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凱羅志祥張傑韓庚鄭爽張一山黃子韜……明星下場撕節目組為哪般
采寫/新京報記者張赫劉瑋實習生夏秋子
編輯/佟娜
圖片來自網路
日前謝娜發布微博,分享張傑在綜藝《創造101》中細心指導練習生的花絮,並表示,因為正片里沒有把這些內容剪進去,導致張傑被誤解不敬業。隨後,張傑工作室發表聲明,稱希望節目組給予解釋及道歉,並加強節目後期製作。而在粉絲持續的聲討聲中,《創造101》節目組9號做出回應稱,將徹查網上的不當言論,並表示由於正片時長有限,整體嘉賓的部分剪輯量確實都偏小。
這並非今年首次明星與節目組公開「嗆聲」。在《這就是街舞》播出期間,易烊千璽、黃子韜、韓庚、羅志祥四位導師先後發表聲明,稱節目組不專業,原因或是把藝人名字寫錯,或是斷章取義剪輯,導致藝人形象受損。該節目也因此開創了所有嘉賓抱團吐槽的先河。無獨有偶,上周王俊凱也因被 「不當剪輯」刪除了為《高能少年團》宣傳的微博,並要求節目公開道歉,否則將暫停錄製。
為何越來越多明星開始公開「反抗」節目組?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節目組頻繁被明星吐槽?是明星和粉絲話語權太大,還是節目組缺乏專業性?為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綜藝製作的業內人士,揭秘明星與節目組矛盾激化的原因。
採訪對象:《這就是街舞》總導演陸偉
某大型綜藝公司後期人員小W
某熱播養成節目營銷人員小P
一線衛視藝人統籌小T
某綜藝節目執行導演小 J
1剪輯斷章取義
明星與節目組的矛盾通常會由剪輯來「背鍋」。對此,某大型綜藝製作公司的後期人員小W解釋道,「魔鬼剪輯」是綜藝剪輯中一種很常用的手法。例如剪輯師會按照導播現場記錄的故事線,「移花接木」將A時間線上的鏡頭用在B時間線上,充實劇情,「真實的東西不一定好看啊,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節目更有故事性和可看性,但這中間就會有矛盾。」或當嘉賓很無趣,但又必須為他塑造人設時,就會靠剪切和拼湊鏡頭來二次創作,「比如我們會做比賽前後的採訪,這屬於前期錄好或者後期補錄的部分,我們會從中剪輯素材去支撐嘉賓的人物線。」
2.鏡頭太少
除了惡意剪輯,藝人鏡頭太少也會遭到粉絲的吐槽。而鏡頭量多少究竟是由什麼決定呢?據悉,綜藝剪輯前通常由現場導播根據現場情況切一條故事線,隨後剪輯師拿到素材後再根據故事線、時長,取捨素材。小W透露,像唱歌、跳舞的才藝部分,現場一個人可能錄製了15分鐘,但剪輯師會根據選手表演得好不好看,觀眾看起來會不會很沉悶,平均每人3-5分鐘鏡頭。「剪輯師不會故意不給某個藝人鏡頭的,藝人鏡頭多少只取決於誰更有綜藝感和亮點。」
因此像《創造101》將部分導師的鏡頭放在花絮裡面呈現,不失為一種兩全方式,「這種既可以保證正片,也可以讓觀眾和粉絲看到藝人的其他鏡頭。」小P表示,據他所知藝人團隊們均對這種處理方式不可置否,也不會刻意要求鏡頭多少,但奈何不了黑粉惡意批評,和粉絲的極力聲討,「所以很多導師的工作室不得不站出來說話來平息。」
3.物料出差錯
今年1月份,優酷將易烊千璽的「烊」寫錯為「洋」,成為今年營銷最失敗的反例之一。小P表示,明星和粉絲在物料上要求反覆確認,本就是合同規定,也是規範性行規,專業人士不應該在物料上出任何錯誤。「藝人是公眾人物,形象非常重要,每個藝人都不想通過某個鏡頭或者物料讓外界隨便揣測,更別說把名字寫錯。」P透露,他曾經做過一檔節目,邀請鄭愷、王祖藍作嘉賓。在節目中他們玩得很開,擺出很多誇張、搞怪的表情,但這些照片是決不能作為宣傳物料露出的,「這是一個綜藝工作人員最基本的常識。曾經有很多明星就因為這些未確定的圖片,被外界猜測不專業或者心情不好。而一旦不專業的藝統對這些不了解,就會造成藝人和節目組之間產生矛盾。」
4.番位不清
番位,即把節目中不同的明星嘉賓按照影響力來排次序。在後續的宣傳、字幕等物料上,節目組都要按照初定的番位來排序。但為保證明星權益,大部分節目組並不會公開番位,甚至在簽訂合同時會明確表示該節目不設番位。然而粉絲卻經常執著於偶像的番位並因此聲討節目組不公平。例如在《這就是鐵甲》宣傳中,張一山的名字被排在後面,粉絲的質疑導致節目組不得不發微博澄清「宣傳中沒有排名前後。」
