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當毀滅遇到新生:災區孩童便多了十七份母愛!

當毀滅遇到新生:災區孩童便多了十七份母愛!

來源中國軍網

關於母親,有一段美麗的解讀。據說每個嬰兒誕生的時候,上天唯恐他經受不住人間的苦難,就悄悄派一名天使護佑他,天使的名字叫——媽媽。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張弘揚,一個呱呱墜地于山崩地裂間的「帳篷娃」,就是一塊「幸福寶」,他一降生,就有17位「迷彩天使」的護佑,她們是解放軍第八五醫院醫療隊的17位女醫護人員,是她們從一片廢墟中托舉出這個新生命,而這個男嬰的啼哭如同春雷喚醒大地般,激起人們對新生活的嚮往。

我是一名「兵媽媽」,也是一名「新聞人」,有幸經歷並記錄了這段不一樣的母子情緣。十年光陰,白駒過隙,但是「兵媽媽」的愛卻依舊飛越千山萬水,始終與小弘揚血脈相連……

山崩地裂結情緣

雖不忍,但還是要把時針撥回到2008年那段西南地陷、舉國悲慟的歲月。5月14日凌晨4點,我接到了前往災區執行任務的預先號令。天亮前,醫院完成了人員抽組、物資請領等工作。中午12時,醫院接到正式命令,戰備物資倉庫啟動,我與另外63名隊員聞令奔向上海某空軍機場。

大型運輸機載著我們和醫療設備飛行3小時後,降落在成都溫江機場。原成都軍區派出川藏線上運輸兵來接我們,又經歷十多個小時的長途急馳,醫療隊終於在15日清晨抵達什邡。

什邡有「川西明珠」的美譽,與汶川分屬龍門山兩翼,相距不到50公里。站在什邡的街道上,我看見這裡房屋基本完好,不像新聞里播出汶川那般一片廢墟、斷壁殘垣。

「你看到的是假象,什邡市雖然沒有房倒屋塌,但是不少樓房開裂傾斜,成了危樓,特別是過了洛水鎮,災情慘不忍睹,紅白、鎣華等鎮幾乎被夷為平地。」當地衛生部門人員介紹說:「這裡3家二級以上醫院有2家處於癱瘓狀態,不少傷病員滯留在醫院廣場。」聽完介紹,醫療隊指揮組一邊保持與當地衛生機構的聯繫,一邊在羅漢寺外的空地展開野戰醫院。45分鐘後,一座集內外科、手術、檢驗、B超等功能於一體的野戰醫院拔地而起。

「快,快,有名高齡產婦」。5月16日下午四點,我隨醫療隊巡診歸來,就碰上一名死裡逃生的高齡高危孕婦需要實施緊急剖腹產手術,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產婦叫楊啟菊,45歲,患有妊娠高血壓。她家住洛水鎮靈江村,地震時,她恰好在菜地忙活,開始覺得土地變軟,隨後就劇烈搖晃起來,人根本站不住。好在丈夫張貴昌反應快,從屋裡奔出來,拉著妻子拚命跑,邊跑邊喊:「地震啦」。夫妻倆死裡逃生,但是卻為即將的臨盆犯難。後來聽說羅漢寺那駐紮著解放軍醫療隊,趕忙前來求助。

一路顛簸,一路驚嚇,來到醫療隊時,楊啟菊已經宮縮,生產進入了「倒計時」。一場戰鬥在醫療隊打響了:手術室護士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野戰手術帳篷,用高壓消毒鍋加緊消毒手術器械,婦產科護士準備母嬰病房。16時30分,楊啟菊被推進手術室,經過連續硬膜外麻醉、給氧、輸液、手術……17時10分,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劃破了這片悲傷的天空。

小弘揚出生在野戰帳篷里。孫燕 攝

「給孩子起個名字吧?」護士長許淑娟將包裹好的嬰兒遞給父親張貴昌時,他脫口而出:「就叫張弘揚,讓他記住解放軍,把解放軍一心為民的精神弘揚下去。」

「小弘揚你現在住的是VIP包房。」雖然野外條件簡陋,但是「兵媽媽」開動腦筋,為小弘揚打造了一間溫馨的嬰兒房:用迷彩布隔擋,在帳篷里划出安靜的母嬰休養區;用柔軟的棉布,縫製出漂亮的嬰兒服;冒著生命危險,衝進震歪的駐地婦幼保健院病房大樓,取出一張嬰兒床。就這樣,小弘揚穿著棉衣服、躺在嬰兒床上開始了自己的幸福時光。

