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蕭頌銘:復興內港 讓澳門向全世界招手

蕭頌銘:復興內港 讓澳門向全世界招手

近日,由千代酒店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蕭頌銘投資的「TOP Fusion 第一無國界料理」正式投入營業。

這家投資近千萬的餐廳,位於沙梨頭海邊新街91-99號,由兩幢80多年歷史的2層舊式建築改造而成,開業後立刻成為相對破落的內港舊城區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由老街兩邊昏黃的燈光引路,周圍的居民和遊客常到此品嚐多國融合的風味,是澳門舊區活化的典範。

將新潮餐飲開到舊區街頭,相信店家對經營選址一定有獨到的見解。澳門長久以來以賭業「一業獨大」的局面,是否會因有更多舊區活化的商業項目推出而逐漸被改變呢?為此我們來聽一聽一直有心致力於此的本澳企業家蕭頌銘是如何看待的。

內港土生土長 冀老城再次發光

內港碼頭一帶是澳門歷史悠久的區域,以貨運、內河運輸和漁業為主,是昔日澳門的商業重地,但因後來城市發展重心的轉移,它便漸漸淡出了中心區的地位。

這也是蕭頌銘從小長大的地方。

據蕭頌銘介紹,自己十幾歲起便在餐廳打工,後白手起家,投身地產業,將企業旗下的項目植入餐飲元素,例如俾利喇廣場5樓的美食廣場,從此和餐飲行業結下不解之緣。

提及經營該無國界主題餐廳的緣由,他表示非常看好澳門餐飲市場,「無國界「代表著」大融合」,澳門作為國際化城市迎接天南海北的客人,發展空間亦無限大。

談及該餐廳選址的初衷,蕭頌銘表示,澳門不僅有世界著名的賭城風光,還有五百年的歷史沉澱。自己從貧窮年代到今日經歷了風風雨雨,現事業穩定,希望通過一己之力使內港舊區再次發光,回饋社會

艱難收購之路 新中央再迎百年客

在暢談中記者發現,原來蕭頌銘所做的舊區活化項目還有新中央酒店的收購和改造。

新中央酒店早於1928年7月22日開業,由澳門第一代彩王傅老榕(傅德蔭)與高可寧組成的泰興娛樂公司經營,樓高6層,最初名為總統酒店,直至1932年,易名為中央酒店,1937年成為是澳門首個獲專營權的博彩場。

直至40年代初擴建成11層,成為當時全澳門最高最豪華的大樓,裝有全澳門最大的招牌,也是全澳門第1幢裝設自動電梯的大廈;這棟地標性建築也是達官貴人、名流紳士最愛流連的娛樂場所。

蕭頌銘兒時就居住在該酒店對面,從小看著舊街從興旺到衰落,深刻的童年回憶揮之不去。他希望能夠讓這座百年歷史建築重新迎客,對於遊客選擇多樣化及澳門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據他介紹,整個收購過程打官司耗費了11年,「這是場漫長的戰爭,但我心甘情願,我還要讓它再講一百年的故事給後人聽。」 現他的公司在農曆新年之前向政府遞交了酒店的改造申請,至今還未聽到不正面的消息,被視為正常審批中。

虔誠守護舊區 感恩社會各界支持

據悉,無國界餐廳籌備耗時2年多之久,也像許多其他舊區的商鋪一樣遭遇過風災的侵襲。

提到「天鴿」,蕭頌銘哽咽道:「這是整個澳門的悲劇,不只是企業受損,也有熟悉的人因此離世。再過幾個月,颱風馬上又來了,怎麼辦?」他的情緒久久無法平復。

他表示,自己已和周圍的一些企業家努力籌備民間組織,在尋找最好的防水設備並準備做實驗,希望普及到整個社區,提早為防災盡一份力,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在訪談中,蕭頌銘還提及了十月初五街四大茶樓的興衰變遷,他表示,自己現已將其中兩座茶樓—冠男茶樓與寶石酒家的現址收購,希望將其重新開業,讓寶石酒家的「迷你佛跳墻」和「雞絲魚翅」這類原本大受歡迎的美食重新發揚光大。

蕭頌銘表示,這些活化社區項目得以順利推進,有賴於澳門貿促局和文化局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一路上的鼎力支持,以及家人長期無條件的默默鼓勵。

繼續砥礪前行 樹立澳門文化品牌

談及未來的計劃,蕭頌銘表示,現已著手將過去冠男茶樓里最受老街坊歡迎的「拖地叉燒」的原味尋找回來(該叉燒名為「拖地「,因當年廣受歡迎,原店家為滿足食客需求做很多,每日用」拖地「方式將餐盤挪出供應),以「吃完不需要洗手就能直接去上班「的標準去創立中國人自己的快餐連鎖品牌,希望將品牌拓展到內地普及,解決中下階層的民眾快速吃飽的問題。

據他透露,去年其公司還與澳門娛樂簽約購買了下環街市(應該在這個地方附近)媽閣廟附近的48棟2層高成片歷史性建築樓房,為體恤民情,公司派人仔細傾聽原住戶說明搬離此地的難處和需求,盡最大能力為他們解決問題,並給予適當資助。

令人欣慰的是,在半年時間內,已與過半的原住戶達成協商。蕭頌銘表示,這成片的街區將被改造成為國際化美食街,吸納國內外的經典小吃及食肆,它將代表澳門向全世界招手,讓市民和國際遊客都品嚐到最地道的「無國界」美食

採訪手記:家人的支持讓他義無反顧

筆者在採訪蕭頌銘先生時,曾幾次被戳中淚點。在他回想起「天鴿」風災肆虐澳門舊城區時,在他談及家人的默默付出時。

每個成功的企業家背後,背後必然有一個支持自己的女人,同很多企業家一樣,蕭經理提到,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他十分感激自己的夫人在背後默默支持自己,從來不阻止自己做什麼,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如今兒子在外留學,家庭事業都很美滿,愛人功不可沒。

他說「就好像一個女孩愛上一個軍人,當國家有難需要他上戰場,一定要讓他去,在嫁給他時就想好,有可能一出去就回不來。」他一直以來在外打拚,給愛人和家庭的陪伴很少,聽到此處,身為女性的我和另一位採訪者不由些許動容。

也許,愛就是這樣吧,即使面臨孤獨,擔驚受怕,但為了對方的理想和事業,也會義無反顧的支持。

此次訪談,蕭經理的真心流露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事業成功的企業者,更多的是一個心繫澳門和國家的長者。正如他而言,錢是身外之物,有錢了之後更多的是回饋,守住自己的家鄉和歷史文化。如今澳門被評為「美食之都」,除了博彩,旅遊業之外,澳門政府和全體人民也在為澳門多元化發展不斷努力,希望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能在共同努力下挖掘出更多文化內涵,散發出它的光輝。

採訪/撰寫 楊進博 王芳星

微信編輯 董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灣區 的精彩文章:

僅剩3天!藏在澳門十月初五街的葡式風情市集,等你來撩!
菲新聞自由指數全球排名下跌6位,菲總統府:排名仍然很高

TAG:大灣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