段時間裡的一個熱點技術,vivo也已經將其加入到了自家的量產機型當中。

顧名思義,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將指紋感測器放在了手機屏幕的下方,用戶只需將手指放在識別區域即可實現指紋識別。這種技術的成本要比傳統指紋識別感測器更高,但無需設置實體按鍵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也更契合全面屏這個大趨勢。

新技術附帶的問題

GIF

蘋果Face ID之所以至今都沒有能夠與之匹敵的競爭對手出現,主要原因還是成本和技術壁壘太高。如果哪家Android廠商敢推出一款售價8000多起的智能手機,招致的吐槽和譏諷只會比蘋果更多。

OPPO的3D結構光雖然潛力十足,但我們依然不了解這項技術在實際工作當中的準確率和安全性。考慮到OPPO產品本來就不高的性價比,搭載該技術的產品(Find X或R15s)價格是多少也讓人擔心。

既然說到了產品,這項新技術會在何時被應用到產品當中也還是個未知數。OPPO雖然表示3D結構光可在6個月之內實現商用,但這期間是否會出現變數還很難說,畢竟iPhone X就因為類似技術的問題而延期發布。

OPPO在上周註冊了Find X的商標,這暗示著自2014年劉作虎離開OPPO之後,Find系列將再一次迎來新機型了。根據媒體的猜測,Find X的主打功能包括潛望式鏡頭+長焦防抖的技術和VOOC超級閃充(15分鐘充滿一塊2500mAh電池)等,當然還有3D結構光。但後者能否順利量產還是令人擔憂,特別是考慮到潛望式鏡頭+長焦防抖和VOOC超級閃充可都是OPPO在2016年 就展示過的技術。

技術之外的問題

屏下指紋和3D結構光這些黑科技讓我們感覺到了藍綠廠對於技術的重視,但單憑這一點是否足夠扭轉消費者心中的負面印象?可能有點懸。

藍綠廠最為人詬病的地方是他們的營銷方式了,具體來講就是憑藉數量龐大的線下銷售人員進行洗腦式營銷。這些銷售人員的職業素養普遍不高,主要的推銷手段則是通過詆毀其他品牌來忽悠對智能手機了解有限的三四線城市消費者。

OPPO和vivo的手機素有「廠妹機」之稱,但這種政治不正確的叫法對於用戶而言並不公平。本來黑的是廠商,被黑的卻成了用戶。

言歸正傳,OPPO和vivo的營銷方式肯定存在不妥之處,但這也是他們在手機市場上的立足之本。他們是否打算改變?這一點十分存疑。

但話又說回來,兩家廠商已經開始加大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如果他們未來能夠加強產品自身的性價比,消費者對他們的印象或許能有一定程度的改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oAnts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設計類似小米MIX 噴堅果3的卻這麼多?

TAG:TechnoA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