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首次海上實戰訓練,肉眼能看見還叫隱身戰機?
原標題:殲20首次海上實戰訓練,肉眼能看見還叫隱身戰機?
據人民網5月9日消息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今日已經開展首次海上方向的實戰化軍事訓練,進一步的提高了我國空軍的綜合作戰能力。最近真的是好事連連,不僅海上力量日趨完善,連空中力量都步步高了!還記得之前網上盛傳一個梗:說航展的時候有觀眾問不是說J20是隱形飛機么?怎麼肉眼還能看能見呢?!如下圖所示:
容我大笑一分鐘……事情是這樣的,隱形飛機中的隱形不是肉眼看不見的那種,你當你是葫蘆兄弟里的六娃呢?!這裡的隱形簡單的說,是指在雷達檢測的時候,無法檢測出飛機的所在位置。它又稱為低可探測性技術,是為了極力降低飛行棋、艦艇導彈等軍用設備的雷達、紅外、聲學等特徵的一種技術手段。在現在的戰爭中,通過雷達信號來探測飛機的所在位置是目前最可靠的方法。於是乎,將作戰飛機的雷達反射信號強度減弱,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戰機設計中提高隱形能力的最關鍵的要素。
決定飛機是否隱形的關鍵性因素
F-117A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服役並參戰的隱身戰機,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1981年首飛成功,因第一代隱身設計技術導致飛機飛行性能不佳,僅可作為隱身攻擊機使用,先後參加過多場戰爭,用於在高威脅環境下突擊重要目標。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被首次擊落,隱身戰機的無敵神話破滅,於2008年退役。但其實早在F-117隱形戰鬥機出現之前,我國的設計人員就已經知曉隱形的秘密了,但如何把理論變成實際在當時卻是個相當大的難題。裡面包含了極大的學問,比如如何減小飛行阻力,增加升力,數模建立與應用還包括了裝配技術等等……
從我們現在擁有的J20來看,一是設計特殊的機頭和機身。一般飛機的機身大家都見過是圓柱形的,這裡就要跟大家另外科普一個小知識了,雷達隱形的關鍵技術是雷達散射截面,用來衡量目標在雷達照射下所產生的回波強度大小的。飛機雷達的散射截面越小,隱身能力就越強。而且跟目標的形狀、材料等都有關係。如果機身從圓柱形改成菱柱形,那麼電磁波從機身四周無論哪個方向照射,雷達散射截面都會小很多。所以第四代戰鬥機的機頭均採用類似美國第四代戰鬥機F-22的棱面飛機頭,它的垂直截面基本呈菱形。二是機翼和尾翼進一步的改善設計。普通飛機機翼機身、尾翼機身之間,都會有一種明顯的角度反射效應,電磁波不管從哪個方向射入最終都會沿入射波相反方向回到雷達接收機……而改進後,採用機翼和機身的融合就不會顯現出明顯的分界線。這麼設計,不但改善了機身截面的分步還可以降低超音速阻力。
所以雖然結構設計是隱形的主要因素,但是隱身吸波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新型隱身材料的出現
除了最重要的結構設計上的隱身外,塗抹型雷達吸波材料的出現,也是我國才航空超材料方面的進步。它是將吸收劑和黏合劑混合後,塗抹於機身表面,行程吸波圖層。這種材料以其方便使用吸收性能好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於各類隱形裝備。而我們已經正式投產的殲20也將在機身上廣泛應用複合材料,關鍵部分塗抹雷達吸波材料——具有99%以上吸波率的納米材料。
作者: 小江
※這具屍骨被掛在樹上70年,渾身長滿綠苔蘚,如今身份被揭開!
※她是北大高材生,背叛祖國與川島芳子齊名,審判時竟高喊這句話
TAG:鐵血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