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雨飄搖中的P2P,未來之路在何方?

風雨飄搖中的P2P,未來之路在何方?

網貸行業風雨飄搖

各地網貸平台從積極推進備案到被迫叫停延期,網貸平台備案陷入困局,越來越多持幣觀望的投資人對網貸行業產生疑慮。

近期善林金融、城城理財、民信貸等一批網貸平台出現擠兌和倒閉風波,引發了風險集中爆發的擔憂,網貸行業在一片質疑聲之下,投資人對自己持倉的平台也愈發擔心。

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網貸行業以前多如牛毛的會議和交流都變成了區塊鏈行業會議和交流,網貸行業發展的勢能短期難以聚積。

網貸行業經過近五年跌宕起伏的井噴發展,在經歷了幾輪洗牌和監管後,未來的路在何方?

監管遲遲不落定

自從2016年8月《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發布以來,網貸監管的棋子遲遲沒有最終落定。從監管主體的屢次搖擺,到近期不發文推遲網貸備案期限,我以為問題還是出在監管層對網貸行業的頂層設計。

儘管此前有了十三項禁令、銀行存管、信息披露、合格投資者認定、資管新規、電子簽章等具體明確的監管措施,可對於網貸行業的定位,尤其是和傳統金融機構的界限仍沒有劃清,再加上不同地區的監管主體和監管力度存在套利空間。

行業發展停滯

受限於行業洗牌和網貸監管,新設立平台和風投幾近停止,業務模式創新也已銷聲匿跡。當一個行業進入不見曙光的沉寂期,又沒有可參照的對標,這個行業的發展就停滯了,沒有了創新的活水。

再加上網貸行業頭部平台佔據了整個行業大部分資源,尤其是網貸平台的海外上市潮,吸引了很多中小平台的投資人換倉。網貸平台的巨頭化不利於本地化把控風險,沒了提高對接投資人和借款人效率的這個優勢,網貸行業的競爭力會大大降低。

護城河之殤

網貸有門檻嗎?如果資產跟得上,網貸後入者是完全可以追上領導者,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北京某14年上線的千億級平台大把砸廣告,然後拚命上產品,交易額大半年就沖了幾百億。

既然網貸平台前期快速做大用戶體量和交易體量並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那麼什麼最重要?我以為,最重要的還是資產生態、產品體驗和營銷服務。如果能做好這些內功,一旦加大力度推廣,勢必能在交易體量上對領先者實現彎道超車,理論上如果有足夠的錢和牌照,做一家新的陸金所未必不可能。

網貸監管細則對網貸平台的資產做了相對明確的限制,在網貸監管收緊之下,大額標、資管產品、現金貸等類型資產面臨整改和清退,合規的優質資產減少了,使得平台在資產端布局和合作渠道建立上趨同,加劇了車貸、消費金融、小微企業和個人小額借貸等資產端的競爭,加上金融具有強地域的屬性,資產端細分領域很難形成壟斷地位。

公司治理難題

在行業探討上,很少有人將公司治理放到檯面上來說,大抵是家醜不可外揚。可我以為,公司治理問題是當前網貸平台發展的重大制約。

大多數平台經過三五年的發展,累計了一些經驗和業績,同時也積聚了不少弊端。管理制度不規範、工作流程越來越複雜、高管頻繁變動、老員工派系林立、薪酬待遇不見長,導致人員流動性大、團隊配合低效、員工士氣低落。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網貸平台在剛起步時出於成本的考慮喜歡僱用初級員工,經過三五年的發展,這部分留下來的「老」員工在技能和經驗上有了一定的積累,有些甚至能獨當一面,但受制於職業生涯上升通道,當網貸平台到了業務和規模瓶頸期,磨滅了激情和挑戰之後,這些員工心態僵化反而成了平台躍遷和轉型的絆腳石。

