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十年:太白縣瓦窯坡村迸發出勃勃生機
新建的瓦窯坡村
村民包奎老人現在的家
孩子們在瓦窯坡村口盪鞦韆玩耍
10年前,發生於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不僅給四川當地造成了嚴重破壞和重大損失,也給陝西帶來了嚴重的災害。地震波及漢中、寶雞等10個地市92個縣(區)1022個鄉(鎮)9357個行政村,造成326.56萬人受災,122人死亡,傷病3368人。其中,關中受災最嚴重的寶雞市太白縣鸚鴿鎮瓦窯坡村四組,47戶185人全部受災。
如今,沿著歷史悠久的褒斜古道向南進入滿山新綠的秦嶺,每一座山,每一棵樹,每一個枝丫,都迸發出勃勃生機。與姜眉公路平行的石頭河,碧水潺潺;倒映著藍天白雲的水面,波光粼粼。進入「雪域太白」境內的鸚鴿鎮瓦窯坡村,路旁白牆紅瓦的磚房、樓房成排,地邊枝繁葉茂的花椒、山茱萸成行。
放眼望去,到處散發著春天的氣息。
A 殘垣斷壁周邊成了莊稼地
5月3日,三秦都市報記者來到太白縣鸚鴿鎮瓦窯坡村楚家坪。當年地震損毀的房屋仍保持著原樣,部分殘垣斷壁周邊的院落,如今成了莊稼地,整體搬進新村磚房裡的一些村民,正唱著秦腔,在地里鋤草。
剛走進鸚鴿鎮瓦窯坡村村委會,黨支部書記陳春林就樂呵呵地走上前來寒暄道:「看看我們村子現在的模樣咋樣?大傢伙吃住不愁,嘴上流油。10年前那場大地震,一眨眼的工夫,把我們楚家坪47戶群眾的房子全給毀了。可我們的心沒有倒,不光挺過來了,日子比以前過得還好。」
他轉過身指著對面半山坡上一處溝壑說,「那就是楚家坪老村……」80歲的村民包奎說,2008年5月12日那天天氣特別好,大夥都忙著收割油菜籽。吃完中午飯,他和大家正坐在院子里拉家常、乘涼時,突然感覺頭髮暈,他想掙扎著站起來,可身子左擺右晃不聽使喚。院子里的大樹、院邊的電線杆都搖晃得厲害,緊接著就看到他家和別人家的土坯房嘩啦嘩啦地倒塌。「趕緊!地震了,屋裡的人都往出跑!」他大喊一聲,轉身就朝院外跑了出去。
在陳春林和村民焦世存帶領下,沿著新修的水泥路,記者來到楚家坪老村,在陳春林介紹村裡震後受災情況的過程中,包奎老人不緊不慢地走到一個長滿了雜草的院子里。院子西邊是兩座連在一起的6間大瓦房,兩座房子的土牆上到處都是裂縫,屋頂不同程度塌陷。院子中央被一堵部分倒塌了的土牆殘垣隔開,牆東頭的殘垣下,豎立著水泥樁子,固定在樁子上的水龍頭已經銹跡斑斑。老人擰了擰水龍頭,紋絲不動,他輕輕拍了拍水龍頭,自言自語道,「廢了,徹底用不成了……再也不用它了。」
老人昂起頭,站在院子里向四周望了望,走到南邊一間屋頂完全塌掉的土坯房前,雙手放在一截烏黑的煙囪殘骸上,低頭沉思了一下說:「農村人都睡土炕,這是連在火炕上的,我壘這個煙囪的時候才50多歲,今年都80歲了。地震已經過去10年了,它還沒有散架(倒塌),還結實著呢。」老人邊說邊若有所思地走到一面只剩下兩扇木門和一扇方格子窗戶的土牆前,雙手抓著窗框子,抿著乾癟的嘴巴,靜靜地望著「屋」內地面上的雜草。持續了大約3分鐘後,他默默轉過身,低頭在尋找什麼似的,朝院外走去。
離開院子,老人點了根捲煙說:「得把院子里的雜草割一下,多年沒有上來看了,荒得不成樣子。幾輩人都住在這裡,雖然現在不住人了,也是個念想。地震後的當年10月份,我們全村都搬進了新房,現在的房子確實是又結實又寬敞。」
B 沒有政府,重建不了美麗家園
走進災後重建的瓦窯坡村四組新村,寬敞的水泥路兩邊矗立著3排共41戶農家小院,每一戶小院前,都統一栽植著碗口粗的櫻桃、垂柳以及盛開的薔薇、玫瑰。老人們圍坐在院門前悠閑地拉著家常,留守在家的巧手媳婦們一邊做著針線活一邊說著、笑著,孩子們在村子南頭的廣場上盪著鞦韆嬉笑著。村頭衛生院所里,兩名醫護人員安靜地在讀醫學方面的書籍;養老院里,老人們坐在院子里悠閑地曬著太陽。
村黨支部書記陳春林說,5·12」地震中,瓦窯坡四組47戶185人全部受災,其中38戶房屋倒塌。災後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瓦窯坡村四組群眾被集中搬遷到了石頭河沿岸,現在這個新村是2009年5月5日修建整體搬進來的。10年前的地震發生後,誰都沒有想到將來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在災害面前,沒有黨委和政府,光靠受災群眾單打獨鬥,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重建不了這麼美麗的家園。
