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g in the World——淺談Olafur Eliasson作品在建築、景觀、及城市設計視角下的表達
寫在前面的前面:
po主主修景觀設計學,一介科研狗,說白了就是一個只會扯蛋沒什麼金剛鑽的弱雞。此文全部圖片和作品名稱均來源於Olafur Eliasson官網。此外100%原創,主觀意淫瞎bb,無維基,無翻譯,無任何參考文獻。敢作敢當,不甩鍋。
寫在前面:
幾個月前心血來潮,我和eve說想要為我喜歡的光影藝術大師們(Olafur Eliasson, James Turrell, Dan Flavin, 和Bruce Nauman)獻文一篇。然而「心血之潮」果然只能是電光幻影,話畢第二日,我便被迫捲入(也可能是主動捲入)了一滾叫做「科研類綜述論文」的現實之潮。寫的是一篇關於「在設計維度下景觀視覺空間特徵如何表達」的文章。內容無聊至極,但是在撰寫的3個月中,為了它而閱讀的成百上千篇文獻著實幫助我更全面、也更系統的理解了「視覺設計的內涵及價值」。Anyway,工作暫時告一段落的假日午後,我發現自己依然飽含熱情想寫一寫我愛藝術家們。話不多說,第一個必須是Olafur Eliasson。
正文:
在官網瀏覽了1991年至2018年Olafur Eliasson(O.E.)的大約900個作品後,我粗略地把它們分為了兩類:
1. 「對話」
2. 「存在」
「對話」主要囊括了一些小型室內裝置。它們通過材料、時間、位置、光線等要素的選擇和推算,創造平衡關係,營造光影變化,從而強調一種人造氛圍對生理感知的影響和衝擊。這些遊走在科學和藝術邊緣的實驗性裝置幾乎無不依賴於動態效果,如果作品靜止,人就要動起來。可能只是向前幾步,轉個頭,你就會驚喜的看到infinity(無限)。
「存在」(我不懂海德格爾,但反正是某種存在),主要是一些在城市或自然場景中設置的景觀小品、建築局部、及一部分大型裝置藝術品。此類作品多是將水、霧、天空、草地、森林、建築、城市街道等元素通過借景、反射、顯映等方式收入有限的藝術裝置中再進行二次表達,時而回答著人對自我「存在」的思考,時而又刻意模糊了人在客觀世界中的「存在」。
由於po主實在不太懂裝置藝術和視覺藝術,所以只好另闢蹊徑,在這兒就只是談一下O.E.作品在建築、城市、及景觀設計視角下的表達,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二類作品集合。當然,我又把它們細分了一下(綜述論文綜合症),可以看到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1. 自然;2. 交互關係;3. 場所。
1. 自然(霧、瀑布、天空、植物)
這個小分支主要是集合了一些O.E.借用自然元素進行創作的藝術作品。在此就不正經定義了,反正我自己覺得挺好理解的。
霧
Installation view of Thoka Kunstverein in Hamburg, 1995 Photo: Victor Dahmen
1996年的Thoka是O.E.記錄在案的第一個水霧項目。區別於近些年比較成熟的水霧作品都是放置在自然景觀中,該項目使用水霧設備,模糊了博物館立面的規則線條,從而暗示了博物館和城市之間的「曖昧」關係。
Fog assembly, 2016, Palace of Versailles, 2016, Photo: Anders Sune Berg
V?r i vejret, 2016 Ordrupgaard Kunstpark, Denmark, 2016 Photo: Anders Sune Berg
Yellow fog, 1998 Jewish Museum, New York, 1998 Photo: David Heald
Your natural denudation inverted, 1999 Carnegie International 1999/2000, Carnegie Museum of Art, Pittsburgh, 1999
瀑布
Waterfall, 2016 Palace of Versailles, 2016 Photo: Anders Sune Berg
關注現代藝術的人對這個作品肯定不陌生,2016年出現在凡爾賽花園裡的「瀑布怪」。與同年在凡爾賽宮殿展出Deep Mirror(深鏡子)一唱一和,一個將你吸入過去,一個將你吸入未來。
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s, 2008 Brooklyn Bridge, New York, 2008 Photo: Julienne Schaer / Courtesy Public Art Fund
Waterfall, 2004 Hall Art Foundation, Reading, Vermont, 2013, Photo: Jeff Nintzel
Waterfall, 1998, 11th Biennale of Sydney, 1998
「瀑布怪」的雛形。早年一個不成熟的小嘗試。
