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捅了華為一刀」更可怕,聯想正在全面衰退!
「聯想站隊高通」的傳言,一石驚起千層浪。彷彿一瞬間,聯想已被眾夫所指。實際上,比所謂「捅了華為一刀」更可怕的是,聯想正在陷入全面衰退,國內智能手機業務已經潰敗,PC市場,老大地位又被惠普反超,且在國內市場,也面臨小米筆記本、華為筆記本的挑戰。「貿工技」出身,缺乏技術基因的聯想,只好以併購應對,最近又收購了富士通PC業務51%股份。不過,收購真的能拯救聯想嗎?
5月10日晚間,知乎、微博平台紛紛流傳「聯想為什麼不給華為投票」、「聯想站隊高通」等帖子。一時間,關於5G標準與聯想站隊的討論紛至沓來。
其實,這本是一則舊聞,只是最近又被翻了出來。2016年10月和11月,3GPP(通訊技術標準化機構)分別開了兩次會議,聯想第一次投了高通,第二次的兩項投票中,一個投了華為,一個投了棄權票。
而惹人爭議的,就是那次拋棄華為,投了高通。就一個企業來說,從企業利益出發,投那個標準無可厚非。然而在中美貿易談判持續拉鋸,中興通訊遭受美國制裁的大背景下,聯想的行為便成了大是大非的問題了。
5月11日,聯想從第二次投票結果出發,否認了站隊高通的行為。實際上,比在5G標準上「捅了華為一刀」更可怕的是,聯想正在走向衰退。國內智能手機業務節節敗退,老本行PC業務上,又被惠普搶去了全球一哥的寶座。
此外,5月4日,恒生指數又發布公告,將聯想集團從50隻成份股中剔除。這與聯想集團慘淡的股價表現分不開,不考慮2015年股災,僅從2016年年初算起,聯想集團股價從7.44港元跌至目前的3.81港元,跌幅達48.79%。同期恒生指數從21327.12點上升至31122.06點,漲幅達45.93%。
「捅了華為一刀」?
對於社交平台傳聞聯想站隊高通的消息,聯想5月11日早作出回應。其表示,在該次投票表決中,聯想包括旗下摩托羅拉移動,所投的均是贊成票。
不過,聯想的聲明似乎有所偏頗。按照網路社交平台網友的說法,編碼方案是開了兩次會確定下來的,一次是在2016年10月葡萄牙里斯本的會(86次會議),主要確定數據編碼(分為長碼和短碼),另一次是在美國11月的會(87次會議)。
而聯想此次回應,很顯然是針對87次會議。在那次會議上,聯想和摩托羅那移動確實投的是贊成票。但是,在86次會議上,聯想站隊了高通。據悉,該次會議上提供了三種選擇方案,且只看反對票。其中,高通提出的純LDPC方案,聯想沒有反對,華為提出的Polar+LDPC方案遭到高通及聯想反對。
就是86次會議投了反對票,讓聯想成了眾矢之的。聯想支持高通,似乎是從商業利益考量的,畢竟聯想是一個國際化的公司,總部也在紐約。自收購IBM個人電腦部門後,又相繼收購了IBM伺服器部門以及摩托羅那移動。根據聯想2017年三季報顯示,公司中國區整體收入佔比為27%,美洲區整體收入佔比為31%。從這個角度看,聯想似乎認為美洲區的利益更為重要。
智能手機大潰敗!