陳春林說,當時,對於最終確認的倒房戶,有關部門按照中央和省上每戶1萬元、市縣每戶50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對於特別貧困的群眾,又從社會捐助資金中拿出部分予以補貼。對於在地震中出現的房屋傾斜、裂縫等輕微受損情況,號召村民自行修復,自力更生加固維護受損房屋,而對於倒塌的房屋,縣鄉積極組織人員幫助群眾拆除,以防次生災害發生。對於房屋受損嚴重,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村子,以村為單位廣泛徵求村民意見,尋找合適新址重新規劃新村,將新村新居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嚴格落實有關救災政策,讓每個受災戶都能充分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陽光。
C 「現在這日子,過得舒坦」
走進村民焦世存四間一層磚房的家,實用面積達170多平方米五室一廳的房子里,整齊地擺放著時尚的沙發、傢具、液晶電視機、電腦。老人樂呵呵地說,「現在吃啥都不用發愁,確實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可住上好房子並不是咱最終的目的,還要發展產業,繼續艱苦奮鬥。我家裡有6口人,13畝地,種植了10畝核桃樹、2畝花椒、1畝山茱萸,這些都是『搖錢樹』,把它們經管好了,兜兜里才經常有錢花。」村民陳永慶說,只有發展農業產業,才能打一個翻身仗。他種了4畝柴胡,畝產100多公斤,每公斤賣55元,一年下來的收入,除了全家人的開銷,還能存上點錢。
家裡住宅面積與焦世存相當,可擺設比焦世存家還要「洋氣」的包奎老人笑著說,「這麼大的房子,這麼舒坦的居住環境,就我一個人享受。大兒子一家在西安東郊搞物流配送,一年的收入能有十幾萬元。我現在和二兒子生活在一起,二兒子在青峰峽景區打工,月工資3000多元,二兒媳在太白縣城打工,月工資也將近3000元,孫子在西安一家汽車製造廠工作,月工資4000多元。去年夏天,二兒子又在眉縣買了一套商品房,今年春節前又花了9萬多元買了一輛小轎車。這還不算,地里還種著十幾畝核桃和柴胡呢,這些山貨賣了,一年好壞還不收入個10萬元?」
老人激動地揮著雙手說,「我年齡大了,雖然啥都幹不了,可政府每月給我發上百元的高齡補貼和120元的養老補貼,每年還有900元的老黨員補貼。村衛生院就在門跟前,有個頭疼腦熱,馬上就解決問題了,看了病還不用掏錢,因為有合療可以報銷。我現在過的這日子舒坦得很。」
陳春林說,地震發生後,為了儘快恢復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村上狠抓優質核桃生產,發展勞務輸出,鼓勵村民創業、就業。2008年,全組新栽核桃220畝,累計達到500畝,外出打工39人,全組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元。2009年,新栽核桃100畝,累計達到600畝,外出打工39人,就近打工67人,運輸戶7戶,全年人均純收入為4100元。目前,全村種植核桃、柴胡近2000畝,運輸戶40戶,青壯年勞力幾乎全部外出務工,打工者人均年純收入至少在5萬元以上。與10年前相比,全村村民住房、醫療、孩子上學、養老、家庭經濟收入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一個充滿了山鄉風情的楚家坪新村矗立在秦嶺山下,褒斜古道上。村民進一步繼承和發揚抗震救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永遠奮鬥的昂揚鬥志,建設著美麗家園。
文/本報記者李永利
圖/本報記者沈繼軍
(三秦都市報)
※1:2不敵保定容大 「西北狼」遭遇客場兩連敗
※賈平凹《朗讀者》談「初心」 秦嶺是寫作根據地
TAG:三秦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