原婦產科護士長王艷和麻醉科護士長許淑娟與滿月的小弘揚在一起。孫燕 攝

小弘揚胎糞多,有時一天要拉六七次,「兵媽媽」絲毫不嫌臟,樂呵呵地給他洗屁股、換尿片。出生第3天,生理性黃疸來「添亂」,小弘揚一次只能喝十毫升牛奶,「兵媽媽」不嫌麻煩,一個小時喂一次。野外蚊蟲多,「兵媽媽」24小時輪崗守在身旁,通宵為小弘揚驅蚊蟲。記得一天深夜,我寫完新聞稿,走出指揮組帳篷,看到小弘揚的帳篷還透出微弱的光亮,於是我走了進去。

「怎麼又是你值夜班?」我驚詫地看到原婦產科護士長王艷一手抱著弘揚,一手輕輕拍著他,一隻腳不停地點地,打著拍子。「你這樣抱多累,放到小床上呀。」「噓,輕點,剛喂完奶,拍完嗝,再多抱一會,等他睡熟,我再放下。」原來王護士長不放心夜裡把弘揚交給其他科室的護士,主動來值夜班。正說著話,骨科劉艷護士長也過來了,原來她也是來看弘揚的,生怕小傢伙有什麼閃失。

解放軍第八五醫院為小弘揚搭新家。孫燕 攝

在野戰醫院的六天里,小弘揚得到了「兵媽媽」無微不至地關懷。

媽媽就在電話里

「我的媽媽在電話里。」這是弘揚對於「兵媽媽」最初的記憶。當「兵媽媽」撤回上海後,一根電話線就成為傳遞關愛的紐帶。

「媽,媽……」2009年的一天,當聽筒里傳來小弘揚斷斷續續的稚氣童音時,「兵媽媽」興奮得手舞足蹈,就像聽到親生孩子的第一聲呼喚。而這模糊的乳音,也是弘揚送給「兵媽媽」的禮物。

從第一次呼喚開始,電話就成為大上海和靈江村之間的 「橋樑」,每當弘揚生日以及逢年過節,祝福就如潮水般湧向小弘揚。

「願小弘揚健康成長!」

「祝寶貝越來越機靈!」

「小帥哥要一天比一天帥啊!」

隨著長大,小弘揚納悶:「兵媽媽」的聲音怎麼每次都不一樣。母親楊啟菊告訴他,他有很多「兵媽媽」,有的會唱歌謠,有的會講故事,有的會打槍,本領都不同。

3歲後,小弘揚上幼兒園。一次,他和小朋友起了爭執,小弘揚眼睛一瞪,「我叫上海的『兵媽媽』來揍你。」知道這件事後,「兵媽媽」在電話里「虎起了臉」:「快去和小朋友道歉,不準再這麼幹了,不講道理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小弘揚乖乖地認了錯。

聲音,是小弘揚對「兵媽媽」最溫暖、最熟悉的記憶,和電話里的媽媽說話是小弘揚童年最快樂的記憶。

千里迢迢來尋母

「娃娃,你去上海乾啥事?」2013年5月9日,從成都開往上海的Z124次列車上,一位旅客看著活潑可愛的小弘揚忍不住地問。

「我去找媽媽!」小弘揚興奮地昂起頭回答。「你媽媽不就在旁邊嗎?」旅客很納悶。「我在上海還有17個媽媽呢!」

「『兵媽媽』長啥樣?」隨著弘揚的長大,這個問題如種子般破土萌發。看小人書時,他覺得「兵媽媽」應該像女英雄劉胡蘭那樣,穿著粗布衣服,留著齊耳短髮,大義凜然;看電視時,他覺得「兵媽媽」應該像《我是特種兵》女兵那樣,身穿迷彩,颯爽英姿。「我好想去找『兵媽媽』」, 3歲後,弘揚就開始纏著母親要去找「兵媽媽」。

