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機構大撤退,違約才剛剛開始!
導讀
在金融去槓桿的背景下,銀行貸款首先抽絲剝繭,已推倒了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
1
銀行機構大撤退
2017年下半年以來,銀行要過苦日子的呼聲越來越響。果真如此嗎?
一定程度上確有這樣的趨勢。近年來銀行業相繼爆發裁員潮、網點關停、1元年終獎等事件。理財打破剛兌後,銀行資金來源受限、成本上升。從外部來看,移動支付也不斷向銀行開戰。
另一方面,銀行業亂象整治力度不斷加大,銀行業務合規範圍正在縮小。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共處罰銀行業、保險業機構646家次,罰沒合計11.58億元,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12家次。處罰責任人員798人次,取消任職資格及禁止從業107人。近日又見銀行業大罰單!5月4日銀保監會集中公布2018年開出的首批銀行罰單!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三家銀行合計罰沒金額超1.8億元。從罰單的分布來看,亂象還是集中在同業、理財、票據和房地產等領域。
在此大環境下,銀行用於表外的投資資金減少,企業融資受阻,銀行正從債券市場非標業務全面大撤退。
2
槓桿不可持續
融資環境正在發生深刻改變。金融去槓桿大背景和資管新規影響下,加槓桿債券、非標資金都成為重點清理對象,同時銀行資金迴流表內。
另外,在強監管、嚴監管的金融政策背景下,更多的金融機構對監管政策持觀望態度,包括銀行在內,金融機構選擇按兵不動,這也間接影響了資產配置。另外,在去槓桿過程中,銀行還面臨大規模歷史存留表外、非標問題,清理壓力也不小。疊加信用風險不斷上升,銀行等機構配置態度更加謹慎。
長久以來,企業過度依賴槓桿。之前有銀行和發債兩座大山支撐,企業資金吃緊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藉助這兩座大山解決眼前困難,迅速獲得融資致使企業產生溫水煮青蛙的幻覺。去槓桿背景下,大批銀行機構撤退,靠銀行輸血的企業一下踩空,貧血之餘更缺乏造血能力,流動性出問題變得很尋常。
就在銀行抽絲剝繭過程中,已推倒了多米諾骨牌的第一環。
高槓桿擴張企業融資成本攀升、融資渠道收緊,槓桿最終不可持續而產生流動性風險,繼而引發債務危機。
3
違約才剛剛開始
流動性出問題後,企業債務危機往往連環爆破。近日違約的企業後續又爆雷。5月9日消息,盛運環保公告稱,因資金周轉困難,致使部分到期債務未能清償,共計6.29億元。5月10日,聯合信用評級公告將盛運環保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並將「17盛運01」債項評級由AA下調至A+;同時將盛運環保主體及「17盛運01」債項評級繼續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稱。
盾安危機也有了新進展,由當地監管部門牽頭,杭州銀行副行長與法規部負責人親自奔赴安徽與江南化工進行了溝通,杭州銀行強扣江南化工2億募資款已恢復。值得注意的是,盾安集團債務危機的爆發就是從發債開始的。盾安集團表示,此次發生流動性危機的起因是2018年起陸續兌付多期債券,消耗了公司大量自有經營性現金流,且4月23日發行的12億元超短期融資券未能成功發行,導致出現流動性緊張。卻不料流動性危機就此引發。
近期債券違約事件頻發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知情人士稱,監管部門注意到有跡象顯示,一些債券基金可能存在風險控制不力和違規的問題。中國證監會將對債券基金近期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檢查。檢查還包括債券基金是否存在為避免業績大幅下滑或大規模贖回,同一公司不同基金之間互相買賣高風險債券的情況,以及是否存在信息披露違規或者不及時的情況等。
如果說地方政府債務是中國經濟最大灰犀牛,債務違約就是最大的黑天鵝!
眼下的違約、流動性危機,僅僅是一個開始。
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未來對槓桿高依賴、高負債的企業將無處遁形。
防風險、降槓桿、促發展。就讓金融改革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end
TAG:不良資產管理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