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歐羅巴美食巡旅——挖洞屯糧、有備無患:戰爭與德國飲食文化

歐羅巴美食巡旅——挖洞屯糧、有備無患:戰爭與德國飲食文化

原標題:歐羅巴美食巡旅——挖洞屯糧、有備無患:戰爭與德國飲食文化



提起德國,有人會想到足球,有人會想到啤酒,有人想到質量剛剛的電器,還有人會想到二戰。這個好戰的帝國曾挑起兩次世界大戰,兩次均戰敗。尤其是1939年,法西斯獨裁統治者希特勒統治的德意志第三帝國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20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9000多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和混亂之中。納粹德國戰敗後於1945年5月8日在投降書上簽字。此後,德國分裂成西德和東德,英美法佔領區所組成的西德加入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NATO),東德則是加入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組織——華約組織。



為了防止東德人逃入西柏林,東德於1961年在自己的領土上築起了著名的「柏林牆」,牆高3.5米,水泥板結構,牆上部為水泥管。冰冷的柏林牆作為德意志民族分裂和冷戰的見證,成為了第一堵不是用來抵禦外敵,而是用來對付自己百姓的牆。


1989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一。柏林牆被拆除,藝術家們在切割下來的城牆上進行藝術創作,紀念痛苦的過往,寄望美好的未來。



德國人好戰,卻也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二戰後,聯邦德國開始陸續向遭受德國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遺屬支付巨額賠款,教育部門則將法西斯暴行列為歷史教科書的中心內容。1970年德國總理勃蘭特驚世的一跪,讓德意志精神重新站了起來,德國又重新回到了歐洲的懷抱。


在前面的篇幅里介紹了德國的肉食文化和酒文化,喜歡美食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說軟文......現在,我們說說戰爭對德國的飲食文化的影響,沒有美食圖片,沒有食譜了哦!


話說人類發展史即戰爭史,戰爭推動了人類進步,推進了世界歷史進程。同樣,戰爭深深地影響了德意志民族的方方面面。


連年不斷的戰爭,讓德國一般家庭都養成了貯備食物的習慣,以致於他們對居住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得有專門用來貯物的空間。一般的德國住房幾乎都帶有同等面積的地下室,他們把食物或晒乾,或腌制,或熏制,或滷製,放到比較恆溫的地窖進行長時間貯藏。德國人有個古老的傳統,每到冬季來臨之前,他們會用卡車拉回足夠整個冬天食用的土豆,放到地窖里貯藏起來。雖然這個古老的傳統是因為氣候和季節原因,但德國人長期以來遭受的戰爭磨難,使得他們把這一傳統一直保留了下來,發展到今天變成了一種習慣。德國人貯備的食物和日常用品豐富到就好像把一個小超市搬到了家裡,平時需要什麼就直接去地下室取。所以,對他們來說,家裡有貯藏食物的地下室就顯得尤為重要。德國人在地窖里貯藏物品的傳統和習慣,導致他們對地下藏寶故事特別鍾愛。比如在德國人的傳說中,中世紀條頓騎士團的地下寶庫,或真或假的希特勒埋藏寶物的地堡等等,多年來一直吸引著眾多好奇者不斷地去探尋。


連年的戰爭導致國家經濟倒退,民眾生活水平下降,因此德國人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在飲食方面他們從不鋪張,用餐後餐桌上幾乎不會有浪費的東西,甚至湯汁、麵包屑都不會留下,官方的正式宴請也不會很鋪張。他們這種節儉的飲食習慣,除了環保意識外,也與戰爭的影響不無關係。當一個社會長期處於戰爭這樣一種特殊的狀態下時,一個民族連吃飽肚子都困難,於是養成了這種節儉的飲食習慣。



長期的戰爭促使德國的食品工業高速發展,從食材到配料,方便食品琳琅滿目。德國在世界上聞名的飲食或食品,無論是肉類、奶製品還是酒水類,無一不是由食品工業加工生產的:肉類被加工成香腸、火腿、肉排、肉餅、肉糜、肉汁等成品或半成品;奶製品中的牛奶、黃油、乳酪還有酸奶,也幾乎都是由食品工業加工生產的;市面上還有各種各樣方便烹制的速凍半成品食品和隨時隨地可以使用的加工好的調味品,以及各種酒水飲料。


