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字有四樣寫法

「回」字有四樣寫法

關注「語文濕地」,和七萬多熱愛生活的人一起,許生活一個美好未來!

「回」字有四樣寫法

文/盧望軍

學習《孔乙己》的時候,老師指著「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么?」告訴我們:孔乙己迂腐可笑,和短衣幫說不上話,只得向店裡的小夥計賣弄他無用的學問,尋找心靈的安慰——那時候,我便也以為孔乙己迂腐可笑,於我而言,「回」字的四樣寫法既然不考試,在生活中也毫無用處,便毫無學會的必要。

教《孔乙己》的時候,我照著教參,品味「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么?」的細節描寫,告訴學生:孔乙己迂腐可笑,和短衣幫說不上話,只得向店裡的小夥計賣弄他無用的學問,尋找心靈的安慰——那時候,我雖然覺得孔乙己可悲可嘆,但對於「回」字的四樣寫法,卻依然興味索然。

但現在,我急切地想知道「回」字四樣寫法,急切地想知道我所使用的每一個漢字的前世今生,想知道每一個漢字凝凍著先民怎樣的智慧巧思。每一個活下來的漢字,在歷史的長河裡,都經歷過驚濤駭浪吧?所以,每一個漢字,其實都是一串歷史的密碼。能夠解碼的人,便能夠走進一段塵封的歲月,直面已然逝去但真實演繹過的風起雲湧。

傳統文化有無數密碼,層層疊疊地出現在我的閱讀視野里,可惜,我太無知,視而不見。

我真的很無知。

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是2013年3月7日,聽同年級的李老師講《詩經·關雎》。李老師說,「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是語氣助詞,而「服」才是思念的意思。而我,一直想當然地認為,「思」是思念的意思,「服」是語氣助詞。再說了,語氣助詞,不是應該在句子末尾么?課堂上,李老師說得雲淡風輕,卻如一記重鎚,擊碎了我的自信——我的建築在無知上的自信,不堪一擊。我感覺我踏在一片巨大的虛空上,那虛空,是我對於中華傳統文明的無知和隔膜。

2013年3月7日以前,我對於文字訓詁、字源字理等知識的了解,近乎於零——而且,因為無知,我並不覺得自己的無知。

後來,我瘋狂地學習,其勁頭,類乎「知恥後勇」。

學習的過程,是不斷地拓寬自己知識面的過程,也是不斷地認識自己無知的過程,有柳暗花明的驚喜,更有啞然失笑的慚愧。

前幾天,讀《詩經·碩人》,讀到「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對照注釋理解意思的時候,赫然看到了「蠶蛾觸鬚彎曲而細長,古人以此比喻女子美麗的眉毛,稱為娥眉」這句話。我的驚愕,無法形容。這麼多年來,我讀到「淡掃蛾眉朝至尊」這樣的詩句,總是想當然地覺得「蛾眉」和峨眉山有什麼關係,並且進一步想到難怪金庸武俠小說中峨眉派門人都是女子。嗚呼!我的無知可笑至此。剛好這幾天家裡的蠶蛹破繭成蝶,我細細一看,蠶蛾的頭上兩彎觸鬚,迥異於蝴蝶絲狀的觸鬚,赫然是兩彎小巧而精緻的眉毛!古人的比喻,多麼精巧傳神!那第一個想出「蛾眉」的人,定然對著那潔白的蛾子,那顫動的觸鬚,粲然地笑過吧。

5月2號,放假回來,和孩子們一起學習《猴王出世》。我叫孩子們聚焦「王」字以「石猴何以為王」為主問題來解讀課文。課前,我給孩子們解釋「王」的含義:能夠貫通天、地、人三者,具有極高的德行修養、智慧和能力的人,稱之為王。「王」字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一個詞語,而這種全新的解讀帶給孩子們極大的探究熱情,這堂課氣氛很熱烈。這熱烈的氣氛,催生了很多有趣的問題。課堂中間,小殷同學在交流「石猴何以為王」時提出的觀點是「石猴很有愛心,因為他關心老人小孩,他說這一個洞可以容得千百口老小」。他特意強調了「老小」,我知道,這是因為我們最近學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緣故。我從容地告訴他:「在中國傳統詩文的表達中,有一種手法,叫『對舉』,對舉必須是兩個相反的極端,比如一南一北,一朝一夕,一上一下,這兩者之間可以包容一個極大的空間,於是形成一種張力,使文章更有氣勢。這樣的例子,我們熟悉的有「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就是從早到晚都是風雨的意思。你們看看課文的第一段,就有『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這樣的句子,表達的意思就是——」

梓涵馬上搶著說:「我知道,這就是說石猴從早到晚都很逍遙」。

「所以呢?」

這時候,小殷同學說:「所以呢,千百口老小就是說從小到老所有的猴子。」

我暗暗吁了一口氣。我在課堂上的從容,是我五一假期在家裡閱讀葉嘉瑩《古詩詞課》的結果。我若沒有讀過這本書,斷然不能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接近正確的答案。面對孩子們的遺憾,我要麼是老老實實地說不知道,要麼是想當然地給一個解釋。這兩種結果,顯然不應該成為語文課堂的常態。

後來,我把這件事講給我的同事聽,她跟我分享了她的經歷。她說,以前讀到「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只知道「田田」是很多的意思,卻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後來她看了一本閑書,才知道「田田」是「填填」的訛字,因為樂府民歌口耳相傳,所以「田田」被當作「填填」記錄下來並代代流傳,朱自清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便是如此。我恍然大悟,這麼多年來,我只以為「田田」是荷葉的樣子像一塊田而已,就像我過了很多年才明白「床前明月光」不是描摹卧室里的情景一樣。

因為無知,我,以及我的學生,曾經都錯過了什麼?!

在魯迅的時代,國家積貧積弱,有志之士積極謀求強國富民之道,孔乙己們的「回字有四樣寫法」的學問,小而言之不能解決溫飽,大而言之不能抵抗列強,大約的確是無用之學吧。可是如今,我們,尤其是語文老師,若仍不知道「回字的四樣寫法」,或者不想知道,或者以孔乙己的知道為迂腐以自己的不知道為開通,便多少有點可悲可笑了。

從看到水紋迴旋的景象到以象形的手法創造出「回」字的最初樣子,到演變成今天的極簡潔的「回」字,「回」字的前世今生里,蘊含著漢字的源遠流長,凝結著初民的精巧智慧,蘊藏著漢民族的思維模式。漢字故事,國學經典,正是我們遺忘已久而必須重新撿拾狠狠鑽研的大學問啊。不如此,我腳下的那一片巨大的虛空,將如何填補?

我希望,我今後的學生不再像我,未經過獨立思考便嘲笑孔乙己「回字有四樣寫法」的迂腐——這樣的嘲笑,何其無知,何其淺薄;我希望,我今後的學生能夠和我一起,看到那螺旋往複的「回」字,能想到水波淺淺的笑渦——這樣的聯想,何其蘊藉,何其美麗。

編輯:廖婷婷

製作:馮小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文濕地 的精彩文章:

一種風流吾最愛
邊讀,邊品味,邊寫作——讀《一路修行教作文》有感

TAG:語文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