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我最大的錯誤,就是創立了阿里巴巴
文 | 言蹊 · 主播 | 應猶
我們常常羨慕成功人士:多金,優雅,家庭美滿,社會地位高……大概每個人都動過這樣的念頭:「如果我能成為這些人,那該有多好啊?」
但真的就只能想想了嗎?有句古語叫做「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意思是:如果想吃魚,與其站在岸邊看,不如馬上回家織漁網。
同理,與其徒勞地羨慕,不如思考一下:他們為什麼能成功?他們做了什麼才收穫這一切?而我又能向他們學些什麼,來讓自己的人生更上一層樓?
如果想要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那麼十點君推薦你去讀這些成功人士的傳記,因為那將會是一條捷徑。
為此,十點君專門開設了一個「讀人」的公眾號——十點人物誌。在這裡,你可以每天讀到一個名人故事,10天聽完一本名人傳記。
目前為止,這裡已經記錄了影響中外100位名人的有趣故事,也共讀過張幼儀、李清照、沈從文、香奈兒、喬布斯等名家傳記。
即可進入『 十點人物誌 』
今天,十點君想分享一位知名成功人士——馬雲。
提起馬雲,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他創建的淘寶、支付寶,已經成為生活中離不開的工具。
但你或許不知道,他曾經是一名不起眼的英語老師,在創業路上屢戰屢敗;他曾經說,「我人生中最大的錯誤是創立了阿里巴巴」;他年過半百,管理著超過五萬人的公司,但心中卻一直藏著一位天真少年……和很多富豪不同,馬雲是一個有趣的靈魂。
今天,十點君就為大家帶來馬雲的傳記——《這就是馬雲》第一部分的共讀。
這本書是馬雲唯一授權官方傳記,由馬雲親筆作序,馬雲助理陳偉歷時七年,精心撰寫。
外星人,地球寵兒,神馬,浮雲……馬雲被說得神神叨叨,異模異樣的,總之是沒個人樣了。到底是怎麼回事?真實的馬雲,我們以作者的第一視角為大家開始解讀。
在杭州解放路基督教青年會裡,有這樣一個英語班。這是一個夜校班,在這上課的有想要出國留學的高中生,在校大學生,甚至有廠里的工人,大家都在一起學習,每周學習一至兩晚。
我是在1992年春天加入這個英語班的,當時大學畢業已經三年多了,晚上沒什麼事情,於是想著參加這個英語班學習。
第一天上課,上課鈴響了,講台卻空無一人。五六分鐘過後,教室開始騷動起來,大家懷疑是不是臨時換了教室。就在這時,有個男子衝上了講台。
他長得瘦小,也很特別,沒站穩就開始講。他說他最討厭遲到,遲到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遲到就是謀財害命。在這種自嘲式的歉意中,我們認識了這位老師,他就是馬雲。
馬雲當時是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的英語老師,他和愛人張瑛原是杭州師範學院英語系的同學。雖然學校排名靠後,但是他們倆都是杭州高校的十佳英語教師。
馬雲結束了他的開場白後,進入了講課主題。我們發現這個英語老師跟我們想像中的完全不同,他基本不講解語法這些讓人聽得暈暈乎乎的知識,而是更加註重口語交流,並且提出一些問題讓大家討論。從他的課程中,我們發現他另眼看世界。
1995年,杭州舉辦國際摩托艇大賽,200多名美女報名做司儀,主辦方請馬雲幫忙培訓這些美女的英語口語。
由於這些美女是否能順利得到司儀的工作,生殺大權掌握在馬雲的手中,古有英雄難過美人關,現有美人難過馬雲關,這就是英語班當時流行的「馬關條約」。
在課堂之外,數我跟馬雲走得比較近,所以經常一起回家。當時馬雲騎著杭州第一代電動自行車上下班,第一天上課遲到,就是因為車子壞在了半道上。
在那幾年裡,除了學習英語外,同學們還經常組織一起喝茶打牌、講段子。
英語班的情誼很深,同學們即使到了國外,也會把聯繫方式告訴馬雲,馬雲也是當時唯一一個去過外國的人。
讓我們驚愕不已的是,馬雲還特別熱衷於給人牽線搭橋。我們同學中的一對,男的鄉音很重,喜歡打牌,不是特別上進,女的則追求浪漫與完美,但在馬雲的撮合下,卻結為了夫婦。生的孩子在馬雲的幫助下,請求金庸先生取名,叫做三旭。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上翻譯外文資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時,馬雲發現身邊有很多同事和退休老師都閑在家裡,於是產生了成立翻譯機構的念頭。1994年1月,馬雲利用兩間房辦起了「海博翻譯社」。「海博」是英文「希望」的英譯。
翻譯社現在還在老地方開著,門面也沒有擴大,但是現在可以翻譯幾乎所有的語種。在他們的網站上可以看到四個大字「永不放棄」,這是馬雲當時親筆題寫的。
在馬雲周圍有那麼一些人,是我始終都無法忘記的,首先要說的是一位老奶奶。我們見到她時,她已經八十多歲了,沒人知道她叫什麼。她是馬雲英語班的一名學生,大家都跟著馬雲叫她Grandma,我們簡稱G。
別的同學都害怕記單詞,但是G卻通過記單詞治好了頭疼和失眠。
海博翻譯社成立後,G主動要求做宣傳,大家都不忍心她去,但是她卻說:「我去容易成事兒,誰會拒絕一個80多歲又會講英語的老太太的請求呢?」
後來G在一次送文件的時候迷了路,後來大家再也不敢給她活干,後來她就專門負責去大賓館做宣傳,這裡冬暖夏涼,環境也好一些。
英語班的事情傳到中央電視台,引起了《東方時空》編導樊馨蔓的興趣,她打算為我們拍攝一個短片。樊導首先潛伏在英語班聽了兩次課,聽說她是電視台的,我們也沒有太留心。
那時G的腿腳已經不方便了,需要同學接她來上課。有一天,輪到我去接她上課,我像平常一樣去敲她家的門。
門剛開,一道刺眼的強光撲面而來,我被嚇了一大跳,原來攝影機已經埋伏在她家裡。我們在她家裡坐了一會兒,聽她講述自己的故事,然後我們接她去上課,樊導全程拍攝。
1995年秋天,G去世了。馬雲說:「G在天上會一直陪伴著我們,她不希望看到我們悲傷,她希望看到大家快樂。今天,我們在美麗的西湖回憶G跟大家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我們要高高興興地送送她。」最後我們把G的骨灰撒在了西湖裡。
提到馬雲的過去,Ken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很多人知道馬雲考了三年大學,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風雨無阻10多年,每天在西湖邊讀英語,和外國人交流。
Ken就是馬雲在西湖邊結識的好友,他們情同父子。他邀請馬雲去過澳大利亞,在那裡馬雲發現了新世界別樣的美好。
與此同時,公園裡有很多人打太極,這成了馬雲最喜歡的運動。Ken也經常來英語班做客。
馬雲是一個很念舊的人,在Ken去世很多年後,他的家裡和辦公室里,依舊放著與Ken的合照。
後來由於馬雲開始創業,英語班就解散了,但同學們還繼續交往著,喝茶、打牌、下圍棋、講段子。
馬雲出差也開始多了起來,總是聚少離多,但是我們之間的感情,在每次聚會的時候卻越發堅固,縱使相隔萬里也經常電話聯繫,分享自己遇到的趣事,曲終但人卻未散。
※無論你什麼年紀,請逼自己成為這種人
※在這無趣的世界裡,幸好還有王小波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