「兵媽媽可忙了,等你長大,我們再帶你去。」每當此時,張貴昌夫婦總找各種理由搪塞過去。

小弘揚講述和兵媽媽的故事。劉健 攝

然而,弘揚5歲時,美術老師讓小朋友每人畫一幅《我的媽媽》,小弘揚一口氣畫了17個戴軍帽的媽媽,有的小朋友嘲笑他騙人,於是這一回,小弘揚一定要去找兵媽媽,夫妻倆實在拗不過孩子,決定圓兒子一個夢,陪小弘揚千里尋母。

小弘揚千里尋找兵媽媽。劉健 攝

5月10日下午,列車緩緩駛進上海站。焦急的小弘揚迫不及待地想從車窗外找到「兵媽媽」,「兵媽媽」也伸長脖子,想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找到「小不點」。「看,他們在那,楊姐沒啥變化」,蔣柳萍護士長最先從人群中看到了楊姐,與此同時,小弘揚一家也看到了「兵媽媽」。雖然五年未見,但是小弘揚看到「兵媽媽」後立刻脫開母親的手,飛奔而來,「兵媽媽」們也不約而同地蹲下身子,張開雙臂,迎接這個遠方的兒子。弘揚一把撲到特診科錢嶸博士的懷抱,錢博士一把把他抱起來,「兵媽媽」們也圍了過來。

兵媽媽張開雙臂迎接遠方的兒子。劉健 攝

五年的分離,一千多個日子的思念,都在此刻盡情釋放,於是外灘、東方明珠、錦江樂園、海底世界都留下了我們的歡聲笑語。

黃浦江畔留下母子們的歡聲笑語。劉健 攝

為小弘揚慶祝生日。劉健 攝

「我們一起給弘揚過個五歲生日吧」,「兵媽媽」想到一塊,「上一次還是給他慶祝滿月呢。」於是,大家分頭行動,買蛋糕、準備禮物、布置場地……,大伙兒都想給弘揚一次難忘的生日趴,大伙兒還把各自的孩子領來,讓弘揚有同齡的小夥伴一起玩耍,讓他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惦念始終記在心

每一次分離,惦念就在「兵媽媽」心中滋生。小弘揚離開野戰醫院兩周後,「兵媽媽」得知弘揚一家與別人共擠一頂帳篷時,就坐不住了,大家商議並徵得上級同意後,沿著崎嶇的山路走了一個多小時,把一頂軍用帳篷送過去,並請男隊員幫忙搭建好。從此,小弘揚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弘揚該長牙了」「弘揚該學認字了」……「兵媽媽」們始終惦記著這個異鄉的兒子。小弘揚周歲後,識字卡片、益智玩具、科學讀物、新書包、新衣服,就從未間斷地從黃浦江畔寄往巴蜀之地。

兵媽媽記著弘揚,弘揚一家也情系兵媽媽。 2009年元旦剛過,我意外地收到楊姐從洛水鎮發來的包裹。包裹里有弘揚半歲照和幾雙鞋墊。看著一針一線納著「感恩」「恩情」字樣的鞋墊,我心頭百感交集。楊姐眼睛不好,但是她堅持用這種樸素的方式表達感激之情。2013年,楊姐來上海時,又帶來了五雙鞋墊,而且深深為眼力不濟,無法完成當初「給每名隊員綉雙鞋墊」的心愿而遺憾。

「明天就帶弘揚來上海看眼睛,費用我們出。」2016年,當「兵媽媽」從電話里得知弘揚眼睛患有嚴重的遠視、弱視和散光時,心急如焚,為了不多耽誤弘揚的學業,「兵媽媽」出資為母子倆訂好了機票。

為小弘揚一家進行健康體檢。劉健 攝

就這樣,楊姐又一次帶著弘揚來到上海,在無錫火鍋城打工的張哥也請假趕到上海,這樣分別三年未見的一家人才有了一次團圓的機會。

「我一定要教育好弘揚,對得起解放軍的恩情。等他十八歲,我把他送到部隊。」這是楊姐最大的心愿。

歲月風乾了淚水、陽光消融著悲傷,生命在奮鬥中重新出發。「兵媽媽」與「小弘揚」的故事只是偉大的抗震救災鬥爭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而這朵「浪花」卻折射出一個民族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深情。

如今,我更願意相信「兵媽媽」不再是具體的誰誰誰,她就是一種愛的符號,一種責任的傳承,一種情懷的寫照,她們的愛會一直流淌在小弘揚的心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下輩子換個職業,陪最愛的人,回最溫暖的家
清明祭!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千裡邊防同祭英烈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