冰
Ice Watch, 2014 Place du Panthéon, Paris, 2015 Photo: Martin Argyroglo
同是水,相比水霧和瀑布裝置,冰塊圍合的小廣場放大了時間給我們日常環境所帶來的變化。
太陽
Dnepropetrovsk sunrise, 2012 Dnepropetrovsk, Ukraine, 2012 Photo: Sergey Illin
這並不是O.E.第一次玩真假太陽的遊戲了。早在1999年,雙日落就在荷蘭烏特勒支市展出過。(見下圖)
Double sunset, 1999 Utrecht, 2000 Photo: Hans Wilschut
星星
Your Star, 2015 Stockholm, 2015
兩個太陽之後,還有星星。
天空
Your glacial expectations (2012) Kvadrat headquarters, Ebeltoft, Denmark Photo: Casper Sejersen
這個作品的名字叫做「你冰冷的期待」。草坪中一面鏡子反射著天空的樣子,四季交替,呼喚著低頭走路的人們偶爾也可以抬頭看看天。
Anamorphic mirror, 2009 Martin-Gropius-Bau, Berlin, 2010
2. 交互關係(室內景觀、室內太陽、舞台)
「交互關係」在這裡指那些塑造了特定環境使人們產生了內與外、過去與現在、虛幻與現實等對立思考的藝術作品。(os:其實這名字都是我瞎起的。)
無限
Deep mirror (yellow) and Deep mirror (black), 2016 Palace of Versailles, 2016 Photo: Anders Sune Berg
Your sense of unity, 2016 Palace of Versailles, 2016 Photo: Anders Sune Berg
「深鏡子」和「你統一的感覺」是兩件在凡爾賽宮展出的作品。它們通過模擬「太陽」、「黑洞」、「宇宙」等自然元素將人們牢牢的鎖在了無限延伸的金色宮殿中。
太陽
The weather project, 2003 Tate Modern, London, 2003
去年去參觀的時候這個大空間並沒有布展,空間體量之大令人瞠目結舌。僅僅一個模擬「太陽」的發光球體就hold住了整個場子,可見foci對空間identity的表現的重要性。
土地
Riverbed, 2014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Humleb?k, Denmark, 2014 Photo: Anders Sune Berg
在室內還原自然景觀也是O.E.自1998的「交叉的森林小路」就開始的又一重要嘗試。泥土,石頭,水池,青苔,樹枝、霧氣,棧道都可以成為他的玩具,模糊著內與外,室內與室外的界線。
Lava floor, 2002 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 2002 Photo: Bertrand Huet
The mediated motion, 2001 Kunsthaus Bregenz, Austria, 2001 Photo: Markus Trette
The forked forest path, 1998 The Towner Art Gallery, Eastbourne, UK, 2004 Photo: Antony Carr
3. 場所(建築局部、橋、景觀小品等)
其實這段才是本文的重頭戲。O.E.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裝置藝術家,同時也是一個浪漫的建築、景觀、及城市設計大師。本小節基本羅列了過去30年間O.E.全部的建造項目。這些作品完美的展示了「如何通過恰到好處的視覺設計創造獨特的空間和感官體驗」。
Inside the horizon, 2014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Paris, 2014 Photo: Iwan Baan
和eve去參觀LV基金會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是大神的作品,當時只是覺得很酷,拍了很多照片。三稜鏡面的柱陣雖然沒有遵從蓋里有機的設計語言,但絲毫不顯圍合,巧妙的虛化了建築本體和鏡面水池之間的生硬邊界(邊界終結者again!)。
Above below beneath above, 2014 CapitaGreen, Singapore, 2015 Photo: Juliane Eirich
Your rainbow panorama, 2006-2011 ARoS Aarhus Kunstmuseum, Denmark, 2011 Photo: Ole Hein Pedersen
彩虹棧道,地球人都知道。
Test for Fa?ade for Harpa Reykjavik Concert Hall and Conference Centre Studio Olafur Eliasson, 2005
