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 鎮康老照片
鎮康縣隸屬於臨滄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邊陲、臨滄市西部,南汀河下游和怒江下游南北水之間,南接耿馬縣,東鄰永德縣,西與友好鄰邦緬甸果敢縣接壤,北與保山地區龍陵縣隔江相望。全縣國土面積2642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鎮康縣下轄3個鎮、4個鄉,縣政府駐南傘鎮。總人口為 182800人(2015年)。2015年,生產總值35億元。
鎮康縣屬低緯山地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7℃,降雨量1625.4mm。境內景點有「一洞跨兩國」南傘跨國溶洞、南捧河自然保護區等。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與當時的鎮康縣長合影
鎮康的本族
「本人」又稱「佤」、「斯佤」,有「開門人」「第一個走出大門的人」「老大」等含義。是佤族的三大支系之一,主要分布在臨滄市永德縣、鎮康縣,德宏州梁河縣,保山市騰衝縣等,人口約4萬人,約佔我國佤族總人口的10%.
德黨緬寺本人(佤族支系)僧
鎮康緬寺僧
緬寺里的小和尚和鄉民
緬寺長老
拍攝地點:雲南鎮康猛底寨(古),雲南永德縣(今)
曬(火亞)葉
拍攝地點:雲南鎮康猛底寨(古),雲南永德縣(今)
鎮康大新寨,軋棉花
「大新寨」其實就是上面「勐底寨」之異名,該寨當時屬鎮康縣,今屬永德縣。
軋棉花是紡織的一道工序,目的是去除棉花中的棉籽。
影像中用的是一種手搖土軋機。該機全為木製,在支架上裝有兩根軋棉軸,兩軸之間隙很小,棉籽不能穿過;其中一軸的一端裝有搖柄,另一端雕刻出齒輪,帶動另一軸軸端的齒輪,搖動搖柄則兩軸同轉。操作時,軋棉者一手往兩軸間塞未去籽的棉花,另一手搖軸,於是二軸轉動將棉花送出落至機前的筐中,同時將棉籽在機後軋出落到地上。
左邊的建築是家屋,右邊的是牛棚,其頂上晾曬著用於捆紮的蔑條,有幾副沒有使用的晒煙竹結構橫靠著其柱子
明朗趕街
明朗漢族婦女的頭飾
婦女背籮
今:鎮康縣軍弄鄉大寨村
原記錄的拍攝地點「鎮康戛里」是個寨子,即今耿馬縣孟定鎮河西村民委員會戛勒村民小組。「戛里」即「戛勒」,方國瑜〈擺夷地瑣記〉寫作「甘露」,「清末耿馬宣撫司區劃圖」作「戛里」。
當時的孟定壩子及其周圍的山地被攔腰劃作兩半,以南滾河為界,「上方」(東北部)屬於耿馬土司的疆土,耿馬土司轄於順寧縣(約當今臨滄市鳳慶縣);「下方」(西南部)屬於孟定土司,孟定土司轄於鎮康縣(今鎮康、永德二縣,縣治在今永德)。戛勒寨在孟定壩上方,故若依正式的行政區劃表述,應為「耿馬戛里」才對,之所以考察人員記作「鎮康戛里」,想必由於一則不明詳情、二則又剛從鎮康過來之誤。
鎮康木廠
影像中三人,左為芮逸夫,右為凌純聲。
1935年11月至1936年4月,史語所早期研究人員凌純聲、芮逸夫與勇士衡,曾經因為熟悉邊務,奉派參加外交部主持之「中英會勘滇緬南段未定界」,跟隨勘界委員會至緬甸南大寨開會,並至滇緬邊境鎮康、孟定、耿馬、班洪、班老、猛角、猛董、小臘巴、哈普馬、老廠等地,進行當時該段未定界內各民族之調查。
此次「中英會勘滇緬南段未定界」行動,起因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與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兩次簽訂之中英滇緬條約,均未完全確認滇緬南段界線,加以1934年2月發生「班洪事件」,英兵為了礦產資源攻打班老下城,中英雙方乃磋商設立勘界委員會,職責在將未定界之界線,實地查明,並繪於地圖之上。
【歷史沿革】
