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演唱會差別定價而電影院幾乎不這樣?
這是一個來源於現實生活的小問題。在大蕾的一番按驥索圖之後,沒有發現有說服力的中文經濟學論文,只發現一篇外文的——2011年在Economics Letters上發表的《Unpriced quality》。這篇文章討論的是,為什麼有些商家並沒有因為產品質量不同而差別定價。這裡的「產品質量不同」指的是成本近似相等的質量差異,比如同一場次電影的不同位置雖然成本一樣,但給觀眾帶來的體驗有差別。
這篇論文的模型相對簡單。模型中設置兩類消費者(對產品估價高的消費者和對產品估價低的消費者,分別簡稱為「鐵粉」和「醬油粉」吧,不然後面讀起來太繞了)和兩類產品(體驗好的產品和體驗差的產品),分別計算商家在進行價格歧視時的收益和統一定價時的收益,找到一個兩種方案無差異的一個臨界狀態,從而進一步找到在哪種情況下進行價格歧視更優、在哪種情況下統一定價更優。
文章的結論是,如果商家把統一定價作為最優策略,那有可能的原因是:(1)鐵粉的比例比較少;(2)鐵粉對兩種產品的估價差小於對醬油粉對兩種產品的估價差;
放到現實中,這個結論還算可以講得通吧。
對於一場演唱會來說,願意花費一兩千去「零距離」接觸明星的觀眾,十有八九是演唱會主角的鐵粉,在他們眼中的第1排和第30排絕對是天壤之別。而花費起步價三五百去看演唱會的觀眾,就只能算醬油粉了,可能只是想感受一下現場聽歌的feel。在這兩種不同的訴求下,「第1排和第30排的差別」對鐵粉來說是明顯大於醬油粉的。這樣一來,商家如果看到VIP座位對鐵粉來說有著顯著的吸引力,並且有很多鐵粉時,就有動機對VIP座位定高價,以此獲得更多的收益。
相比而言,很難說一場電影到底有多少真正鐵粉。外加電影院的面積也就那麼大,在中間座位和在犄角旮旯座位的觀影體驗並沒有誇張到天壤之別,畢竟在犄角旮旯也能看清主角、聽清聲音、理解劇情。如果電影院對中間座位定了高價,這些高價座位萬一賣不出去,電影開始後,低價票的觀眾還有可能去蹭空著的高價座位,好像也挺得不償失的。再進一步想,演唱會敢收VIP價而電影院幾乎沒有VIP價的原因,是消費者對VIP座位的需求彈性不一樣,而這種需求彈性差異是演唱會和電影院的本身特點決定的(觀眾人數越多,VIP座位的需求彈性越小,提價並不影響鐵粉對VIP作為的追求)。
不過去知乎逛了一圈,有知友在緬甸、英國和中國的蘭州發現了電影院差別定價的例子。圖侵刪哈。
這樣想來,如果院線電影的質量再提高一些、影院面積再大一點,以後電影票可能也會差別定價呢。
後記:
這麼久沒更新,公眾號竟然沒掉粉,相信你們都是鐵粉哈哈。最近總是大腦一片空白,所以今天是空白蕾。
TAG:大蕾札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