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很出名,但死的都很慘!原因就是不懂得功成身退之道
文/選讀分享
物極必反,這是天地間事物的發展規律,誰都不能從中逃脫。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事業的鼎盛時期,緊隨其後的就是開始衰落,這就是所謂的月滿則虧。明白這個道理的人會提前做好謀劃,但是那些被眼前利益所謂迷惑的人會被突然的反轉所吞沒,生命結束的時候方知悔恨,但一切為時已晚。在春秋戰國時期,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下面筆者就通過一些事例來分析一下懂得「功成身退」這道理的重要性。
一、商鞅變法強國,易主身遭車裂
國有道則仕,國無道則隱。這說的是賢明之人的保身之道,遇到明君要全力輔佐。商鞅輔佐秦孝公,針對實際情況進行了深刻的變法運動,他根除姦邪制定封爵制度,有功必賞,得罪必罰,使法公平;進行深入的經濟改革,統一度量標準,調節物價,鼓勵民眾開墾耕作,充分利用土地,使民生得到非常大的改善;注重軍事訓練發展,設立激進的軍功制度,使秦國軍隊無敵天下。正因此他奠定了秦國稱霸的基業,聞名天下,與此同時也得罪了秦國貴族集團,為自己埋下禍患。秦孝公在,商鞅巔峰依然,雖然知道貴族怨恨他,但沒有選擇在功成名就之時離開,最終他在秦孝公離世後身遭車裂。如果功成之後選擇歸隱,那會是另一個美好的故事。
二、白起四處征伐,竟落得賜死杜郵
白起帥幾萬之眾,馳騁楚千里之地,不畏其百萬士兵,攻城掠地,兼并蜀漢地區,得名武安侯,威震天下。大破韓趙巍三國聯軍,俘虜三國大將,斬殺士卒三十多萬。長平之戰,秦國正確的改變策略,使用反間計調走了強敵廉頗,讓沒有經驗的趙括代替,同時派白起領軍進攻。白起帶領軍隊攻破趙軍,為絕後患坑殺幾十萬士兵,使趙國國力迅速下降,對秦再無威脅。樹大自招風,尤其是軍權在手,他不識秦昭王之心,更不借鑒百里奚之死,大功之後還想更大之功,最後落得將相失和賜死杜郵。白起在其位,不識其險,不知及時而退,最後怨言自己坑殺太多趙軍,可悲!如果功成後及時身退,他的晚年一定是美好的。
三、文種出謀復國,被忘恩勾踐逼殺
都知道勾踐卧薪嘗膽的正面形象,但他還有忘恩的一面。在越國危難亡國之際,文種為越國深謀遠慮,制定了委曲求全的政策,在受辱中尋求復國的機會。他鼓勵人們開墾荒地,種植穀物,並招收遊民來繁榮人口,多年後使得國豐物富。他把上上下下的力量團結起來後,輔助勾踐報了夫差滅越之仇,並且滅掉了吳國。功成之後,謀臣范蠡歸隱,並勸文種趕緊逃走。文種沒有採取他的建議,最後被可笑的理由賜死。本可避免,但他還是被功利迷住了雙眼。
建功立業無可厚非,更重要的還是須懂得功成身退之道,保全自身。歷史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借鑒並指引自己。
※春秋戰國,英雄不問出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襟帶長淮,東連三吳」——人才輩出的安徽阜陽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