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喝茶過多容易加重體內濕氣?

喝茶過多容易加重體內濕氣?

真假

 真假

張傑 

00:00/05:02

今天看到一篇關於養生的文章中說:「喝茶過多,容易加重體內的濕氣。喝的越多越高級、越上癮,最後會把自己喝的濕氣很重,把脾胃困住。所以建議大家喝茶要適量。」因為自己長期喝茶,也關注養生,所以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對於注重養生的人來說早起喝涼水不利於體內陽氣的生髮,冰鎮飲料容易傷脾胃,但飲茶會加重人體內的濕氣,卻不能簡單一句話就概括。

歷代的史料記載以及現代醫學都明確了喝茶有益思少睡、解毒止渴、興奮解倦、消食除毒、祛痰治痢、利尿明目的功效,所以將茶作為日常的主要飲料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物極則必反。

喝茶需要適量,的確如此。

飲茶過多,身體里的咖啡鹼積累過多,會令人出現失眠、心悸等茶醉現象;飲茶過濃會引起胃部不適,所以需要適量飲茶。根據陳椽先生的研究,茶湯有類似胃液的效果,協助消化,但如果過濃反而會抑制腸胃的收縮張力。如果出現茶醉等現象時可以吃一些糖或易消化糕點,緩解身體的不適。

但如果說只要是喝茶就會加重體內濕氣,這就有點值得商討了。

因為,不是所有的茶喝了都會令人體內濕氣加重的。

我們的茶有六大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其中的綠茶,是人類飲用時間最長的茶,清代以前製作的茶几乎都是綠茶。所以無論是陸羽的《茶經》還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說「茶性苦而寒」。

寒主收引,其性凝滯,寒邪容易與濕邪結伴,形成寒濕。長期喝茶性偏寒涼的茶,體內濕氣確實容易加重。

所以,體質不好的人不適合長期喝綠茶。

黃茶經悶黃髮酵,不過發酵程度卻不高。茶性雖比綠茶溫潤,不過也不適合身體寒涼的人長期飲用。

做為一款不炒不揉的茶,白茶的茶性寒涼如犀角,福鼎當地人喜歡用它來清火退熱、消炎止痛。相對於當年的新白茶來說,老白茶的茶性更為溫潤。

青茶種類很多,發酵度也從15%--65%都有,高發酵度和重焙火的青茶,茶性不僅不寒還很溫潤。如以「文火慢燉」出名的武夷岩茶來說,清代的醫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就記載:諸茶皆性寒,胃弱食之多停飲,惟武夷茶性溫不傷胃,凡茶癖停飲者宜之。

全發酵的紅茶,味甘性溫;後發酵的黑茶,茶性平和。

適合飲用哪一類的茶,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決定。切記一定不要買到農殘茶!

合理選茶和飲茶才是最好的養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倒計時第五天 暖暖滇紅茶
懷念一塊紅茶蛋糕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