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應對小程序,快應用聯盟的步伐可能還要再快一些

應對小程序,快應用聯盟的步伐可能還要再快一些

3月20日,北京,國內九個手機廠商(小米、華為、OPPO、vivo、魅族、中興、金立、聯想、努比亞)聯合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電信終端產業協會在北京舉行快應用標準啟動發布會,同時,九個廠商正式宣布成立快應用聯盟。

快應用標準啟動儀式

眾所周知,在手機硬體的微利時代(蘋果除外),作為手機廠商重要的非硬體利潤來源,應用預裝、分發,以及由此帶來的客戶消費及廣告等業務分成,在手機廠商的商業版圖中地位已經越來越突出。但是,小程序的出現正在逐步蠶食手機廠商應用分發這塊蛋糕:依託微信龐大的活躍客戶,2年間小程序已經發展到近60萬應用,月活2億的規模。微信張小龍也曾公開表示:未來1-2年內,小程序將取代80%的應用市場。這對手機廠商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快應用聯盟的成立,被業界普遍視為手機廠商聯合起來對微信小程序進行的反制,試圖遏制小程序對手機側應用分發話語權的衝擊。

從技術實現的角度看,快應用幾乎與小程序如出一轍:同樣依託Native.js技術、類似的操作源語,對大小的要求均為2M以下(2M及以上快應用目前正在測試),使得小程序的開發者可以極為方便的將小程序轉化為快應用。同時,快應用與把js擴展到手機App的原生世界,令HTML5具備調用系統API的能力,不僅大幅度提高其性能,也使得快應用在終端上運行時如同一個安卓進程,體驗與原生App相同。

快應用的獨特優勢加上快應用聯盟廠家的造勢,使得快應用一上線就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快應用開發平台的信息,目前平台開發者的註冊數量已經超過4000人,加上廠家自身,已經初步形成了種子開發者。後續關鍵是看快應用聯盟能不能形成合力,持續投入資源,優化開發環境和傳播造勢,徹底將快應用的潛能釋放出來,真正的做到與小程序分庭抗禮。

張小龍對硬體的理解印證了快應用的價值

但是,從快應用聯盟的現狀看,要達到上述目標,聯盟還有一段不小的路要走。

快應用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推廣問題。手機廠商每年的出貨量固然是海量,但是市面上的各類應用也是數目眾多。從應用市場的公開數據來看,應用分發已經進入了一個長尾市場階段。除了微信,淘寶、支付寶、頭條、抖音、微博為代表的超級應用外,還存在眾多小而美的應用,這一類的「尾部」應用合起來佔據了一個更加龐大的市場。但是,基於手機市場的渠道,這類應用的分發受到了限制——不論是用戶自己找還是推送都很麻煩,即客戶與內容之間存在搜索APP和下載App兩大信息鴻溝。即使快應用出現後解決了下載痛點,可以通過「負一屏」、「下拉框」或智能語音為客戶提供搜索渠道,直接連通快應用,本質上仍沒有解決尾部應用精準分發的問題。而小程序不同,藉助微信的社交屬性,小程序不僅可以做到精準分發(圈子),更能做到快速傳播(分享)。一款初創小程序不做外部傳播,僅藉助微信甚至就能在極短時間內形成爆款:如大家熟悉的跳一跳。另外還有包括電商、知識付費在內的不少應用,都搭上了微信社交這班車。

快應用面對的第二個問題是戰略價值問題。既然快應用成立了聯盟,那麼在未來,聯盟成員之間關於快應用的體驗是相同的。快應用帶來並不能對某個廠家自身的品牌帶來額外增益,使得其在手機終端銷售競爭中獲得優勢。而微信不同,作為一個產品,微信承載著社交、支付、掃碼(線上線下交互)等多個功能,小程序的發展無疑會進一步強化微信的超級應用地位,繼而強化了上述功能的使用場景,並反過來促進了小程序的場景化分發和使用,最終使得微信其在於其他超級應用的競爭中更有優勢。因此,從戰略層面講,快應用之於廠商的戰略意義明顯低於小程序之於微信。另外,戰爭發生在自家後院,即使打贏也是輸家。最壞的結果也許是終端廠商下大力氣推廣快應用,帶來的最終結果僅僅是保住了自身在應用分發市場上部分蛋糕。

小程序的發展離不開微信的連接優勢

快應用面對的第三個問題是聯盟內部協同問題。目前的快應用聯盟是一個鬆散的聯盟,幾大終端廠家雖然坐在了一張桌子上,其彼此間的競爭關係並沒有改變。從快應用聯盟成立之初,業界就已經將目光聚焦在廠家之間的利益怎麼協調上。目前快應用聯盟的內外協調牽頭方主要為玩咖傳媒負責(玩咖是之前終端廠家「硬核聯盟」的組織者之一),但玩咖也僅僅是負責牽頭而已,其對終端廠家的影響力可以忽略不計。另外,據接近快應用聯盟的認識透露,快應用聯盟成員之間就快應用共同開發標準等核心問題的爭議尚未停歇:由於國內終端廠商系統多為安卓深度定製,各家系統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制定統一標準時,對自家系統照顧的多一點,自然能在未來推廣中掌握更多話語權。快應用聯盟內部的協調問題,從快應用聯盟的開發社區也可窺見一斑——一方面開發者還有很多的技術問題不能得到明確的回應;另一方面,開發者要發布應用,需要單獨在所有終端廠家的應用市場各發一遍。

快應用面對的第四個問題是外部合作問題。據了解,未來快應用聯盟內部將按影響力大小分為理事會、會員單位、觀察員單位。理事會限於發布會中出現的終端廠家,而會員單位屬性僅限於終端廠家,而包括互聯網公司、運營商、內容提供商在內的產業鏈其他玩家暫時僅能納入觀察員單位。這固然加強了終端廠商對聯盟的控制力,明確發展方向,卻也給快應用的推廣造勢和能力引入構成了障礙。當然,這也許是業務起步時的必要限制策略,未來隨著快應用的不斷發展,不排除快應用聯盟會適度出讓話語權,與相關產業開展更深度的合作。

期待快應用聯盟能給互聯網帶來新的機會

作為手機終端廠家推出的產品,快應用也有先天優勢——手機作為移動互聯各項服務的基礎載體,是任何頂層應用無法掌控的。其實,針對小程序的進擊,終端廠家也一直有做應對,比如之前就有手機終端屏蔽了微信小程序在安卓桌面創建快捷入口的功能,華為和騰訊也曾就手機中客戶資料的搜集問題掰過手腕。極端的講,如果手機終端廠家聯合起來限制微信在手機中的許可權,微信必將會相當難受。當然,這種情況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不論小程序也好,快應用也罷,我們更願意看到的是它們的出現對移動互聯創造了新的機會,出現了新的玩法,為客戶和開發者帶來了新的價值,共同推動互聯網行業的健康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內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宇內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