小T表示,各家粉絲對於番位都會非常敏感,尤其是同類型、熱度差不多的明星,「但現在很多節目組都不設番位了,因為像張嘉譯、吳秀波、于和偉湊在一起上節目,你說我們如何定誰是一番,誰是二番?大家都想靠前,但永遠不可能全部滿足,只能到最後一刻,協調成什麼結果就是什麼結果。」
4.字幕出錯
小W表示,通常後期字幕會由很多工作人員負責,他們打字的時候自己會先審查一遍,隨後製作人再檢查,而剪輯師貼字幕的過程中也會校對第三遍,最後總負責人再最終審查。但在後期工作時間不足的情況下,工作人員也會忙中出錯,「如果說因為製作的時間太趕,這確實是在找借口。不過後期製作時大家基本上一周都在公司干通宵,每個人都身兼數職。我們想盡量避免出錯,但有時確實很難保證完全不出錯,畢竟幾雙眼睛抵不過一兩億觀眾的眼睛。」
原因:節目一味追求效果
明星方話語權過大
雖然節目製作方和工作室各執一詞,看似都在維護行業內正常的操作秩序,但矛盾爆發的背後,必然是兩方在操作環節上均有亟待完善之處。
1.節目組過分追求節目效果
目前的綜藝市場中,「過分追求話題」幾乎是不可逆的市場行為。話題、熱度是帶來收視的根本,收視數據進而決定了綜藝是否有投資。最明顯的,被詬病「戲精」的《花兒與少年》與一片和諧的《花樣姐姐》,雖然前者被粉絲吐槽矛盾衝突太刻意,但無論是關注度還是收視數據,前者都要比後者表現出色。
綜藝製作人小J表示,即便再追求可看性和話題度,綜藝剪輯也應以堅守真實性作為基本原則。例如《奔跑吧》《極限挑戰》等熱播綜藝,更多是基於遊戲環節或殘酷的賽制,讓嘉賓自然而然碰撞出或溫情或搞笑的表現。在此基礎上,後期導演只需再強化某些戲劇性部分,例如嫁接一些大笑、緊張的情緒鏡頭來放大劇情。但這類剪輯並非斷章取義,並不會被詬病。
「無論是棚內綜藝還是戶外真人秀,通過環節設計去帶動嘉賓產生話題,才是最根本的出發點。後期剪輯的二次創作應該是錦上添花。若枉顧節目真實發生情況,只為了保住話題度和可看性而隨意拼湊素材,就會喪失真人秀「真」的本質,進而也降低了嘉賓和觀眾對其的信任度。」
2.藝人或粉絲話語權太大,平台變弱勢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搶到流量大戶,相當於提前預定了爆款。因此在視頻平台加入戰局後,藝人酬勞提高,市場中的大投資項目增加,但這也間接導致了以往強勢的平台方變成弱勢方,藝人和粉絲的話語權與日俱增。「藝人團隊的想法是,即便我不掙你的錢,我也有別的節目掙錢,所以藝人才會有恃無恐。」小T說。
P在做綜藝營銷時,就經常遇到要求過多的藝人。例如在節目錄製當天,曾有藝人臨時認為遊戲不適合自己,而當場修改環節;也有藝人會現場修改台本,只因為不喜歡文風,「雖然看似節目付給明星錢,明星需要聽節目組安排,但除非是明星搶著上的大通告,其他中小體量節目為了保證流量,還是要把明星伺候好。」而其中,大部分強勢的藝人以流量大戶或大牌明星為主。W透露,很多大咖會在看完成片之後,認為其中一句話或者一段內容有損自己的形象,便不顧節目內容,強烈要求必須整段刪掉,「如果藝人說不剪掉他就不錄製了,而節目又需要這位藝人帶來流量,那節目組肯定要妥協。但如果節目組認為他不錄製,對節目的影響不大,就會強勢一些。實在不行還能再想辦法找其他藝人代替。」
還有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是藝人沒問題,但粉絲提出各種抗議。比如劉憲華的粉絲抗議《嚮往的生活》中,黃磊、何炅等人叫劉憲華「大華」,而不是他的全稱,認為影響自己的愛豆。之後節目組不管參加錄製的人怎麼稱呼劉憲華,字幕都打「劉憲華」。
但目前,也有一些背後有大平台、大投資支撐的項目敢於強勢。例如小J身處國內知名的綜藝製作公司,因此在她接觸過的項目中,節目組基本不會妥協給明星加鏡頭或者刪減,即便在粉絲強烈聲討之下,也只能酌情增加一小部分,「有這類要求的藝人很多,如果節目組都一一滿足,最後難免違背節目製作。說老實話,市面上藝人很多,不選擇你,也還有別人。」但J表示,由於越來越多節目向流量明星低頭,加上很多節目確實被抓到製作漏洞,導致明星和粉絲干涉節目也慢慢成為市場慣性,「其實剛開始大家都是可以坐下來好好協商的,但現在一些明星會覺得,提出要求就滿足才是常態。」
