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每一個村莊都深藏著家國情懷:古村楹聯,傳統對話未來

每一個村莊都深藏著家國情懷:古村楹聯,傳統對話未來

每一個村莊都深藏著家國情懷:古村楹聯,傳統對話未來

百順堂

短短10餘字的楹聯里,藏著多少奧秘?

有人說,它根源於中國文字語音的對稱美;有人說,這是將詩詞、書法與雕刻技藝結合形成的民俗;有人說,它表達著人們從哪裡來、向哪裡去的思索;也有人說,它是千百年來人們對家國的美好期許……

歷史上,無論是村落間新宅落成,或是名勝處亭台新建,先輩們都要在門頭掛上牌匾,再於兩側楹柱刻上對聯。沒有這一筆一畫寫就的詞句,一切慶祝新事物誕生的儀式便不算有一個美好的結束。而這些鐫刻、記載下來的楹聯,也成了先輩教育後人的載體。其中的精粹,是世代可以汲取的精神力量。

隨著上世紀初白話文興起、詩詞格律學衰落,以及城鎮化進程加快、古村落形態變遷,楹聯的意義和形式也深受影響,甚至有不少古建築的楹聯逐漸消逝在歷史的塵埃中。

幸而,一本由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纂完成的書籍——《浙風流韻——浙江古村落楹聯背後的故事》最近付梓面世。征編人員與各地鄉賢、文化名人走進30多個縣區的田野阡陌,穿行80餘個古村的小巷裡弄,歷時一年多,收錄120篇文章、40餘萬字,講述古村落楹聯背後的故事。

「羅山秀氣,慎水文波」「非顯非藏姓氏,半耕半讀人家」「一堂孝友敦雍睦,千載烝嘗報本源」……這些楹聯里,記錄著怎樣的過去?又昭示著怎樣的未來?它們對當下鄉村振興又有著怎樣的意義?溯源時間長河,我們一路探尋它們的前世今生。

每一個村莊都深藏著家國情懷:古村楹聯,傳統對話未來

江南第一家

走出書齋,

尋找有故事的楹聯

這是光緒十三年的春天,清宮裡剛剛舉行了一場名為光緒帝親政,實為慈禧太后訓政的儀式,一時間風起雲湧。但無論如何,北方政治的風波傳到江南時,對德清乾元鎮金火村村民們的影響,已經顯得微不足道了。

以致當俞樾從蘇州曲園乘坐著馬車,回到當時還叫「南埭村」的家鄉掃墓時,鄉親們告訴他,最近憂心的事情,就是連通村北屋舍和村南田地的拱元橋坍塌了,每天不得不繞行許多遠路。

春日物候變化極快,怕影響當年的播種和收成,村裡決定立刻籌資重修拱元橋。俞樾聽說後,慷慨地捐助了三百兩白銀。按照當時100斤穀子值一兩四錢六分銀子的物價,這可以算是一筆巨款了。等到拱元橋修完,橋工們發現還剩下不少石料。於是,村裡便決定:再修建一座連通村南埭和北埭的小橋。

兩年後的春天,距離新橋完全落成,只差一個名字和一副楹聯了。

俞樾又如期而至。當看到這座江南常見的三孔石樑橋時,他欣然寫下了西聯「雙槳泛輕舠,綠水瀠洄南北埭;一條橫略彴,青鞍安穩往來人」和東聯「野渡傍溪山,會有才人題駟馬;嘉名登志乘,不勞仙跡訪驂鸞」。至於橋頭,在寫完「一櫓二槳三人搖出四仙橋」的上聯後,俞樾期待能向鄉賢、文士求征下聯,卻遲遲無人對出,最後只能留下遺憾。但無論如何,「四仙橋」的名字也便有了。

