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汶川 青山綠水映校園

汶川 青山綠水映校園

4月27日,一口大鍋支在了映秀小學的樓頂。這是一家減災研究所向映秀小學贈送的地震預警系統,可以為救災爭取出十幾秒的黃金時間。

「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十年了。」映秀小學校長董雪峰轉過頭對記者說。

汶川十年,見證了青山綠水間,最美是教育。

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十年了,經歷過地震的老師,沒有一個主動提出來要離開學校。」董雪峰說。下課鈴響起,操場上一片歡騰,董雪峰站在二樓辦公室往下看,對他而言,全校學生,沒有哪個名字、哪張面孔是陌生的。

十年後,再談起那個地動山搖的下午時,董雪峰心中有個遺憾。2008年地震時,他任教科室主任,他主研的課題「映秀地區校本教材開發與運用研究」,原來應該在2008年9月結題。這是他和同事們3年的心血,地震來臨,教師們編寫的校本教材、課例、反思以及各種資料都沒有了。而他在地震中同時失去的,還有親愛的母親、妻子和兒子。

映秀小學的重建,包含和承載著逝者的希望和生者的責任。

地震後,映秀小學度過了動蕩的3年。2008年8月底到2009年6月,映秀小學在映秀鎮板房複課一年;2009年9月在水磨鎮八一小學開學,過渡了一年半的時間;2011年2月份,搬回新校園,從此回家。

「這是我的家,流浪3年,回到這裡才最踏實。」董雪峰和學校一起,終於再次走過轉折點,也走進新起點。

面對餘震頻發的映秀,有人曾問董雪峰:「是否願意離開?」時隔十年,董雪峰的答案依然是:「不願意。」

「經歷了災難,看到映秀小學倒在廢墟中,如果我沒有看到映秀小學重新站立起來,重現當年的輝煌,我覺得這輩子可能會遺憾。」董雪峰說。

而同樣經歷過地震的映秀小學教師蘇成剛則說:「走出去才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映秀。因為,那裡有學校和自己的學生,有朝夕相處的同事,還有自己在映秀的家。」

「映秀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一直沒有下滑過。教育局的領導來視察工作都是要對我們豎大拇指的。」董雪峰非常自信地說。

有人稱董雪峰為英雄,董雪峰說:「在映秀小學,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一切坍塌的地方都會有重生

距離新建的映秀小學不過百米之地,屹立著漩口中學遺址。

傾倒的教學樓、呈現十字裂紋的宿舍樓、倒塌的實驗樓……漩口中學遺址成為抗震救災精神的象徵和紀念。重建時,漩口中學廢墟未被抹平,而是刻意地完整保留。人們在此銘記歷史,歌頌英雄,感恩社會,暢想未來。

七一映秀中學,這是漩口中學重生後的新名字。

震後兩個月,全國的共產黨員交納了97.3億元「特殊黨費」,其中近20億元用於幫助災區中小學校恢復重建。漩口中學獲得4600多萬元的全額捐建,為表感恩而更名。

在漩口中學的遺址前,講解員給遊客講了一個故事,一名漩口中學的教師被埋3天後,靠著知識和淡定的心態順利逃生。這名教師叫陳和瓊。後來,她全靠自學,成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汶川縣七一映秀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

地震後,董雪峰教過一個經歷過地震班級的美術,孩子們過分的自律、沉悶以及懂事,卻是董雪峰最為擔心的,從他們的表情看,地震的影響可能將伴隨他們一生。

為此學校在常規課程的基礎上,新增設了「生活、生命與安全」課程,並開設心理諮詢室,請來專業心理醫生。在這樣的課堂上,每個班每兩周進行一次沙盤遊戲,由專業心理老師利用沙盤遊戲,發現孩子們不健康的心理問題,經過科學的分析後,對學生進行疏導。

十年前,曾經的汶川被夷為平地。但是,經過十年的重建,它已經盡掃昔日的陰霾慘淡,重新舒展於青山綠水之中。

「映秀花開了,歌兒響起了,人間大愛的地方,灑滿真情和陽光……」我們離開映秀小學的時候,優美的《映秀花開了》從教室里傳出來。這首譜寫於4年前的歌曲,已成為全鎮村民人人會唱的「名曲」。

那稚嫩的童音像天籟,縈繞在映秀小學的上空,也縈繞進了每一個汶川人的生命。

在苦難中找到奮進的力量

十年了。

如今,映秀小學教師蘇成剛已經能夠平靜地向別人講起地震了。以前的他,給學生們解釋課本里的「地動山搖」時,都會笑著說那是誇張的形容詞。而現在不僅僅是他,地震中倖存的孩子都知道,真的能看到山體在搖。

董雪峰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08年,他擔任五年級的語文老師。課本里有篇課文叫《地震中的父與子》,這是一篇國外的小說,大致內容是地震時,孩子被埋在廢墟里了。

當董雪峰在講這篇課文的時候,著力點是講父子之間的不離不棄,強調父子情。「地震發生時,如何逃生、如何自救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我忽略了。」董雪峰後悔說,課堂中有那麼好的素材,恰恰被自己忽略了。現在,他會反覆提醒老師,課本上的東西要去開發、利用,把該講的講透。現在,每次地震逃生演練,董雪峰都會親自給孩子們上課。他告訴孩子們,演練並不是遊戲,目的是學會如何逃生、如何自救。

如今身為副校長的蘇成剛忙了不少,學校里所有的教學事務都要安排好,有教師請假,請假者的課程就要由他安排,學校一些瑣碎的小事他也要操心,從早忙到晚,腳不沾地。

可是,正是在這樣的繁忙中,映秀小學才能真正重生和站立。這種繁忙對每一位經歷過汶川地震的教師來說,都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踏實感。

有孩子問,幸福是什麼?蘇成剛答,幸福就是目所能及、手能觸摸的生活。

《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12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學生健康報》近日創刊
校園「冰雪」如何「加熱」體育強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