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覆膜綠柱石高仿祖母綠

覆膜綠柱石高仿祖母綠

圖1:送檢的樣品來自左圖這一對珠形鑽孔的「祖母綠」耳墜,右圖中的晶體包體、氣液包體等都顯示出該樣品的天然屬性。

在祖母綠鑒定評估中,兩個主要問題是產地判定以及填充與否及其程度。祖母綠的價值在定程度上取決於石材的品質和處理方式,因此使用寶石顯微鏡進行檢測對任何鑒定分析都必不可少。

近日,台北Lai Tai-An Gem Lab收到一對重達84.06克的耳環(圖1左)做鑒定。耳環由眾多帶有玻璃光澤的綠色石材組成。該客戶稱是天然祖母綠,並實驗室拆下一件用於鑒定。測試結果顯示出了1.57的點折射率,2.67的比重以及對短波和長波UV的惰性反應,區間值與綠柱石一致。顯微鏡觀察顯示出液體,晶體和兩相包裹體(圖1右)。紅外光譜和拉曼光譜表明,拆下的這顆石頭以及耳環中的石頭是綠柱石。然而,觀察中發現,綠色似乎集中在表面,於是實驗室決定增加附加測試內容予以定性。

圖2:左圖:在漫射照明後放大觀察能夠清楚顯示出塗層的濃綠區域和綠柱石的邊界。右圖:來自標本的SEM圖像。標記為A的區域顯示錶面塗層,而B顯示沒有塗層的刻面邊緣。

在漫射照明的放大觀察中,清晰地顯示出集中的綠色斑塊和其「無色」的邊界(圖2左),這種現象常常出現在對擴散處理的剛玉的觀察中。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進一步觀察表明,在小刻面上有塗層(圖2右)存在。

圖3:DiamondView成像顯示塗層在小關節處已經磨損。

DiamondView成像技術揭示了底層宿主綠柱石的熒光反應,其中刻面連接處的塗層已經磨損:當暴露於DiamondView的超短波紫外線時,「無色」區域呈現出較強的橙色熒光反應(圖3)。

圖4:

UV-Vis-NIR光譜揭示了送檢樣品和祖母綠之間的差異(綠線是樣品,紅線是正常的祖母綠)。雖然天然祖母綠通常在大約620和430nm處顯示與Cr3 +相關的主要吸收帶,但檢查的樣品在大約680和360nm處顯示出強吸收帶,並且在620和430nm處顯示較弱的帶(圖4),細心觀察還是很容易看出來的。

譯後記:幾十年來,塗料、塗層等覆膜(COATED)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種寶石,雖然這種方式相對擴散、合成等更易於識別,但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經濟利益的驅動,仍有不斷推陳出新的趨勢,特別是加工鑲嵌後的首飾成品,更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和檢測難度,實驗室和寶石學家都不能掉以輕心。

再拓展兩句:其實覆膜和襯底染色這類的寶石處理技術已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也許和女生化妝的歷史一樣的悠久,雖然動機都一樣:更美,但是鳳姐非得戴個范冰冰的面具去大街上搖曳總歸不道德。

葉鵬編譯,版權歸原作者GIA及原作者台北Larry Tai-An Lai實驗室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十隻鳥說寶石 的精彩文章:

緬甸紅尖晶中的黃色流體包體

TAG:三十隻鳥說寶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