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孩拉著媽媽去離婚,背後的原因值得每個人深思
來源:潘幸知(ID:sharpshow)
作者 楊雅倩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馬云為阿里員工證婚,稱「我證的婚80年後才可以離婚」。評論區一篇唏噓,似乎馬雲這要求一篇太過了。
事實上,馬雲的原話是「80年以內不能輕易離婚。當然,婚姻的持久性非常重要,但是婚姻幸福更為重要,創造幸福是婚姻的首要責任。」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看到的一段視頻。一個小姑娘來到法院問:「叔叔,離婚怎麼辦理?」
沒錯,她稱呼法官為叔叔。這是一個身高不足150cm的女孩,名叫芳芳,年僅12歲,她帶著媽媽來離婚。
對於法官的問詢,媽媽支支吾吾,芳芳倒是有問必答:「多年來,爸爸只要一喝醉酒,就會和媽媽大吵大鬧,還會動手打媽媽。」
芳芳心疼媽媽,對爸爸的行為很生氣,但媽媽一直比較猶豫,進了法庭不敢去見法官了,還是芳芳先去找法官,「我不能讓媽媽一直被爸爸打。」
法官確認了,離婚確實也是媽媽的意思,但她文化程度不高,於是芳芳主動提出代替媽媽寫訴狀。
這條視頻引髮網友熱議。在很多人在一貫的觀念里,孩子都是不希望父母分開的,這也促成了一種普遍選擇:哪怕男人渣透了,為了孩子也不能離婚。
對於這個12歲女孩的行為,有網友評論:成年人還沒一個孩子看得明白!
我們的文化中,一直存在著對「圓滿」的追求,「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更是大家共同的首要目標。人們反而忽略了,對孩子來說,最幸福的,莫過於爸爸媽媽是相愛的。最讓孩子傷心的,是生長在沒有愛,甚至充滿著爭吵、冷戰和暴力的家庭。
曾經看到一個媽媽的故事。她說——
孩子六歲了,平常我們很注意對孩子的培養。在外人眼裡,我們夫妻恩愛,孩子懂事,可又有誰了解,看似和諧的家庭,其實早已支離破碎。
我們是相親加閃婚,婚後才發現性格不合,那時單純地認為,感情需要磨合,孩子是最好的調和劑。誰也沒想到,生了孩子之後,矛盾愈演愈烈。
愛情已經名存實亡,為了孩子,我才選擇維持婚姻。
有一天,孩子在看電視,他突然轉過頭問我:「媽媽,愛情是什麼?」
我聽後一愣,不知如何作答。
孩子接著說:「我覺得愛情就是爸爸拉著媽媽的手,媽媽每天下班會給爸爸做好吃的飯菜,每天出門的時候你們會親親。可是,這些你和爸爸都沒有,我覺得你們倆一點都不相愛,要不你們還是離婚吧。」
沒想到,我們自以為無懈可擊的戲碼,早就被孩子看穿,孩子的一番話讓我淚流滿面。想不到他小小年紀就這麼早熟,我們自私的以為這是為了他好,結果呢?
最後,我選擇了離婚。
其實,這個媽媽還算好的,只是為了孩子演出恩愛的樣子。還有一些父母,把不離婚的責任推給了孩子——
「都是因為你,我才不跟你爸離婚。」
「我這麼忍耐都是為了你啊,你能不能聽話點?」
「你真是個累贅。」
我有一個同學,聽了這話十多年,有一天,她終於忍不住了,盯著媽媽的眼睛說:「我求你了,你們趕緊離婚吧。」
別驚訝。要知道,一個孩子長年累月聽到媽媽這些話,她內心所受到的傷害你能想像嗎?內疚、自責、無力、自我否定……這是她無法承受的重擔。
媽媽都是為了我才受盡了委屈,我不好,我就是個累贅。
媽媽那麼痛苦,我怎麼還能不聽話,我怎麼還敢開心幸福?
