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並非如此!
作為長期列入初中歷史教科書的著名文物,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之說廣為人知。
圖:越王勾踐劍
這種說法其實不能成立——在技術上,越王勾踐劍並未做到「千年不銹」。
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號墓出土。據負責此次發掘的文物工作隊當年撰寫的紀錄,該劍被發現時的情形如下:
「越王勾踐劍 一把,置於棺內人骨架左側,下壓銅削一把。通長55.7、身寬4.6、柄長8.4厘米。柄上纏以絲繩,劍格兩面有花紋嵌以藍色琉璃。整個劍身滿飾菱形暗紋。靠近格處有『越下鳩淺(勾踐)自作用劍』八個鳥篆銘文。保存完好,刃薄而鋒利。出土時,劍身插於素漆木鞘內。」
該紀錄對越王勾踐劍的描述是「保存完好,刃薄而鋒利」,未提及「千年不銹」。
就筆者的有限所見,最早提出「千年不銹」之說的,可能是陳伯達。1966年4月12日,陳伯達在針對中國科學院的一次講話中提到:
「要利用電力直接鍊鋼。我們的方針是發展好鋼(合金鋼、優質鋼等)。我看了越王勾踐的劍,兩千多年了,還未長銹。許多礦石含有多種成份,現在是先把它們分開,然後又合起來,煉成合金鋼。」
1973年,越王勾踐劍東渡日本展出。當時的宣傳報道中也尚未有「千年不銹」這類說法。
圖: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報》報道勾踐劍等文物赴日展出
越王勾踐劍的「千年不銹」正式成為一個學術問題,是在1977年。
具體背景,據參與其事的陳振裕披露:
「1977年,為迎接1978年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中央決定拍攝一部科教片《古劍》,以反映我國古代科技成就,激勵人們奮發圖強,不迷信洋人,不斷開拓創新。筆者參加了拍攝越王勾踐劍的工作,當年第一次用越王勾踐劍劃紙,竟然一次劃破了二十幾層紙,可見該劍之鋒利。那麼,它是如何鑄造與防鏽的?攝製組決定將越王勾踐青銅劍送到復旦大學做科學析測和研究。科學家在實驗室里用質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對越王勾踐劍進行無損傷的科學測定與研究後,終於解開了其鑄造與防鏽的千年之謎。」
圖:關於勾踐劍的「質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報告
此次「質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完成後,「越王勾踐劍採用了硫化表面處理技術」的說法,即開始廣泛流傳開來。如楊福家在1993年的一次報告中所言:
「(質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結果發現,越王勾踐劍與其他黃銅劍(相近年代的遺物)的重要差別是它的鉛、鐵含量要少得多,儘管中國的銅礦通常含有相當多的鉛和鐵。正是因為鐵少,使得它不易生鏽。第二個結果是發現在劍體的黑色花紋和護環上都含有硫,表明中國古代已懂得硫化表面處理技術。這是一項有效的防腐蝕技術。」
圖:勾踐劍「質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裝置圖
儘管楊福家參與了當年的「質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但上述結論中的「表明中國古代已懂得硫化表面處理技術」,並不能得到當年的分析報告的支持。道理很簡單:
1、分析報告僅能證實越王勾踐劍的部分劍體表面存有硫,這不能等同於「中國古代已懂得硫化表面處理技術」;
2、分析報告顯示,只有劍格正中部位的硫含量稍多,其餘劍格邊緣、特黑花紋、黑花紋處,僅含微量硫,關鍵部位如尚能「一次劃破了二十幾層紙」的劍刃部分,甚至沒有發現硫的存在。這意味著它們並沒有經過所謂的「硫化處理」。
圖:勾踐劍的「質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報告中的元素成分表
2018年初央視播出的文博節目《國家寶藏》中,來自湖北省博物館的專家,在解釋越王勾踐劍為何「千年不腐」(注意,其用詞是「千年不腐」,而非「千年不銹」)時,所總結的三點原因,基本上是對後德俊先生1980年的研究成果的複述,並以新技術證實了後德俊先生當年對劍身表面的硫化物的判斷——劍身表面含硫部分,所受腐蝕其實更嚴重。
也就是說,早在1980年,「古人技藝高超使得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這種說法,就已被學術界推翻了。這種說法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甚至出現了「現在的科技水平都無法複製」的謬論,而學術界的意見卻未能普及,無疑是因為國人很願意相信這種說法。
圖:《國家寶藏》節目中關於含硫部分腐蝕更嚴重的表述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一個縣博緣何能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看了館藏文物秒懂!
※古代似玉材質:琉璃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