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十五年誨不倦

四十五年誨不倦

起初佛陀並無說法之念,他完全知曉所有眾生心性,深知所悟之法非常人所能接受。大部分人是怯懦的,從小被慾望迷惑,無法斷舍對紅塵的依戀,有關舍離與涅槃之法令人恐懼和抗拒。宏揚佛法實是徒勞,枉費精力。人性是個大問題,婆羅門教有很大市場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人的慾望是無止盡的,而佛法又讓人遠離慾望,遠不如其他宗教誘人。他們提倡通過少小投機,以達到違背因果的目的。人性驅使,總要趨吉避凶,企圖通過一些討巧,得到世間福報。祭祀、燒香、念誦,這些行為是易行的,而且能夠滿足慾望,這種依賴感與歸屬感是會上癮的,極難斷舍。

而佛陀所悟之法正是突破了慾望的桎梏,希望人們保有自由的心靈,不要被慾望牽著走。不過人有善惡,根有深淺,還是會有人能夠明白佛法,也有得以解脫的可能。出於性格與先天本懷之驅使,佛陀開始說法。

佛陀首先想報師恩,那些宗教導師有修行基礎,容易度化。不過老師已經不在人世,便想起當初離開他的五位同修。佛陀走去鹿野苑,對五位同修宣說法要。佛法核心得到系統演繹,即是四諦、八正道法。五位比丘先後通達,世界上有了六位阿羅漢。這一年佛陀三十五歲,在接下來的四十五年中,佛陀開始孜孜不倦的誨人之行。

由於教團擴張迅速,佛陀制定組織規範,允許得道比丘外出傳道並且為人剃度。隨著人數劇增,制度也不斷完善。佛陀制定戒律,宣說法要,成為當時著名的宗教導師。由於佛教得到盛名,成員數急劇增加,難免良莠不齊,管理成為困難。內部紛爭在佛陀時代就有發生,多是因為修行經驗方法風格的不同,引起爭執。又或者有人因為對僧團生活與戒律有不同意見而起爭執,造成分裂。佛陀總結為「六諍根」:因為生氣怨恨、輕蔑傲慢、妒忌貪婪、虛偽欺詐、惡欲邪見、固執己見,而對師長、正法、僧伽全無謙恭,也不好好修行,因而在僧團中引起爭端。要想解決爭鬥,方法總結為「七滅諍」,記錄在戒律中。並且用六和敬的原則(身慈、口慈、意慈、飲食均分、戒律共守、見解相應),儘可能避免矛盾與衝突發生。同時佛陀總結出「三十七道品」,成為教學大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天慈佑 的精彩文章:

TAG:佛天慈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