尤其是合規和備案的大環境下,網貸平台業績和發展停滯,很多問題就會逐漸暴露出來。對於創業型的網貸平台來說,一定不能停下來,只有保持高速增長,所有的問題才能在短期內被容忍,被掩蓋,或者不會爆發。可能很多問題當時是個問題,當發展到十倍、百倍之後它就不是問題了,甚至不需要解決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備案後的網貸平台,競爭將是綜合能力的比拼,只有企業文化良性循環、團隊士氣高漲、精細化和專業化提升的平台才有可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支付之痛

卡住了網貸平台的支付,就等於掐住了網貸的喉嚨。支付作為網貸平台的出入金通道,從早期的資金池、第三方支付託管到監管要求的銀行存管,是網貸形成業務閉環的核心要素。第三方支付行業也產生了變革性的發展,6月份網聯平台上線,意味著第三方支付行業大一統監管和規範時代的來臨。

出於合規考慮的支付體驗極大影響出借轉化,借款人還款卡殼導致逾期時不時觸動投資人敏感的神經,農行、招行、民生等銀行關停P2P支付通道,各大銀行多次下調單筆和單日限額,代扣業務即將全面停止,存管銀行白名單只見雷聲不見雨點,再加上眼下即將到來卻又充滿未知的網聯平台,給從業者添了不少焦慮感。

平台系統建設乏力

平台籌建初期,平台系統建設由產品和技術主導,一般上線時間在三到六個月,也有很多平台選擇購買系統或者技術外包快速上線運營。經過三年左右的運營和營銷推廣,平台初具業務規模,但在此期間出於業務發展的需要,平台的資產類型、交易結構、資金管理模式、業務流程、後台業務管理系統等不停地在做增量和變化,再加上不同風格和經驗的產品技術人員經手,平台系統變得負重難行,反而成了業務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所以網貸平台發展中期,又回歸到需要產品來整合各方資源和需求,主導平台系統迭代和重構。如果沒有一位既擅長網貸業務又熟悉行業發展趨勢的產品負責人,從整體上把握平台系統建設方向,又能在系統架構上給業務發展預留擴展空間,網貸平台進一步躍遷發展的難度可想而知,網貸平台恐怕也很難真正發揮出金融科技中的科技力量。當然,平台系統重構的眼光和魄力不是哪家平台都有,但我反而認為在網貸備案延期的檔口,正是各家平台難得的慢下來梳理戰略定位、業務發展方向、團隊資源和系統迭代升級的好時機。

網貸平台本質

監管和網貸行業已達成共識,網貸平台的本質是信息中介,和投資人形成委託代理關係,幫助投資人把錢借出去,平台作為信息中介服務方,只提供交易撮合平台、借款信息獲取、信息披露、合格投資人認定、風險審慎調查和催收服務等,這也會倒逼網貸平台提高服務能力而不是兜底能力。

而如果借款人違約損失,是要投資人自己承擔的,這反過來也會倒逼投資人建立風險意識和提高風險承受能力,最後反而會做出清晰而理性的投資決策。

這也是中國金融體系向全面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儘管此前資管新規明確提出了打破剛性兌付,但就目前的國情和行業慣例來看,行業還需要一個長時間的認識與轉變過程。

網貸未來之路

好的地方在於中國老百姓對網貸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在不斷擴大,此前網貸在出借門檻、收益率、流動性和便捷性等方面優於銀行、券商、信託和基金子公司的固收產品,受到風險偏好稍高的投資人青睞,而在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進入風險自擔的時代,網貸憑藉自身的優勢將會吸引更多投資人的關注。

積極的一面是儘管網貸行業備案延期,但從一系列的監管思路和方向來看,網貸行業作為傳統金融體系外的重要補充,起著市場化和陽光化配置民間借貸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難的問題。

網貸行業未來之路必然是類似私募基金的「准牌照制」,在合規之下,網貸行業踐行普惠金融的理念,為全面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作出貢獻。

一個網貸行業從業人員的觀察

不特指某家平台,請勿對號入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望成在路上 的精彩文章:

TAG:胡望成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