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今天,我經歷了大地震
512汶川大地震十年祭
文 | 張小九
沒經歷地震
很難理解
那種怕
空白
今年年初我剛和莫先生定下台灣之行的旅程,花蓮就發生了6級地震,我立即向旅行社詢問應急方案,接待我的工作人員估計也被這事煩得夠嗆,開玩笑說:「按以往的經驗是沒問題的,我倒想經歷一下大地震呢,哈哈~」
突然就被「哈哈」兩個字傷到了,我嚴肅地回:「地震是不可以開玩笑的事,我和先生經歷過512地震,我們都很在意。」
沒有經歷過地震的人,應該很難理解那種「怕」吧。
2
分
鍾
已經絕望
不超過
空白
2008年,我還是大一學生,在成都。5月12日當天中午,烈日當頭,炎熱暴晒得不像正常的蜀中五月天,我在宿舍里看電影,突然感到自己有點兒暈,過了兩秒發現,不是「暈」,而是「晃」。
椅子在晃,桌子在晃,書架在晃,水杯在晃,全世界都在晃。晃動的幅度越來越大,像遊樂場里顛簸的大轉盤遊戲,我眼疾手快地穩住差點澆上電腦的水杯,大喊:「地震了!」
隔壁床午睡的姑娘一彈而起,在劇烈的搖晃中爬下床。此時,書架上的書籍已經開始兵兵乓乓地往下砸,而我已經無法站穩,人像立在翻滾的波浪上,又像身處搖晃的簸箕里,身不由己。
打開門,聽到來自樓梯間雜亂的人聲,無數人湧入樓道,慌亂但還算有序地往樓下跑,我第一次感到住6樓是多麼讓人絕望。
整個過程不超過2分鐘,已經讓人想到了絕望。
耿耿於懷
第一時間
不是
想到你們
空白
宿舍樓下的空地很快站滿了瑟瑟發抖的人群,有人打電話,有人披著毯子,有人緊緊拉著女伴的手,一片兵荒馬亂之中,我看到平日里立得直直的燈柱,正以誇張的幅度左右搖擺,搖搖欲折。
我趕緊打電話給其他在外的室友,和當時還是男友的莫先生——對,因為完全沒有地震的概念,我一直以為只有成都發生了地震。
這在後來的日子裡一直令我耿耿於懷,當時離震中更近的父母,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我。
學生們陸續往更大的空地撤離,此時電話還能打通,大概過了不到一小時後,學校播放起了廣播,我才知道是很大的地域都在地震,而災情嚴重的地區,包括了我的家鄉綿陽。
腦子轟得就炸了!我趕緊掏出手機撥打父母的電話,可是信號已經沒有了……
我開始發了瘋一樣去借同學的手機,無一不是沒信號的狀態,直到一個好心的同學把電話卡借給我,說電話亭的有線電話還能打通。致謝時的聲音已經在抖,我懷揣著電話卡在電話亭前排隊等待了最揪心的10分鐘。
記得很清楚,第一次沒有人接,我又撥了第二遍,當父親平日里兇巴巴的聲音從電話線那頭傳過來時,我的心一下鬆綁了,眼淚也幾乎要奪眶而出。
「我和你媽都沒事,外公外婆也沒事。」
沒有多餘的話,還有很多排隊的同學等著聯繫家人,我簡單報了平安,就掛了電話。
是的,一點兒煽情的話都沒有,因為除了對方的安全,你什麼都不在意。
真的怕
怕看到那種場景
我不敢去
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有多兇險,綿陽的震感遠大於成都,父母跑到了樓下,卻因為太緊張竟然一時打不開門鎖。
我爸,一個脾氣暴躁的壯漢,一邊鼓搗門鎖一邊叨叨:我們死了怎麼辦,女兒才剛上大學呢……
但無論怎麼說,我是幸運的,父母家人都並未在地震中受傷。但我一個來自北川的同學,卻在一日之間沒了所有的至親。
我在簡訊里小心翼翼地詢問,她只回復我一行字:是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弟弟,都沒有了。
我不知道電話那頭的她是什麼樣的狀態,但這句話我原原本本記了十年。
後來在綿陽附近修建了新北川,新縣城很漂亮,主力發展旅遊,我也和父母以及莫先生去過。但每次我都會想起那個被埋在大山深處的舊北川縣城,那個埋葬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弟弟的地方。
我不敢去,真的怕,怕看到那種場景。
地震期間,總是可以隨時隨地看到網路上鋪天蓋地的報道,各種現場照片,血肉模糊的、感懷動人的。
但後來,我越來越不想看到這樣的照片,也不想看任何賑災晚會,《唐山大地震》上映我也完全不想去看。
現在我坐沙發或者長椅,和我同坐的人絕對不可以抖動,一動我就會很緊張,就會想起地震。
身邊沒有經歷過的朋友會說,他想去看看電影,感受一下地震。
而父母,會在看到地震報道時默默轉檯,說看著難受。
快樂也許可以分享,痛苦卻真的很難分擔。
那些在冷雨中露宿操場、擔驚受怕的夜晚,那些聯繫不上、牽腸掛肚的人們,還有在512之後很長很長的時間裡,睡覺不敢關門,一有動靜就要逃跑的餘震……
還有那些消失在地震中的生命,太過沉重,不管十年還是二十年,都會深深壓在我的記憶中。
圖|來源網路
TAG:我恨我是中文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