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翔的方式,決定你是不是猛士
嗡蜣螂屬(Onthophagus.spp)是金龜科最大的家族之一,雖然它們吃翔為生,但大自然對於它們絲毫沒有看輕之意,許多嗡蜣螂都有閃閃發光的鮮明外殼,造型奇異且壯觀的角,爭奇鬥豔,宛如日本不同家族武士的頭盔。但奇怪的是,也有很多嗡蜣螂完全沒有角。
O. Taurus「牛角式」的角
圖片來源:alexanderwild
O. nigriventris「犀牛式」的角
圖片來源:alexanderwild
根據進化生物學家,昆蟲學家道格拉斯?埃姆倫(Douglas J. Emlen)的觀點,決定嗡蜣螂有沒有角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蜣螂吃翔的方式。在野外,便便是一種稀有資源,一旦降臨,許多食糞昆蟲就會撲過來搶。嗡蜣螂搶奪便便的策略有兩種,一種是將便便團成球,滾到遠處去享用,一種是搓成條,就地掩埋。
滾糞球的嗡蜣螂在開闊空間活動,爭奪糞球的時候,許多蜣螂會從四面八方撲來,打成一團。好手難敵雙拳,個體戰鬥力再強,也架不住人多,強化武器是沒什麼意義的,它們幾乎都不長角。
反過來,埋便便的嗡蜣螂,雌蜣螂把糞便埋好之後,雄蜣螂就在通往「糧倉」的隧道入口看守,「霸佔」自己的交配對象,驅趕挑戰者。因為隧道很狹窄,決鬥經常是一對一的。它們經常長有各種奇形怪狀的角,角可以幫助它「紮根」在隧道里,使對方無法推動,也可以在決鬥中頂翻對手。
O. imperator精緻的叉角
圖片來源:pinterest
O. rangifer非常誇張而修長的角
圖片來源:flickr
相傳日本平安時期的著名英雄武藏坊弁慶,曾在五條大橋上,向路過的人挑戰。一連戰勝了999人。狹路相逢勇者勝,橋這種狹窄的環境,只能容下兩人決戰,這時戰鬥力(包括裝備)就會對勝負起到關鍵作用。由此,埃姆倫提出一條原則,如果雄性動物爭鬥的空間狹窄,決鬥大多是1v1進行,則容易發展出武器。
另一類甲蟲,在武器和外觀的華麗上,與嗡蜣螂不相上下,得到的待遇卻是截然不同。大概是因為它不吃翔(……)。
鍬甲(Lucanidae科)是日本小朋友的最愛。它以含糖的樹汁為食,樹上要是有一個裂口,就可以吸引許多鍬甲。雄鍬甲看守裂口,與來進餐的雌鍬甲交配。裂口很狹小,易守難攻,戰鬥通常是1v1的,所以鍬甲發展出了武器——超級發達的大顎,可以抓住敵手,把它直接扔出去。
學名為Chiasognathus granti的鍬甲,產自智利和阿根廷
圖片來源:flickr
另一種狹窄的環境是樹枝上,跟武藏坊弁慶的橋很相似。在樹枝上爬行的變色龍,雖然行動緩慢,樣子和善,但有些種類也長出了角,作為在狹窄環境里「頂牛」的武器。
用角打鬥的傑克森變色龍(Chamaeleo jacksonii)
拍攝者:Ingo Arndt
題圖:pixabay
TAG:瀨尿蝦的松鼠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