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芪生產加工適宜技術——保肝益氣飲黃芪

黃芪生產加工適宜技術——保肝益氣飲黃芪

12

05-2018

黃芪屬常用中藥材,主產于山西、內蒙古、河北、遼寧、陝西、寧夏、青海、山東、黑龍江、吉林等省區。以山西渾源為著名產地。商品中山西渾源、應縣產的膜莢黃芪、內蒙古產的蒙古黃芪為道地藥材。

LEARN MORE

地理分布及其生長環境

全世界黃芪屬約2000多種,分布於北半球、南美洲及非洲,稀見於北美洲和大洋洲。我國有278種、2亞種和35變種2變型,南北各省區均產,但主要分布於中國西藏(喜馬拉雅山區)、亞洲中部和東北等地。

我國野生黃芪的分布

野生膜莢黃芪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山東、四川和西藏等省區;野生蒙古黃芪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和西藏等省區。

黃芪種植品種以蒙古黃芪為主,主要產于山西渾源、應縣、繁峙、代縣;甘肅隴西、渭源、岷縣、臨洮,內蒙古固陽、武川、達茂、土右、前旗等地。近年來,山東、寧夏、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陝西、新疆等省區兼有種植。

由於長期大量採挖,近幾年來野生黃芪的數量急劇減少,有趨於絕滅的危險。為此確定該植物為漸危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黃芪的生長環境

恆山黃芪生態環境

黃芪為長日照植物,喜陽光充足的環境。黃芪多生長在海拔800~1300m之間的山區或半山區的乾旱向陽草地上,或向陽林緣樹叢間。

黃芪的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

(一)性味:黃芪味甘,性微溫。《本經》「味甘,微溫。」 《別錄》「無毒。生白水者,冷。」 《藥性論》「白水赤皮者,微寒。」 《醫學啟源》「氣溫,味甘,平。」

(二)歸經:黃芪歸肺、脾經。《湯液本草》 「入手少陽、足太陰經、足少陰命門。」 《本草蒙筌》「入手少陽,手足太陰。」 《本草經疏》「手陽明、太陰經。」《本革新編》 「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經。」

有效成分

黃芪具有豐富的化學成分,如黃芪皂苷、黃芪多糖、黃酮類化合物及三萜類物質,還含有氨基酸、維生素、蛋白質、胡蘿蔔素、葉酸、亞油酸和鈣、鐵、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

功能與主治

黃芪能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本經》「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別錄》「主婦人子臟風邪氣,逐五臟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氣,利陰氣。」

大量的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黃芪的藥理作用較為廣泛,黃芪及其提取物具有保護心肌、免疫調節、防治缺血再灌注損傷、調節血糖血壓等諸多作用。黃芪對於循環系統疾病具有擴張血管、強心、利尿以及改善心臟血流動力學等諸多作用,可有效調節患者神經內分泌,改善心肌供氧、供血及能量供給等;對於病毒性心肌炎及其所致心力衰竭,可對結締組織異常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心肌硬度,從而改善患者的心肌舒張功能;對於神經系統相關性疾病、缺氧缺血性腦病,黃芪具有強效抗氧化活性,可有效抑制自由基生成並清除過剩自由基,從而發揮細胞保護作用;對於感冒、變應性鼻炎等呼吸系統疾病,黃芪中多種有效成分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對於急性腎衰竭等,黃芪可降低腎臟蛋白排泄率、三醯甘油水平,提高血白蛋白水平,從而起到防治腎病綜合征的作用。研究證明,腦血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型糖尿病、糖尿病腎病及心力衰竭等疾病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黃芪製劑後,臨床療效獲得了顯著提高,表明黃芪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

配伍應用

1.表虛自汗: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朮、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2.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葯同用。

3.急性腎炎水腫: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己、茯苓、白朮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黃芪的食用價值

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藥品,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黃芪和人蔘均屬補氣良藥,人蔘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症,效果較好。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

本文選自《黃芪生產加工適宜技術》,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

編輯:陽子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囊Mook 的精彩文章:

TAG:青囊M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