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私凍品一埋了之必然銷而不絕

走私凍品一埋了之必然銷而不絕

近日,記者接到線索,今年三月中旬,紅河州金平縣一批被查獲的走私凍品,在填埋進垃圾場之後,被當地村民挖出來賣到市場上。每次當地打私部門對查處的凍品進行填埋處理後,周邊村民就會進行挖掘,參與人數少則近百人,多則四、五百人,而且已經持續了2年左右。兩年來這裡已經形成了村民挖掘、專人收購、專人運輸、專人銷售的一條龍產業鏈。(5月10日北青網)

說起雞腳、雞翅、牛肉一類的凍品,那可是平常百姓家餐桌上比較常見的佳肴,可不曾想,其中的一些卻是走私凍品,甚至一部分是境外過期產品,且沒有經過檢驗檢疫,極有可能給公眾健康帶來危害。為此,近年來,政府加強了對走私凍品的打擊力度。然而,即便是在這種高壓整治的環境下,我國走私凍品量有增無減,凍品走私現象仍廣泛存在,甚至出現了上述新聞,走私凍品被掩埋,立即被上百群眾再次從垃圾堆里刨出來,並分銷至各地。筆者不禁疑惑,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如此多的群眾視髒亂差、法律法規於不顧,參與走私凍肉呢?

究其原因,筆者看來,一些群眾見利忘義、挑戰道德和法律的底線顯然是原因之一。從垃圾堆挖這些被銷毀的凍品不需要任何的成本價,只需要忍受髒亂差的環境就可以轉手獲取暴利,正是這樣的利益驅動下,讓凍品填埋場演變成了群眾的搖錢樹。

但是,走私凍品銷而不絕,愈來愈猖獗並且「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不僅在於暴利,更在於監管缺失。首先,相關部門查獲了走私凍品,卻只是採取一埋了之的處理方式,對銷毀過程只監管了三天,結果怎麼樣不聞不問,甚至兩年時間裡,「銷毀」多少凍品,就有多少凍品流入市場。其次,兩年時間裡,如此多的凍品流入附近市場,竟然沒能被發覺,甚至引起有關部門注意。筆者就納悶了,工商、食葯監等執法部門到底在幹什麼?就真的發現不了這大堆、大堆的問題凍肉?這背後,只能說明相關部門責任的缺失,監管手段的乏力,才使得走私凍品銷而未絕。

因此,我們期待有關部門處理走私凍品,別再一埋了之,而是應該擔起職責,填補管理監管機制的縫隙和空當,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讓走私凍品一銷到底,從根子上為群眾守好食品安全關。還要通過法律、市場、媒體等多種手段引導群眾共同參與,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積極主動地抵制具有安全隱患、非正規渠道進入國內市場的走私商品。同時,還應建立更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制度,充分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建立更為切實可行的有獎舉報制度,形成全民監督的合力,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利益。

文/任禾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網 的精彩文章:

衡陽南嶽衡山驚現「日暈」壯美天象
時代新材去年凈利同比降七成

TAG: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