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突」字少了一點,「明」字多了一筆,濟南這倆景點到底有啥傳奇?

「突」字少了一點,「明」字多了一筆,濟南這倆景點到底有啥傳奇?

一說到濟南,很多人都會想起那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兩句話十分貼切的描述出濟南的兩大景點——大明湖和趵突泉。

說到趵突泉,不知道您自己看過趵突泉里石碑上的「趵突泉」三個字,這三個字的作者是明朝時期山東巡撫寫的,但是如果你再仔細看看,會發現石碑上的「突」字,缺了一個點。

山東巡撫應該是飽讀詩書的,為啥會把這個字寫錯呢?在濟南當地有這樣一種說法,為趵突泉題字的山東巡撫希望趵突泉能長長久久的噴涌,所以把突字的點故意省去。也有人說是因為早年間,水位太高把突字的點給泡沒了。

還有更傳奇的說法有人認為趵突泉少的一點,順著地下河流到了大明湖,於是大明湖的「明」字「日」字旁變成「目」,所以無論是牌樓上的匾文還是石碑上,大明湖的「明」 字就成了現在的「眀」字。

其實小編認為,古代人之所以會故意寫出這樣的字,並不是古代漢字有別的寫法,而是因為對趵突泉和大明湖有更美好的寄託,希望泉水能噴涌的更久一些,也希望大明湖能一直澄澈見底,長長久久的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明互鑒 的精彩文章:

73歲大爺自己造「皇宮」,17年雕刻200條龍,如今坐龍椅、睡龍床
90歲老人回憶:我是如何拆了半個北京城牆的

TAG:文明互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