公元一世紀中期以前,今鎮康境為傣族古國「勐達光」(漢譯「哀牢國」)屬地。[1]
公元69年,「勐達光」(哀牢國)歸附漢朝、其地設永昌郡;今鎮康境屬永昌郡不韋縣。
公元225年,蜀漢在永昌郡不韋縣東南增設雍鄉縣、西南增設永壽縣;今鎮康境屬永昌郡永壽縣。
公元271年,西晉將建寧、雲南、興古、永昌四郡合置寧州;公元299年,永昌郡治不韋縣境內的傣族起兵反晉,永昌郡將郡治南移永壽縣;今鎮康境仍屬永昌郡永壽縣。
公元420年,東晉滅亡,之後的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等中國內地王朝逐步退出雲南高原;陳(南朝)代梁(南朝)後,中國內地王朝徹底放棄雲南高原;[1] 今鎮康境成為傣族土目自治領地。
公元738年,「勐舍」(巍山盆地)的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龍」(漢譯「南詔國」)政權;公元762年,「勐舍龍」(南詔國)仿唐朝制度在「勐掌」(保山盆地)設永昌節度、統轄瀾滄江以西地區;今鎮康境屬永昌節度拓南城。
公元937年,前「勐舍龍」(南詔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大理國,沿「勐舍龍」舊制在「勐掌」置永昌節度;公元1096年,大理國廢除節度、都督等軍事轄區,設八府、四郡、四鎮;今鎮康境先屬永昌節度、後屬永昌府。
公元1261年,大蒙古國招撫瀾滄江以西各類土目設金齒等處安撫司;今鎮康境屬金齒等處安撫司。
公元1271年,金齒等處安撫司分設東路安撫使(鎮康路安撫使)、西路安撫使(建寧路安撫使);今鎮康境屬金齒等處安撫司東路安撫使。
公元1278年,元朝(原大蒙古國)裁金齒等處安撫司,原東路安撫使轄地設鎮康茫施柔遠等路宣撫司,下轄鎮康、茫施、柔遠等路;今鎮康境屬鎮康路。
公元1286年,裁鎮康茫施柔遠等路宣撫司和鎮西平緬麓川等路宣撫司、轄地併入大理金齒等處宣撫司(後改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今鎮康境屬鎮康路。
公元1312年,「勐卯」(瑞麗江河谷盆地)的傣族土目兼并周邊地區、建立「勐卯弄」(麓川國);公元1316年,「勐卯弄」(麓川國)向東擴張、鎮康路所轄土目歸附;今鎮康境屬「勐卯弄」(麓川國)。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國)歸附元朝、其地設平緬宣慰司;今鎮康境屬平緬宣慰司。
公元1384年,「勐卯弄」(麓川國)歸附明朝、其地設麓川平緬宣慰司;今鎮康境屬麓川平緬宣慰司。
公元1403年,明朝析麓川平緬宣慰司地設灣甸長官司;公元1405年,灣甸長官司改灣甸御夷州;今鎮康境屬灣甸御夷州。
公元1409年,明朝析灣甸御夷州地設鎮康御夷州;今鎮康境屬鎮康御夷州。
公元1659年,清朝降直隸鎮康御夷州為散州,劃入永昌府;公元1908年,鎮康州改土歸流設委員;公元1910年,改鎮康委員為永康州。
公元1913年,民國政府裁府,永康州改為鎮康縣、改屬滇西道(後改騰越道);公元1929年,民國政府裁道,縣一級行政區由省府派出的行政督察專員管轄,鎮康縣先後歸第五區、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管轄。
公元1950年,鎮康縣成立人民政府、縣府駐德黨壩,隸屬保山專區;公元1952年,鎮康縣改屬緬寧專區;公元1954年,緬寧專區更名為臨滄專區,鎮康縣屬臨滄專區。
公元1964年,鎮康縣析為兩縣,西半部分稱鎮康縣、縣府駐鳳尾壩,東半部分稱永德縣、縣府駐德黨壩,均隸屬臨滄專區。
公元1970年,臨滄專區改為臨滄地區,鎮康縣屬臨滄地區。
公元2001年12月,鎮康縣人民政府由鳳尾壩遷至南傘壩。
TAG:勐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