O.E.在涉足建築空間設計之前,參與了很多建築立面的設計,在形態,材料,色彩等方面都有所嘗試。
Tirana house-painting project, 2003 2nd Tirana Biennial, Albania, 2003 Photo: Anri Sala, 2009
Tile for Yu-un, 2006 Private collection, Tokyo, 2006 Photo: Tomoki Imai
Soil quasi bricks, 2003 Danish Pavilion, 50th Biennale di Venezia, Venice, 2003 Photo: Giorgio Boato
同樣的設計語言,也曾出現在室內牆面的運用中。
Quasi brick wall, 2002 Fundación NMAC, Cádiz, Spain, 2002
最早使用玻璃材質,反射自然景觀在建築立面上。
Your wave is, 2006 Palazzo Grassi, Venice, 2006 Photo: Santi Caleca
用發光束編織的夜間建築立面。
Seeing yourself sensing, 2001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2001
鏡面玻璃和一般玻璃相間的博物館立面。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2007 Serpentine Gallery, Kensington Gardens, London, 2007 Photographer: Luke Hayes
Oscillation bench, 2014 Novartis Campus, Basel 2015 Photo: Christian Bettinger / PHOTO BASILISK AG
O.E.的景觀小品,包括步行橋、廣場座椅,亭子、街燈等,都具有相當好的整體感,然而側重點卻有各不相同,有凸顯城市個性的,有吸引人們前來活動的,還有一些以「盲亭」為代表的裝置意在反思人與自然,自然與自然的關係。
Expectations, 1992; Copenhagen, 1992; Photo: Mads Gamdrup & Pia Agge
院子中一條人視高度的粉紅色水平線,似乎將一個場景切割開,一種「上下」的概念,人的體量和城市建造物體量之間的對比呼之欲出。
Little Sun Light Swarm, 33 lamps designed by Olafur Eliasson and Little Sun for Tivoli Gardens Tivoli Gardens; Copenhagen 2017; Photo: Tivoli / Mathias Fjeldborg
走在哥本哈根的街道上,很難不注意的就是路燈。不像中國城市的旗杆式路燈,這些照明裝置通過鏈條懸吊在街道的正上方。O.E.使用了更浪漫的方式在Tivoli花園模擬了城市的街燈, 變化的顏色,像極了夜晚掛在天上的星星。
Leuchttürme, 2000 Max-Delbrück-Centrum, Berlin, 2000 Photo: Hans-Georg Gaul
Cirkelbroen, 2015 Christianshavns Kanal, Copenhagen, 2015 Photo: Anders Sune Berg
Black Diamond作為成功的建築及城市設計項目幾乎已經快被老師們講爛了。O.E.的圓橋一方面解決了學設計的小夥伴想要拍圖書館正立面的學習需求,更解決了南岸濱水空間不連貫這一個重大城市設計問題。
Den trekantede Himmel, 2013 KUNSTEN Museum of Modern Art Aalborg, Denmark, 2013
Your invisible house, 2005 Private collection, Denmark, 2011
The blind pavilion, 2003 Pfaueninsel, Berlin, 2010
Wooden construction, 2003 Danish Pavilion, 50th Biennale di Venezia, Venice, 2003
Dufttunnel, 2004 Autostadt Wolfsburg, Germany, 2004
The parliament of reality, 2006-2009 CCS Bard, Annandale-on-Hudson, New York, 2009 Photo: Jaime Henderson
更多信息請移步:http://olafureliasson.net/
下一篇是James Turrell。也許明年才能寫。Who knows。
完。
TAG:無症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