食品工業的標準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生產,既保證了食品的質量穩定,也大大提高了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德國也成為世界上超市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德國是一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科學技術發達,科研力量強,特別是生物化學、食品加工等方面的技術和研究都是一流的。19世紀中葉,由於食品加熱方法的改進,蒸汽機的出現,以及後來冷凍機械的問世與巴氏滅菌法的發明,使德國的食品工業真正開始走向科學化與工業化。解決了滅菌的難題,啤酒、罐裝煉乳、奶粉、罐裝肉、 罐裝魚和加工過的果醬等等,都得以工業化規模生產,人們能夠買到方便烹制的脫水食品、罐頭食品及冷凍食品。除了工業革命和科技進步外,普魯士連年不斷的征戰,使戰時的後勤供應為後來的德國人提供了種種模式,在解決食物生產與供應的方法上不斷推陳出新。



戰爭推進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影響著人類的飲食結構,推動著食品工業的發展。而反過來,食品工業的發展使食物能攜帶、運輸至更遠的地方,從而也擴大了戰場的範圍。



當時的政府都積極鼓勵民間興建擁有大規模食品生產流水線的工廠,這促使食品的貯藏和食物的加工方法不斷得到改進。而那時的德國化學界呈井噴式發展,大量的化工生產方法從德國傳到世界各地。拿破崙戰爭促使罐頭雛形問世,而德國拜爾實驗室研究發現,製作成本便宜、可塑性強、不易腐蝕的金屬——鋁,更適合用來做罐頭食品的包裝,於是鋁包裝的罐頭食品就在德國得到了規模化的生產。再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的罐頭食品又得到了一次迅猛的發展,生產更為標準化,價格也更便宜了。



進人20世紀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德國的食品工業更是出現了許多全新的食品生產。從第二帝國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凡是適合戰爭時期的食品發展都非常迅猛。戰時軍隊伙食里包含有巧克力、奶油、脂肪和蜂蜜,巧克力三是很好的戰時食品,但由於戰時缺少生產巧克力的可可原料,就使用了用植物油氫化製得的人造黃油;奶油、脂肪和蜂蜜短缺,食品科技就提供了人造蜂蜜、人造黃油等人造替代品。這些因戰爭而發明的食品在德國都發展成規模化的生產。


大眾所熟知和喜愛的芬達汽水,它的誕生與二戰可是有直接關係的。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以後,德美兩國相互宣戰,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總部不再向德國分公司提供可樂原料和配方。為了維持工廠運轉和工人們的生計,以及當時的德國軍隊對飲品的需求,可口可樂德國分公司的負責人馬克斯.凱斯決定開發一款新式飲品,用做起司後的乳清、榨蘋果汁留下的殘渣以及當時能夠獲得的其它水果,混合製作了一款新的飲料,命名為芬達。



戰後,可口可樂總公司接納了「芬達」這一品牌,並對其進行了大規模推廣,遠銷世界各地。


一戰以後,德國的工業經濟遭到重創,帶來的後果首先是飲食的短缺,戰爭使德國的餐飲業、啤酒業、葡萄種植業和燒酒工業等陷入嚴重的危機。 經過十幾年的艱難恢復,工業經濟才剛剛有了起色,接著又陷入了另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二戰。二戰期間,食品工業再次面臨著這種戰爭模式的刺激,食品大範圍、大批量的配給,需要更有效的食品工業化大生產。由此養成的飲食習慣和烹飪模式,一直延續到今天。



在經歷了又一次更嚴重的食品短缺和普遍的貧困之後,德國人創造了 「萊茵河的經濟奇蹟」,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實施的「綠色計劃」,使整個農牧業全面進入了機械化與化學化時代,德國一下子成了世界上農牧業效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這進一步促進了德國現代食品工業的發展。


可以這麼說,德國人的飲食是世界上與食品工業聯繫最廣、緊密度最高的飲食,而標準化、規模化的德國食品工業非常適應現代社會快節奏生活的需要,是德國烹飪簡約風格與工業革命結合的產物,既表現出德意志民族性格中的一種精確與理性,又包含著近代歷史上連年的戰爭對飲食文化所產生的深刻影響,它們都對德國飲食文化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


文畢。牛牛我沉思良久,只為......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小切士兵的餐桌 的精彩文章:

海軍炊事兵物語——中途島的戰鬥餐
海軍炊事兵物語——經理學校考試

TAG:牛小切士兵的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