楹聯,需要刻,需要鑿,需要雕,需要琢。人們不斷用工具打磨石柱,文字、格律、書法交織在一起,記錄對風物的觀察,也記錄了對自我的凝望。

一百年彷彿剎那間。2017年初,循著當年的足跡,省政協文史編輯部總編輯楊帆在村民帶領下,乘一艘老底子的瓜片子木船,三個人用一櫓二槳划水緩緩來到了四仙橋前。

反覆吟誦著「綠水瀠洄南北埭」「青鞍安穩往來人」的楹聯,他彷彿看見一個穿著布鞋的江南女子,唱著吳儂軟語的小調,踏過貫通南北的小橋,也彷彿聽見了百年前年逾古稀的老人「余衰且老,猶倦倦然為吾桑梓之邦望也」的情懷。

也許是楹聯文字里造福故鄉的遊子情懷,也許是楹聯故事裡反哺故土的示範力量,今天的小小金火村裡,知心鄰里、貼心婆媳、愛心家庭層出不窮,村民們在外闖蕩、創業的同時,總是不忘回頭望一眼家鄉。

「古橋流水不會說話,但楹聯會說話。」楊帆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楹聯甚至比實體建築更具有長久的力量,「為了更好發掘利用楹聯的價值,省政協將『征編浙江古村落楹聯』列入了2017年的重點工作。」

在松陽、在桐廬、在瑞安,征編人員多次與有故事的楹聯不期而遇。他們不斷調整思路,最終將徵集方向由「集萃」轉向挖掘故事。

「以往解讀楹聯,大多數是閉門研究格律和對仗,側重闡釋文學和書法之美。」省政協文史委專職副主任周雷說,此次走出書齋,探尋古村落楹聯背後的故事,既是對楹聯研究範圍的擴展,也是一次文史集成工作的創新,「通過樸素的故事,來傳達傳統文化和鄉土精神。」

因為樸素,所以生動,直抵人心。

每一個村莊都深藏著家國情懷:古村楹聯,傳統對話未來

山下陽村景

深入田野,

發現不一樣的鄉村

一處由卵石圍成的古老池塘,一座重新修建的「和合亭」,此刻它們身處桐廬縣江南鎮徐畈村,安靜而融洽。那稍稍翹起的檐角,指向不遠處的敦睦堂,也點出了一副寫於500年前的楹聯。

500年前的日出,在大地上映射出一個年輕人的身影。來自荻浦村的青年申屠仲弘,沿著應家溪,從北往南途經連綿的山丘,來到徐畈村打短工。此時,早在南宋時就從金華遷居到這裡的徐氏後代已經紮根興族,並按照先祖的遺願,堅守著耕讀傳家的美德。

這樣的氛圍讓初來乍到的申屠仲弘如沐春風,因此幹活愈發勤快,待人更加親切誠懇。東家徐谷賢把青年的行為看在眼裡,於是將女兒許配於他,並幫助他在村東安了家。大約50年後,因家道中落,富陽高家井村青年朱世貴也來徐畈村投靠親戚。徐氏和申屠氏的族人們給他勻了些田,又在村西面的桑園裡開闢出一塊地方,讓他得以在這裡建造房屋,繁衍生息。

為了紀念和傳達這樣的包容,村民們在敦睦堂的門柱上刻下了「子孝父慈滿座春風生宇宙;弟恭兄友一團和氣藹門庭」22個字。

今天,當人們站在敦睦堂前,望著眼前厚重的楹聯,無異於在方寸之間發現了這個村莊傳承千百年的奧秘。這些刻在柱子上,教導後代濟人於難、與人為善的處世秘訣,更像是寫給今人的信。

「這些年,一談起桐廬,絕大多數人的感受就是環境好。」周雷說,從「千萬工程」到美麗鄉村建設,不少村莊以「農村環境治理樣本」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眼前,容易造成刻板印象,「在徐畈村,我們深切感受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從來都是一體的。或許,沒有這樣的文化傳統,鄉村的生態自覺和發展自信,也不會這麼快建立。」

翻閱書籍,同樣改寫人們對鄉村印象的,還有麗水蓮都區的古堰畫鄉。乘一艘畫舫,悠然穿過江南水鄉,還未從長天水色中回過神來,就已經到了與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濟堰相連的碧湖鎮堰頭村,村後山巒起伏,村前溪水流淌。

