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時候的伙食有多差? 軍官骨瘦如柴, 士兵飢餓而死
原標題:日本二戰時候的伙食有多差? 軍官骨瘦如柴, 士兵飢餓而死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骷髏的證詞》一書,作者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抗日戰爭的在中國本土,糧食生產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而且大部分的土地被日本人佔領,稅收繳糧也無法實施,抗日軍隊的食物補給成了很大的問題,大部分都依靠國際援助和補給,少部分自給自足,但仍然少不了忍飢挨餓,其實相對於中國,日本軍隊的伙食也沒有多好。
日本本土較小,而且缺少平原種植糧食,本就難以為繼,但日本政府想要開拓殖民地來改變國內現狀,青年勞力被送往軍隊,戰爭後期連小孩都加入了抗戰,讓生產遭受到了嚴重製約,國內興建的兵工廠也帶走了大量的勞動力,而且軸心國缺少援助,基本靠掠奪為生,戰爭初期還能夠勉強維持,後期敗退時日本軍隊被餓死的不計其數。
日本陸軍的口糧有六塊餅乾和一塊干松魚,餅乾用麵粉,水,鹽烤制而成,據說非常堅硬,不受潮可以保存一年之久,吃的時候必須放在湯中泡軟,後來日本海軍也引入了這種口糧,歸根結底也是因為缺少糧食,日本軍方將其稱做重燒麵包,或者乾麵包。
1938年,武漢會戰結束後,中日雙方處於對峙狀態,陷入了長期戰爭的泥潭,如果再靠日本本土向大陸運輸已經不切合實際,日本在佔領區米麥加工廠、醬油和味噌廠、醬菜加工廠、飲料和酒類製造廠、馬料壓榨廠、皮革加工廠、被服裝具修理廠,盡量自給自足,生活品質是整個日軍戰爭期間最好的水準,不但有肉罐頭,魚罐頭,香煙,水果糖,乳酪應有盡有。
但隨著戰爭的深入,大量的根據地被佔領,伙食品質大打折扣,據一位日本士兵回憶,在剛入伍的時候,吃的第一餐是在整個軍無生涯中最好的一餐,紅小豆煮粘米飯,而後的伙食基本就是早餐米飯,鹹菜,涼茶,一切從簡,午餐會有一個罐頭肉,一份味增湯,一份米飯,晚餐更為簡單,基本是粥加鹹菜或者乾麵包。
二戰後期,日本在太平洋戰爭舉步維艱,縱深線過長,加上美國對其打擊,補給線難以到達,許多士兵連每日最基本的生活食物都難以達到,尤其是在太平洋群島上的日軍士兵,基本靠自取自足,煮芭蕉,或者樹皮,動物,魚類,許多士兵身體水腫,餓死。
軍官的生活品質也沒有多高,按照戰時規定,每人可以分得13兩精米,4兩精麥,以及2兩肉食,但這個水品則要折去三分之一還要多,而且還不能保證每天都能供應,許多軍管骨瘦如柴,因為長期缺少蛋白質的攝入,在荻原長一的著作《骷髏的證詞》中,菲律賓的日本士兵已經出現了人吃人的情況。
※楊虎城被殺, 其孫子找到兇手後, 做了這件事
※清朝最後一支軍隊,1993年才解散,其守護的地方無人敢管
TAG:海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