聯想是做個人電腦起家,在智能手機時代來臨後,投入大量資源發展手機業務,2012年一度衝上國內智能手機業務第二位。為了稱霸國內市場,2014年1月,聯想宣布以29億美元的價格,從谷歌手中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
2014年,憑藉對摩托羅拉的收購,聯想手機合計銷量超過了9000萬部,以7.9%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智能手機廠商中排名第一,全球範圍內排名第三,僅次於三星、蘋果。此後聯想手機國內市場份額節節敗退,截至目前,僅位列國內市場第十。
實際上,聯想是通過運營商市場崛起的,也隨著運營商市場的落寞,而逐漸失去競爭力。2011年,聯想集團「二號人物」劉軍接受聯想移動業務,多方發力之下,聯想智能手機業務突飛猛進。在2010年,聯想集團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僅為1%,2011年迅速升至4.1%,2012年又升至11.0%,位列三星之後,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排名第二。
當時,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有「中華酷聯」之稱,分別是中興、華為、酷派和聯想。可以說,在劉軍的帶領下,聯想智能手機飛速崛起。
然而好景不長,「中華酷聯」的崛起,與運營商市場的強勢密切相關。隨著以小米為代表的線上渠道的成長,運營商銷售渠道受到挑戰。為此,華為於2013年年底推出互聯網子品牌「榮耀」系列。
聯想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認為國內強勢地位已經穩固,開始發力國際市場,耗費巨資收購摩托羅拉就是集中體現。
或許,對摩托羅拉的整合耗費了聯想太多精力與資源,此後3年聯想智能手機在國內市場節節敗退。2015年,聯想巨虧了1.28億美元,國內手機銷量僅有1500萬台,到了2016年,這一數據又降至不足500萬台。甚至在一直表現良好的國外市場,聯想也跌出了前五,不及華為的四成。
根據GFK調研機構公布的信息,2017年聯想移動(含摩托羅拉)在2017年中僅售出179萬台手機,排名中國市場第10,不及第一名華為手機銷量的零頭。
和2014年中國第二、全球第三的成績相比,聯想在智能手機領域,可以用大潰敗來形容了。市場份額不穩固,領導團隊也頻頻更換。2015年,隨著手機業務一落千丈,劉軍離職退出聯想,劉旭東走馬上任;2017年,負責人換成了喬健,2018年,又換成了常程。
對於手機部門的表現,聯想集團CEO楊元慶恨鐵不成鋼,並直言手機部門「拿榔頭敲都敲不醒」。或許,最大的問題就是楊元慶自己。據報道,楊元慶2017年年薪高達1.18億元,是馬化騰的5.5倍,是劉強東的1.18億倍。拿著高額工資,公司業績卻每況日下,令人不勝唏噓。
越併購越衰?
不僅是智能手機業務潰敗,傳統的PC業務老大位置被惠普超越,國內也受到華為和小米的挑戰。自2017年被惠普超越後,2018年一季度,惠普以28.8%的份額蟬聯PC第一,聯想以21.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
有業內人士表示:「Thinkpad現在還有個小紅點,其他方面的創新基本是停滯不前。那些跨界而來的競爭對手,華為、小米筆記本,聯想幾乎沒有應對之招。」
可以說,聯想是一個併購和銷售驅動型公司,沒當遇到困難,第一時間總是想起併購。2001年,戴爾進入中國市場,把當時的國內PC老大聯想打的節節敗退。為此,聯想2003年起便開始籌劃收購IBM個人電腦部門,終於在2005年完成交易。
這次,聯想被惠普在PC領域反超後,還是想到了併購。2018年5月4日,聯想集團宣布完成對富士通PC業務51%股份的收購,交易金額為178.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
長時間以來,一談到中國的跨國企業,最為人熟知的無疑是聯想、華為、海爾和中興。其中,聯想和華為最具有代表性,聯想把個人電腦賣向了全球,華為給全球各地運營商提供通訊設備。
相比艱苦創業的華為,聯想可謂一直抱著金湯匙。1984年,聯想由中科院計算機所投資20萬元成立,依靠國內市場的優勢地位,聯想漸漸成長起來。不過,聯想一直堅持「貿工技」路線,重視銷售而不重視技術,遇到問題就依靠併購,靠花錢解決。
儘管PC市場是一灘死水,多年沒有增長,聯想還是被惠普超越,且差距越拉越大。目前尚且火熱的智能手機領域,聯想遭遇大潰敗,國內市場份額已經微不足道。
對於未來,楊元慶此前曾公布聯想「三波戰略」,重點押注自然語言交互和人工智慧,也就是說,聯想要從設備戰略,轉移到基於人工智慧的「設備+雲」戰略。
可是,聯想一向奉行「貿工技」路線,缺乏技術基因,轉型「技術密集型」的人工智慧領域,似乎難度頗大。
※Facebook「泄密門」發酵,市值一天蒸發367億,2萬億罰款如劍懸樑
※羅永浩真怕要涼了
TAG:環球老虎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