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還是桔子,以訛傳訛的人多了,錯誤也就成了普遍認同
安南夢吟
吾言
在霓虹國讀研的穎銀姐昨晚在她的公眾號,推了一期「初夏雨紀」,開篇便是她自己拍攝,並製作的三張精美壁紙。
並在推送里說:喜歡的可以後台跟她要原圖格式。安南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便討來了上面這一張圖,並已經設置為鎖屏壁紙。
因為這張壁紙,在微信里我們聊到了「橘」和「桔」的區別。多年來我一直以為「橘」與「桔」是兩種不同的水果。結果查了查《說文解字注》,也並沒有什麼發現。後來不斷查問,漸漸有所收穫。
橘子還是桔子?這個問題以訛傳訛的人多了,錯誤竟然也就成了普遍認同。
現在的普遍認同是[橘] ①常綠喬木植物,②該植物的果實。
而[桔] 音jié①[桔槔(gāo)]汲水工具,②[桔梗]草本植物,音jú「橘」①俗作「桔」。(以上解釋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由於在眾多漢字字典詞典中,其普及性和權威性都極高,姑且作為「普遍認同」的一個參考)
在《說文解字》(我國第一部系統完備的詞典)當中,並沒有「桔(jú)」的詞條,有的只「桔(jié)」的詞條,更莫說「桔」與「橘」有何關係,可見「桔」作為「橘」的異體字是後起的。
《說文解字》
在《康熙詞典》中,亦沒有關於桔(jú)的詞條。
《康熙詞典》
清代文字學家段玉裁為《說文解字》作注,成書晚於《康熙字典》幾十年,和《康熙字典》的詞條解釋側重點不同,但同樣沒有桔(jú)作為橘的異體字的相關信息。
《說文解字注》
根據學者何保華的《「橘」「桔」辨》(《語文學習》,1994年第9期),文中說在《中華大字典》中, 「桔」沒有除jié以外的讀音。
《中華大字典》是由陸費逵、歐陽溥存主編的,它是繼《康熙字典》後出現的第二部大型字典,也用部首排列,收字四萬八千多個。 (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原文為繁體,已轉簡,有刪節)
《中華大字典》成書於清末民初,那時「桔」還沒有「橘」之義。
與《中華大字典》同年(1915年) 面世的,還有商務印書館的《辭源》,是一部以詞語為主,兼顧百科常識的辭書,這一版本同樣沒有。
1932年,《辭源》再版,這一版中,明明白白地寫著,「另一義為橘之俗字」。1979年版的《辭源》,「桔一音結,一同橘」。後一年,《辭海》的版本中也有了這一條。(本段以上這段考證同樣參考了何保華的文章,有刪改補充)
可見「桔」字至少在1932年之前,就已經和「橘」字產生了「關係」,大概的時間是1915年至1932年,值得注意的是,「桔」字在後來的演變中,經歷了從「俗字」到「同」的變化。
陸啟成書屈原《橘頌》局部
「桔」字產生橘義,與1915年後的新文化運動不無關係,那時同樣有大學者對漢字提出過改革,也產生了一些新字。「桔」字多了這一條意義,可能也算其中之一。
同時也造成了很多誤解: 新文化運動中有過簡化漢字之風,這也導致了後來有人認為「桔」為「橘」之簡體字。
1977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布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其中將「橘」簡化為「桔」 ,這個草案可以說帶著「文革」的氣息,後來在1986年被廢止,也說明了「橘」未被簡化為「桔」。
1980-1990年代,在很多字典中有認為「桔」為「橘」之異體字,甚至是錯別字的。
陸啟成書屈原《橘頌》局部
「桔」字讀jié音時,「桔槔」和「桔梗」並不是常用詞,這就給了「桔」字的第三義有了「可趁之機」,在這三義中格外突出甚至有取代「橘」的趨勢。
「桔」成為「橘」的異體字時間長,陳陳相因,甚至是「以訛傳訛」。
1977年的那個後來被廢止的草案給了「桔」字一個短暫的「合法」的身份,並以「橘」的簡化字行世近十年,影響太深,等等。
陸啟成書屈原《橘頌》局部
在二十多年前,文字學者何保華就在其《「橘」「桔」辨》一文中擔憂:
「遺憾的是,幾乎所有的作者和編輯都把「橘」誤為「桔」,又將柑與桔混為一談。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竟能安然無恙。筆者終於不能超脫去「隨大流」熬不住要嚕囌一番。」
「桔」在今天已經擁有了「合法」的地位,儘管它是以「橘」的俗字存世,但在國民這個「集體」里,它似乎獲得了認同,因為「桔」的念jú的這一意義實際上正在和「橘」划上等號。
在日常生活中,不論寫作橘還是桔都是正確的,不用有太多的顧慮,但知道其背後的演變過程意義更大。
有些事情真的是情緣
差點忘了告訴你們
吟誦是徐建順老師的普通話吟誦
安南第一次聽《橘頌》就喜歡上它了
那時候還在讀大一呢
文字參考:鄧禎健知乎
書法來源:陳啟成公眾號
頭條圖片來源:安南女神穎銀姐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公號轉載請聯繫阿南。
本公號文章系列
三字言|吾言|司言|與君說
※那個暗中傾慕她的小男生,只寫下一句話便轉學走了
※多年後再次想起的,往往不會是無疾而終的小確幸,只會是你
TAG:安南夢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