解法:
1.節目組需提高專業性
藝統T認為,很多藝統團隊的溝通能力確實有待加強。在她看來,藝統行業本來就是上下方『背鍋』的工種。藝統需深知每個藝人都是有需求的,且也需要去盡量滿足,與此同時再平衡節目組的要求,「大多數藝人團隊都是可協商的,比如物料、宣傳片、字幕,大家事先溝通、處理好,應該完全不會出現寫錯、未確定的狀況。」
除此之外,很多節目組內部人員也總會將不專業歸咎到「粗心」。T表示,自己所在平台曾三番五次把王珮瑜的名字寫錯,即便和後期提醒多次,仍有工作人員會因粗心而犯錯,「當時瑜老闆和我們鬧得還挺不愉快的,但這怨不得明星,就是節目組做的不專業。」
2.明星和粉絲尊重節目設置
對於綜藝節目來說,明星工作室和粉絲並非專業製作人員,不了解製作規範,因此粉絲在爭取權益的同時,也需要更尊重節目的考量。
陸偉表示,在一些對抗性較強,或者較多明星參與的節目里,粉絲們為了維護各自喜愛的明星,會比較在意明星在節目中出現的時長、遭遇的狀況等。但他認為,真人秀節目和以往常規明星對外形象最不同的一點,就是他是根據賽制來壓迫明星的真人秀狀態,明星在一個非常高壓的情況下需要為了勝利而相互競爭,甚至遭遇困境,然後通過他解決矛盾、走出困境的過程,來呈現明星身上那些可貴而閃光的品質。「這是一個長線的過程。如果粉絲能理解這個長線過程,相信他們就會對於明星暫處的困境不如此介意。當然,每一個導演也都有責任把明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展示出來。」
藝統T坦言,其實剪輯、製作、番位,很多都是節目組提前和藝人商量過的,藝人也深知自己若綜藝感不強,鏡頭不會過於出色。若真出現團隊不能接受的情況,團隊也會私下再協商。然而粉絲卻只能看到結果,並過於敏感的「聲討」維權,導致藝人方不得不出面緩和局面,「就像劉憲華的名字,我覺得節目里大家都這麼稱呼,節目組應該也會事先和團隊溝通。但因為粉絲這麼一鬧,一下就變成大問題了。」在小T看來,藝人團隊通常會考慮的很全面,只是粉絲應當給節目組和團隊充分的溝通空間,才不會讓所有或大或小的問題,都變成表面化的一紙聲明。「藝人統籌之間也會彼此溝通,如果一些藝人要求太多太無理,或合作幾次之後都很愉快,我們也會提醒給其他團隊。」
3.合同規定更詳細權益
據悉,以往明星的團隊不會看剪輯後的成片,節目組也不願意讓藝人方過分干涉節目創作。節目組和藝人的合同中,也不會強行規定藝人鏡頭的數量,但由於近期藝人和粉絲關於剪輯爭議較大,因此未來不排除部分藝人會將「剪輯」等問題明確寫入合同。
4.不違背節目的基礎上,及時反饋粉絲意見
為了避免工作室正面與節目組鬧不愉快,大多數節目組會加入粉絲群,在節目上線之後及時收集粉絲反饋。P表示,雖然節目並非粉絲導向,但滿足粉絲要求也是維繫節目的重要一環,「我們收集粉絲反饋,並非粉絲要改成什麼樣,我們就如何改。我們會在不太影響節目框架的情況下,做一些微調,比如給哪位明星多一些鏡頭等。這樣也可以緩和粉絲和節目組之間的關係。」
結語
關於《這就是街舞》被群體而攻之的事件,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節目組和藝人的關係並非像輿論上所體現的那樣僵持不下,更多是粉絲聲討不斷。《創造101》相關人士也表示,張傑的剪輯事件更多是因惡評而起,但對於剪輯,節目組和藝人內部並未產生太大分歧。由此看來,或許藝人和節目方對於綜藝規則仍深諳其道,表面的矛盾深化,實則更多是安撫粉絲市場、挽回形象和口碑的公關之舉,以此警告更多製作方「行事謹慎」。但此類事件,並不會過分顛覆節目方製作的理念,也不會真正傷害藝人與製作方再度合作。
然而,今年上半年「聲明」的集中爆發,無疑也證明了,綜藝製作以及綜藝和藝人合作的市場秩序確實亟待完善。一方面,一味尋求話題度的綜藝無論是剪輯還是溝通,都需加強專業性,守住真實性的最後底線,避免出現損害藝人權益的低級錯誤,拉低公司品牌;而藝人和粉絲也需尊重節目製作流程,避免「戲多」,才能夠為藝人在綜藝市場立住「好合作」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