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兒子討論「死亡」的話題

與兒子討論「死亡」的話題

三至六歲的孩子,是對「生與死」這個概念的敏感期。

他們可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著,但是他們知道,不願意死去,甚至害怕死去。

老公出差了,我讓兒子晚上陪我一起睡。

睡前,兒子問了一個問題「去了天堂還會死嗎?」

給他買的叢書里,有一本關於「死亡」的書,是小老鼠與大象爺爺。

故事的內容:

大象爺爺年紀大了,告訴小老鼠他要去大象天堂(象墳),要去與自己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團聚,但小老鼠捨不得大象爺爺,於是請求大象爺爺不要走。大象爺爺同意了這個請求,便留下來再陪伴一段時間。但大象爺爺越來越老,眼睛看不清,身體立不起來。小老鼠這時也漸漸長大了,知道大象爺爺越來越老,也越來越思念他的親人,所以就為大象爺爺修好了去大象天堂的弔橋,送大象爺爺去與家人團聚。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非常美好的故事,所以在兒子的思想里,人老了、死了都是要去天堂的。

但他又問「去了天堂還會死嗎?」

我想了想,回答說:如果你不忘記我,那麼我便不會死去。

前段時間的電影《尋夢環遊記》里也是這樣演的,如果你的心中永遠記著那個親人,那麼他便會永遠的生活在天堂里,永遠都不會消失。

然後我就告訴兒子說:還記得上次看的那個電影嗎?「請記住我」這首歌里唱的,只要你記得我,我便一直會在天堂,直到我們在天堂相聚。

兒子說:可是我不想死。

我說:其實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死去,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法則。只要你心裡記得我,記得我們在一起的所有事情,記得我的樣子,那麼我們就永遠活在你的心裡。

兒子說:嗯,我會記住所有的事情的。

然後他又說:奶奶忘記了很多事情。總是忘記事情。

我說:那是因為奶奶總不是思考,不好好的使用大腦,那些大腦里的功能慢慢就萎縮了,存不住記憶了。

於是我又對他講解了大腦如何工作的,如何進行記憶的,大腦皮層的那些神經是怎麼進行連接的講解了一番(用盡量簡單的比喻解釋給他聽)

我問他:你聽懂了嗎?

他說:嗯,聽懂了。我要多思考,多讓那些觸手連接起來,就能存下好多好多的記憶。

我說:下次我帶你看《大腦的故事》那個個動畫片電影吧,這樣你就知道那些記憶是怎麼工作的了。

繞了一個大圈之後,他又問:媽媽,天堂里的人是怎麼生活的?

我說:媽媽沒去過天堂,也不知道那裡是什麼樣子的。

他問:那去了天堂還是會死的,是嗎?

我說:如果真的完全被遺忘了,那應該就是真的消失了。

他雙手捂住眼睛,說:聽到這個話,我都想哭了。

其實我也哭了。

他又說:媽媽,我不想你死。

我想早早的讓孩子學習關於「死亡」這個話題,對於他來說是好的。讓他更懂得珍惜現在擁有的親情、愛與幸福,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時間。好好的把握現在擁有的所有美好。

記得我小的時候,十二歲才第一次面臨死,是我外公去世。

害怕與恐懼多於傷悲,在我們小的時候,「死亡」這門課是缺失的。我深刻的記得,27歲的時候,一天夜裡,我做夢,夢到我爸爸去世了,我從深夜裡傷痛的哭醒了。那之後,我覺得我一下子意識到,父母已經開始年邁,他們會有離開的一天。

所以早點給孩子進行「生與死」的話題討論,其實是好的。

今天我也查詢了一下關於「如何與孩子討論生死」的心理學相關的資料。給看這篇文章的家長們一點幫助吧。

——以下內容摘自網路,若有侵犯請聯繫號主,立即刪除——

如何和孩子談「生與死」

1、人都有一死,生死本是平常事,但因為沒有人知道死亡之後的情況,所以因為未知而恐懼。同時死亡對生命特別是對孩子來說,最大的影響是分離,所以在和孩子談論死亡時其實孩子需要知道的是面對分離時怎麼辦的指導。當孩子有力量有方法學會坦然面對分離時,也就為更長久的分離——死亡做好了準備,所以前面一篇文章《其實有分離焦慮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自己》在面對分離焦慮時,那個睿智的媽媽做的很多工作,其實都是孩子能夠接受,並對其有幫助的做法。

2、當一個孩子很小,卻突然開始關注死亡話題,並提出來和父母交流時,傳達的真正信息可能是:

1)孩子現在的生活中經常出現和父母或長和短的分離現象,而他們正在嘗試去理解和適應這種現象,在他的理解中的死亡和成人是不同的,更多傾向於分離事件的應對和學習,此時孩子問關於死亡的問題的真正含義是:請問面對分離我可以怎麼做會更好些?

2)孩子也可能在面對自己的獨立意識萌芽成長時,也容易想到相關生死的話題,三到六歲和青春期12到18歲是最容易出現的年齡段,這些思考和探討對於孩子的自我獨立意識的形成和完善是非常有幫助的,很多成年後有獨立完整人格的成年人都曾經在生命的某個階段對死亡做過思考和探索,哪怕當時有些難過和痛苦。

3)所以一個很小年齡的孩子涉及死亡的話題並不是壞事,多半反映的是獨立的徵兆,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等等,家長應以欣賞的態度去面對這種情況的發生。

3、當孩子需要討論生與死的問題時,很多時候其實是父母自己的恐懼、焦慮、拒絕和否定阻礙了正常的坦然的交流,這些情緒和應對死亡的模式傳遞給孩子,才是真正影響孩子的原因,而不是死亡本身,也不是談論死亡的這件事。所以有了孩子之後,作為父母都要開始考慮和審視自己對於分離與死亡的態度與焦慮,和恐懼的情緒,事先自己做過處理,則當孩子問起時就能夠比較坦然的面對了。

1)父母要覺察對於自己逐漸年邁的父母可能離去或已經離去對自己的影響。

2)父母要覺察自己對自己開始走向衰老,走向死亡的事實對自己的影響

3)父母要覺察周圍開始有親人,朋友離去對自己造成的影響。

4、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對話的要點:

1)和孩子討論其他問題時一樣坦然

比如人為什麼要喝水,為什麼需要空氣,宇宙里有什麼,我是怎麼來的等等一樣,哪怕不知道答案也要應對,父母越坦然,對孩子負面影響越小。

2)一定要重視並放下玩笑的心思去正式的回答。

可以打些比喻,但是不要用玩笑話給予欺騙或者錯誤的答案,比如有的父母會承諾說媽媽永遠不會死等等!首先,孩子能夠感覺得到父母態度中真誠與敷衍,恐懼與憤怒,欺騙與玩笑,會因而產生懷疑和不信任的感覺。第二,這樣的誤導會被孩子運用到面對分離的模式中去,期待分離不要發生,卻不可實現,因而受挫和恐懼。真誠是最好的應對模式,但需要一定的技巧。

3)「你是不想離開媽媽是嗎?」

直接點出分離的擔心

「你是小男子漢以後是大男子漢,你會有越來越多的力量和方法去處理這個問題的」

引導向成長方向

「人類千百年來都在研究可以不死的方法,但迄今為止還沒有成功,也許等你長大了的時候,會研究成功的哈」

坦然接受現狀,不放棄努力,給未來希望

和孩子討論生死問題,真正反映的是父母的智慧,心胸和是否有足夠信任、安全、溫暖的親子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初秋新夢 的精彩文章:

TAG:初秋新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