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俄關係動態特徵

中俄關係動態特徵

【美國現在的外交政策與過去截然不同,尋求的是同時遏制中國和俄羅斯。但正是由於美國同時向兩國施壓,這種做法實際上拉近了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

德米特里·特雷寧(Dmitri Trenin)

全球主要大國關係在2017年底出現了轉折。特別是在美國正式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之後,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新「冷戰」的開始,但確實顯示出美國明顯的態度轉變。在美國對華政策中,過去那種接觸與遏制之間的謹慎平衡已被打破。一直存在的緊張局勢變得更加明顯。

與中美關係相比,美俄關係自2014年以來就急轉直下。甚至可以有把握地說,美俄關係還會變得更差。由於美國的多輪制裁、對俄干預美國選舉的指控以及日益加劇的軍事緊張局勢,尤其是在敘利亞問題上,現在美國和俄羅斯的議程已經壓縮到只有一項了,那就是避免直接戰爭。

對於美國而言,中國和俄羅斯都是美國強大的競爭對手。美國現在的外交政策與過去截然不同,尋求的是同時遏制中國和俄羅斯。但正是由於美國同時向兩國施壓,這種做法實際上拉近了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這可能是基於美國自身的自信以及對過去「基辛格式」地緣政治的蔑視,但也可能是因為美國現在缺乏戰略思維。

中國和俄羅斯在過去30年里一直保持著密切合作。但自從烏克蘭危機之後,中俄兩國合作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兩國正在就一系列議程協調政策:中國企業已獲准進入俄羅斯能源行業,以獲取當地能源資源;俄羅斯同意向中國出售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兩國海軍在大西洋和太平洋舉行軍事演習。

不過,除非美國同時對中俄兩國發動攻擊(這是不可能的),否則中俄不會組成一個軍事聯盟。總的來說,和平時期的永久聯盟是20世紀下半葉的標誌,並不是不確定性明顯變大的21世紀的典型特徵。這種永久聯盟最多只是一個支持單一大國全球領導地位的體系,比如美國現在的情況。中國和俄羅斯都是大國,有著不需要外部保護者和不尋求霸權的共識,既互相放心,也有一定的靈活性。目前這種「不結盟、不對抗」的關係模式就很合適。

另一方面,俄羅斯的經濟總量不到中國的1/5,人口不到中國的1/10,經濟增長較為乏力。美國和歐洲的制裁使得俄羅斯獲得西方信貸、投資和技術的機會大幅減少,俄羅斯也開始更多地依賴中國。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最需要的莫過於一項與中國開展經濟互動的現實戰略,這將有助於俄羅斯的發展,同時避免對中國的過度依賴。當然,一個對中國感到放心的俄羅斯,也符合中國的最佳利益。

儘管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有所削弱,各國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劇,但不得不說,國家的領導地位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全球領導力的缺乏對於大國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劣勢。歐洲內部(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歐盟層面)領導力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歐盟當前的困境。美國領導力的削弱也曾導致美國政治體系幾近癱瘓。在俄羅斯,從近100年的歷史來看,領導力的薄弱曾兩度導致國家崩潰。

未來十年對所有大國的命運至關重要。在美國主導地位繼續削弱的世界裡,美國政治家是否能重拾自信,修復支離破碎的政治體系,提高美國的競爭力?歐盟會越來越鞏固,從而變成一個單一戰略參與者,還是會走向分裂?中國在試圖重塑世界秩序的過程中,能否實現從出口驅動向消費拉動增長模式的轉變?俄羅斯能否在應對來自美國日益增長的壓力的同時,實現政治轉型和經濟現代化?這只是其中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取決於國家領導人的能力。

(作者為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莫斯科中心主任,吳思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報告 的精彩文章:

2018十大潛在「灰天鵝」事件
區域創新:推進機制與路徑選擇(下)

TAG:中國經濟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