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看「書聖」的字——《初月帖》

看看「書聖」的字——《初月帖》

中國書畫藝術共享與傳播平台

傳承經典丨展現當代丨關注市場

「書聖」王羲之的《初月帖》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中《王羲之像》

《初月帖》為《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中第二帖。遼寧省博物館藏《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是一件十分珍貴的墨寶。該卷為紙本,縱26.2厘米,橫260.4厘米。宋朝時,因卷後有「萬歲通天二年四月三日王方慶進」一行小楷書,故又被稱為「萬歲通天帖」等。

唐張彥遠在其《法書要錄》卷六中記載了《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的來歷:武則天「臨朝稱尊號曰大周金輪皇帝,時鳳閣侍郎石泉王公方慶,即晉朝丞相導十世孫,有累代祖父書跡,保傳於家,凡二十八人,緝成一十一卷。後墨制問方慶,方慶因而獻焉。後不欲奪志,遂盡模寫留內,其本加寶飾錦繢,歸還王氏,人到於今稱之」。在此之前,唐太宗、高宗已在民間廣搜王羲之書跡,盡入內府。而武則天知道王方慶的家底兒,直接找到了他,所以王方慶進獻了王氏家族十一代祖、包括王羲之在內28人的書法。武則天並沒有將這些寶貝佔為己有,而是命人摹寫後,將原作發還王方慶,此事被傳為美談。摹本因為是高手直接從原作上勾摹下來的,在最大的程度上接近於原作,故有「僅下真跡一等」之譽。此卷在流傳過程中,曾兩次遭火劫(一次是明代無錫華氏真賞齋大火,一次是清乾隆年間清宮失火),故卷上猶存火燒痕迹。重裝後,該卷次序有所變動,致無法通讀,至今猶襲未變。

現存的《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共為七人十帖。七人為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王僧虔、王薈、王慈、王志;十帖則有王羲之的《姨母帖》《初月帖》、王獻之《廿九日帖》、王徽之《新月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

《初月帖》

《初月帖》是東晉王羲之作品,墨跡為唐摹本,草書,8行,61字。書法風格逸筆草草,自然天真,率意暢達,有晉人倜儻任誕的氣息。2011年4月15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古代書法——草書》特種郵票1套4枚。其中之一為王羲之草書《初月帖》,志號為:2011-6,圖序為(4-2)T。

釋文:「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辦。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初月帖》還有拓本存世,如《澄清堂帖》《真賞齋帖》中均有收錄。

「澄清堂本」《初月帖》

「真賞齋本」《初月帖》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或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我們發布的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長按識別上方的二維碼關注我們

第一時間了解更多書畫藝術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共享空間 的精彩文章:

TAG:書畫共享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