……
當聽到這些話,她的媽媽愣住了,不再說話。這位女同學的爸爸出軌多年,她的媽媽不敢離,一方面是不甘心,一方面是經濟問題。
直到她媽媽了解到孩子的心聲,才意識到,夫妻的矛盾,要兩個人自己解決。害怕孩子受傷,勉強不離婚,這不是孩子想要的。
打著為了孩子的旗號維繫婚姻,有時候只是在為自己不敢離婚找理由,這樣對自己和孩子,都是一種傷害。
那個拉著媽媽去離婚的12歲女孩曾經說:
「我希望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但如果爸爸長期打媽媽,他們感情不好,我寧可不要這樣的家庭。我不希望媽媽受到更多傷害,我更想要一個和睦的家庭。」
一段支離破碎的婚姻,會帶給孩子怎樣的傷害,也許是很多家長始料未及的。
曾經看到過一個新聞:
一對父母總吵架,14歲男孩多次勸阻都沒有用,某天在父母吵架的時候,他從29樓的家跳下自殺,當場死亡……
這個男孩家住揚州寶應,上初二,成績很好。
父母經常吵架,他曾經多次說過:「你們就不能不吵嗎?你們再吵我就跳樓!」
可惜,父母卻沒有當回事,悲劇就真的發生了……
鄰居事後說:「寧可不要爭吵不休的婚姻,也不要說都是為了孩子著想」。
說實話,爭吵不斷的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並不比離異家庭少。
知乎上有網友分享過:
我經常在半夜,被爸媽吵架的聲音吵醒,可我只敢躲在被窩發抖,不敢哭出聲,我想什麼時候我死了,他們就不用這麼糾纏不清了。
爸媽吵架的晚上,我一個人下樓邊哭邊走,我不明白為什麼別人家都有說有笑,我家卻每天都是戰爭,我活在這個世界上似乎是多餘的。
在爭吵的家庭中長大,我一直極度缺乏安全感,我自卑、敏感,膽小,另一面我又很容易暴躁。小時候我自殺過,自殘過,但都沒死成。
我對人生和婚姻很悲觀,尤其對婚姻有種恐懼感,不想重複父母的悲劇,這輩子都不準備結婚、生孩子。
這樣的家庭,相信你我身邊都有。
我的鄰居,他們家不僅經常爭吵,還有家暴。我看著那個小男孩一年一年地,變得越來越古怪,不敢正眼看別人,自卑、易怒。
相反,我的另一個同學,父母離異了,但是媽媽告訴他:「你爸爸是個好人,只是我們不合適,離婚後我們也是愛你的。」
現在看起來,他要比一些完整家庭長大的孩子更加健康。
說這些,我並不是要鼓勵離婚。只是說,如果這個家,只有傷害、冷漠、爭吵,不如分開。
有個朋友說起小時候的事,有段時間,他爸媽經常鬧彆扭,長時間的冷戰。他一回到家,屋裡的空氣中都充滿著僵硬和冰冷,他也很壓抑。
有一天,他爸媽吵起來的很厲害。他大喊:要不你們就離婚吧!
他爸媽立刻安靜下來,之後家庭的氛圍竟然變好了。
無論多大的孩子,都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係是不好的,他內心是很不舒服,甚至很壓抑的。
對孩子來說,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
這才是最好的家教。
幸福家庭出來的孩子,無論婚姻和事業都不會太差,因為內心充滿溫暖和力量。
讓父母離婚,並不是孩子的願望。不過,現在的大多數孩子,已經不怕父母離婚,因為他們能感受到,比離婚更可怕的,是爸爸媽媽不相愛。
文章開頭提到的視頻中,芳芳的媽媽最終還是選擇了撤訴。「離婚事件」三個月之後,談起父母的關係,芳芳露出了微笑。
她說:「現在爸爸可好了,天天下班就回家,偶有朋友聚餐也會提前向媽媽請假報備,很少喝醉酒。喝醉了回家也是倒頭就睡覺,不再和媽媽吵架,更不會打媽媽了。」
或許是芳芳當初決絕的行動,喚醒了她的爸爸。希望這樣可喜的變化可以持續久一些,再久一些。
在這裡,也想對那些在不如意的婚姻中糾結痛苦的朋友說,一定要懂得及時尋求專業情感諮詢師的幫助,諮詢師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個案經驗,會幫助你客觀全面評估關係現狀,儘早做出選擇,明晰未來方向。
微信搜索「潘幸知」或 sharpshow 免費獲取文章,學習女性情感自立,探求婚姻幸福的秘密。
※婚後撩漢,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我養的不是女兒,是一台碎鈔機啊!」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