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陵八家」之樊圻、吳宏與鄒喆

「金陵八家」之樊圻、吳宏與鄒喆

今天繼續介紹金陵八家

樊圻、吳宏、鄒喆

樊 圻,明萬曆四十四年至清康熙三十三年後(1616-1694後)清畫家。字會公,他與其兄樊沂均以畫出名。山水取法董、巨、黃、王和劉松年諸家,用筆工細,皴法細密,風格勁秀清雅,為明末清初的「金陵八家」之一。山水、人物、花卉,無不極妙。他的仕女畫幽閑靜逸,神韻俱佳。

《柳村漁樂圖》 絹本設色 縱28.6cm 橫167cm

樊圻作為江南地區的畫家,充分發揮想像力,把北方水鄉表現得如同江南漁庄一般,含煙帶霧,充滿了浪漫詩意,將生活詩意化。此幅構圖簡潔,主題突出,用筆工整嚴謹,皴法細密,設色清雅,是樊圻的代表之作。

《舉杯對月圖》 金箋設色 縱16.3cm 橫51.4cm

「一杯在手,世事等閑。乙酉清和月畫,似石生先生正。秣陵樊圻。」

圖繪一高士舉杯望月的洒脫之景。構圖極為簡單,創作主題鮮明,以不同的筆法刻畫相應的物象。人物以白描造型,流暢的線條準確地勾勒出童子與高士的站姿和坐姿,高士的衣帶飄飄和超凡脫俗的雋雅氣質表現得尤為生動。橫卧的山石以墨暈為主,深淺不同的墨色,不僅表現出石材厚重的體積和堅硬的質感,而且在畫幅中起到以重色穩定畫面的作用。不同的筆墨手法與高士以酒為樂、超然物外的情調相切合,吟誦出「一杯在手,世事等閑」的詩意。

吳 宏(1615 —1680),一作弘,字遠度,號竹史、西江外史。江西金溪人,移居江寧(今南京)。他自幼好繪事,自辟蹊徑。順治十年(1653)曾渡黃河,游雪苑,歸而筆墨一變,縱橫放逸。畫作大多取材於自然景物及仰慕的桃花源仙境,構圖疏密相間,氣勢雄闊。在八家中畫風最為粗放,渾融無際,任憑想像,景色細緻蒼鬱,充滿了生活氣息。

《秋林讀書圖》 紙本設色 縱15.8cm 橫51.8cm

「甲辰二月畫,為伸甫仁兄正之。竹史吳宏。」

此幅繪秋木掩映下,文士於茅舍內臨窗品讀的書齋生活。其構思奇巧,畫作的主角讀書人既非形體高大,也未處於畫幅的醒目位置,而是只露上半身且背對著觀者;其主體形象的確立,是作者巧妙地將讀書人所在的茅舍置於秋木與山石的空隙間,縱橫交錯、枝杈繁多的樹木,和以亂柴皴皴擦的石面烘托出了茅舍的齊整,讀書人也就自然地成為全幅中最引人注目的對象。

鄒 喆,自父客游江蘇金陵(今南京)後,遂寄居該地。鄒喆出身繪畫世家,山水工穩而有古氣,也作很少的山水小冊,有簡淡清逸之趣。兼長水墨花卉,勾勒傅染,有元代王淵風格。畫大松奇秀,特別令人珍惜。

《山水圖》 紙本設色,縱252.6cm 橫104.4cm

圖繪山澗谷地,漁舟自橫,高士臨窗對話,一派悠然的隱居生活。在表現技法上,作者追法宋人寫實的畫風,又吸取了明代吳門畫家的某些特點,復融己意於畫中,展現了其獨特的山水畫風貌。該圖布局講究,用筆尖勁,墨色濃淡富於變化,是鄒氏的精心之作。

《報春圖》 紙本墨筆

《山水圖》 絹本設色 縱201cm 橫50cm

圖繪山巒疊嶂、雜木繁茂、雲霧蒸騰的景緻。山石用筆松疏平和,設色淡雅,得天真秀潤之趣。樹木以深淺墨、色點葉,層次分明,得豐潤華滋之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賢雅齋 的精彩文章:

龍的傳承,名族之魂

TAG:賢雅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