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中國人,抗戰勝利後為何收養一名日本傷兵,原因很簡單?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開始,由日本帝國入侵中國引發了戰爭,兩國軍隊鏖戰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國方面勝利而告終。在抗戰結束後,有這麼一名中國人,收養一名日本傷兵,原因是什麼呢?善良!
1946年秋天,距離抗日戰爭剛剛結束一年,人們都在為了新生活努力的奔波著,有一天,河南省南召縣太山廟鎮梁溝村村民孫邦俊帶著山貨到鎮子上去趕集的時候,路上遇到一個衣衫襤褸、乞丐模樣的人,仔細一辨認後發現這是一個遺留在中國的日本傷兵,而且這個日本兵不說話就這麼眼睛直勾勾的看著他,想要討些東西吃。
相信此時任何一個中國人對日本人都是恨得牙痒痒,但孫邦俊看著這個瑟瑟發抖的日本傷兵,孫邦俊動了惻隱之心,於是他從身上拿出兩個窩窩頭遞給了這個日本傷兵,沒想到,這個日本傷兵拿起窩窩頭就開始狼吞虎咽的吃著,吃完後他也不走,就這麼跟著孫邦俊到了家裡,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日本兵流著眼淚跪了下來,祈求能夠被收留,孫邦俊和妻子商量後,覺得這個日本兵出去肯定是被人弄死,於是就把他手留在家裡,誰曾想,這一住就是47年的時間。
當鄉親們知道孫邦俊家裡收留了一個日本傷兵後,很多人都不理解他,謾罵他,甚至不與他往來,但孫邦俊苦口婆心的給鄉親們解釋,許多日本青年都是被迫來中國打仗的,他們也不願意,他們也是戰爭的受害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鄉親們終於接受了這個日本兵的存在,並打趣他叫做「小門野郎」很多時候都會自覺的留一份屬於這個日本兵的救濟,後來政府也破例為他上了一個戶口。
早在領回家的時候,這個日本傷兵就換了偏癱,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孫邦俊夫婦不離不棄把他當家人對待,擦屎接尿,喂吃喂喝,經過8個月的照顧後,這個日本傷兵奇蹟的恢復了,但孫家卻欠了幾百元,在當時,這可不亞於一筆巨款。
60年代初,河南爆發了大饑荒,孫邦俊的鄰居因為飢餓過度,先後患浮腫病死去,而這個日本傷兵,靠著孫家挖的野菜,幸運的活了下來,後來孫家兒子考上了一所大學,後因為調查到他家有個日本兵,便被無情的刷了下去,這個日本傷兵帶來的麻煩遠遠不止於此,後來竟然沒有姑娘願意嫁到他家,直到很多年後,才有一個甘願跟他受苦的山裡姑娘嫁給他。
情誼感天,「陣亡」日本傷兵回到故國
1964年,孫邦俊臨死之前,一再交代要照顧好這位日本大叔,如果可以幫他找找他的家人。幫助這個日本兵回到家鄉是孫家最大的事,為此,他們不斷的寫信給各個有關部門,1991年,孫家的故事傳到日本,這個傷兵的照片被一名日本老兵認了出來,很快,孫家的這個日本傷兵就回到了日本,這個日本傷兵的身份也被揭開,他叫石田東四郎,秋田縣增田町人,1937年畢業於東京農學院,1942年入伍,後到中國參戰。日本各大媒體紛紛宣傳此事,一時間,孫家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中日傷兵的故事並沒有完,隨後日本傷兵帶來的回報遠遠不是一聲感謝就完了,四郎所在的增田町與中國河南省南召縣太山廟鎮兩地結好,增田町捐資600萬日元,在南召縣建立了中日友好植物園。1998年6月以來,日方提供全部經費,先後為南陽市培養了數披研修生,促進了中日民間交往、感情交流。
戰爭給中日雙方都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但是中國老百姓以德報怨這種寬廣的胸懷,讓後代恩仇得以化干戈為玉帛。
※此人是努爾哈赤的女兒,因為做了一件錯事,所以被判處凌遲處死
※為什麼近代史上很多不平等的土地條約,最多只簽訂99年?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