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臨死前立下遺囑,聽到的人都很後悔當初有打她的念頭!

慈禧臨死前立下遺囑,聽到的人都很後悔當初有打她的念頭!

原標題:慈禧臨死前立下遺囑,聽到的人都很後悔當初有打她的念頭!


大家都知道清朝末期的實際掌權者是慈禧太后,但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慈禧太后對於西方列強不是一味的求和,早年間一直站在主戰這一面,曾經因為勸誡咸豐帝留在北京與英法聯軍戰鬥,差點被咸豐帝殺掉。從這裡可以看出,慈禧太后也曾是一位熱血青年,對於事情都有自己的見解,但是也非常的固執己見。可是就是這樣一位非常強勢、固執的慈禧,在她臨死前竟然立下這樣的遺囑,不知道是不是她自己突然反省和懺悔,真心為國家好?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逝去,慈禧太后將年僅三歲的溥儀立為皇帝,次日,七十四歲的慈禧太后知道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想盡量安排自己的身後事,為了能方便後人能吸取之前的血淚史和更好的管理國家,慈禧太后可算是把自己這輩子的經驗都拿出來了。她的遺囑是這樣說的「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歸納總結就是女人不得干政和太監不得掌權!



第一條:不準女人干政。聽到這句話,大家可能都會發笑,慈禧的這句話說的不就是她自己嗎?她從咸豐帝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妄想參與朝廷大事,而後不管是她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帝時期,還是侄子兼養子光緒帝時期,通過各種辦法實現垂簾聽政,直接參与朝政,甚至為了獲得更大的權利,還將慈安太后除去。


皇太極上位的時候,就專門提出不允許女人干政,在清朝這麼多年的歷史裡,也從沒有人敢破壞這條祖制。有人可能會說孝庄太后不是也參與朝政了嗎?孝庄太后與慈禧太后的最大區別是,孝庄只是在背後輔助自己的兒子順治帝和康熙爺,並沒有直接插手朝政大事,而且在兒子和孫子都自己掌權後,就不再管朝中大事,只安心伺弄花草。而慈禧並不滿足幕後操作,還為自己能直接當政耍各種手段,也沒來就沒有想過放手朝政。


慈禧太后說出這一條遺囑,雖然可能看起來是在打自己的臉,但是這麼要強的她還是這樣做了,可能是她自己真心悔過了,覺得自己這輩子真的很對不起國家,不應該為了一己私慾,隨便插手朝政,希望後來的皇帝能吸取教訓。也還有一種可能,慈禧把自己排除在女人這一欄,所以她說的這一條根本不是在說她自己,而只是想警醒後人而已。


第二條:太監不能當權。太監在每朝每代的皇宮裡面都會存在,最初也只是因為有些事情女子幹不了,所以才有了這一個職業。太監以前只是干一些粗活和傳話的事情,根本就沒有什麼權利,直到明朝的時候,太監的勢力達到最高峰,例如,魏忠賢號稱「九千歲」,當時的實際權利已經超過了皇帝,還妄想自己當皇帝。明朝晚期會這麼快的衰亡,就是因為太監當道,禍亂朝政。



清朝就是在這樣的時候,成長起來,所以清朝皇帝都吸取明朝的教訓,限制太監的權利,絕不允許他們做大做強。然而,慈禧因為朝政反對的聲音太多,非常需要自己的人手,來監控百官的一言一行。像安德海和李蓮英,這樣貼身照顧她的太監,她當然很相信他們,所以就放縱了他們。那個時候,官員希望能更進一步,都會去賄賂安德海和李蓮英,讓他們在慈禧的面前說好話,實現升職的夢想。就這樣,太監的慾望越來越大,手也越伸越長,嚴重攪亂了朝堂。


慈禧太后提出的這一條遺囑,同樣看著是在打她自己的臉!人們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慈禧一生也算是經歷很多事情,在臨死之前,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她已經將自己的臉面放下,真心希望後人能吸取她所犯下的錯誤教訓。

對於慈禧太后,這兩條打臉的遺囑,筆者更願意相信,這只是將死之人,對生前的懺悔,以及對後人的期望,期望他們不要再犯她所犯過的錯,是真的為了國家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甜姐說史 的精彩文章:

潼關之戰曹魏大將無人能擋馬超?這些將領表示不服!
論慘誰也比不上他,父親名聲極差,母親成為玩物,自己慘遭殺害

TAG:甜姐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