在這裡,讓村民們自豪的不是風景,而是古建築文昌閣門前寫著「高閣文界齊北斗;中書亮節迎長虹」的楹聯,以及村中題有「南山映秀」「懋德勤學」「玉葉流芳」等各式文字的門楣匾額,展示著村民仁義、和睦的處世原則,也傳達著村莊向善、守信的良好風尚。

如今,堰頭村與大港頭村的畫鄉以輪渡相連,成了知名景區。遊客來往間,堰頭人看著不引人注目的楹聯,內心相信:即便是一個偏僻的村莊,只要文化傳統不斷,就可以在貧瘠的土地上開出美麗的花來。

徐畈村裡,徐氏、申屠氏和朱氏三姓後輩的命運牢牢維繫在一起,村民們合力將醫療器械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創造的經濟產值佔據了桐廬縣相關產業的半壁江山。

一副楹聯,讓人與人在一個村落和諧共生。它在,村莊的精氣神便在。

每一個村莊都深藏著家國情懷:古村楹聯,傳統對話未來

朱氏宗祠

活化利用,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征編楹聯的過程,楊帆覺得,有時是好奇,常常有驚喜,但總是在感嘆:「事實上,走進古村,人們發現,真正知道楹聯的村民不多,能有效利用的村莊更少。」

在金華瑣園村,楹聯實體已經消失,留在村民腦海里的只有模糊的印象,征編人員找來家譜仔細翻閱,逐句對照才找到了「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的句子;在安吉鄣吳村,雖留存著「一生自喜惟耽酒;再世重來更讀書」等楹聯,卻少有人了解背後的故事,直到他們輾轉找到已年過七旬的王季平老人……

「搶救的速度還是遠遠趕不上消失的速度」,作家馮驥才的話讀來雖然憂心忡忡,卻切中實際。

「伴隨著如今這批紮根鄉土的『文化鄉賢』老去,誰還能來為我們講楹聯的故事呢?」周雷說,對比發達國家,差距最大的是鄉村,「正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所說,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鄉村最為突出,如今物質在改善,生態在美化,文化短板也得快速補齊。」

而在楊帆看來,浙江上千個古村落里留存的楹聯,以及其中的精神內核,正與今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足夠成為一方鄉土文化振興的力量和載體,「楹聯里的每個故事,都能讓人感知到鄉土的智慧,我們的先輩特別注重學習教育,特別講究修身自省,特彆強調愛國愛鄉,特別推崇和睦謙恭,特別秉持務實守信,特別堅守清正廉潔,這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碼。」

不久前,瑞安打來的一個電話,讓他十分欣喜。當地政府在徵集過程中,重新發現了「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但願潤身不潤屋;雖無恆產有恆心」等楹聯的價值,也對鄉土有了新的認識,因此決定利用退休教師等文化鄉賢的力量,整理市域內古村落楹聯背後的故事。

整理和保護,只是讓古村落楹聯文化延續的最初形式,活化利用,才能為其注入新鮮的生命力。

每一個村莊都深藏著家國情懷:古村楹聯,傳統對話未來

征編人員實地探尋楹聯

方圓2平方多公里的富陽龍門古鎮里,人們在保留大量明清古建築的同時,還注重培育當地居民的審美情趣,傳承傳統民俗文化。今天,無論婚喪嫁娶,還是逢年過節,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都要揣摩、書寫、雕琢新的對聯,並在門兩側張貼。遊客來到這裡,欣賞古鎮小橋流水的風景時,也能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文化底蘊和鄉土精神。

坐落於江山北部的大陳村裡,鎮、村兩級幹部正準備做一件事:整理宗祠、民宅上門楣題額和楹聯,配以生動的故事,製成木質展板,置於文化禮堂,與村歌一起打造村裡的「文化風景」。

千百年斗轉星移,生活濃縮成一副楹聯,楹聯又融入生活,激勵著當下的鄉村振興實踐。而這,也是鄉土文明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