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明明說馬謖不堪大用,諸葛亮為什麼不聽?原因其實很簡單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475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提到,劉備託孤白帝之時,特意對諸葛亮道:「馬謖言過其實,不堪大用,君其察之」,意思是說,他不認為馬謖能擔當大任,讓諸葛亮再好好考察一下。但諸葛亮不以為然,不但沒有對馬謖的能力,產生懷疑,還在街亭之戰的時候,給馬謖安排了一個,抵禦魏將張郃的任務。結果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被迫結束,蜀漢也失去了入主中原的希望。說到此處,我們不禁會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諸葛亮為何不聽劉備之言,非要重要馬謖呢?
要知道,劉備的知人之明,是被證實過的,例如趙雲本是公孫瓚麾下的一個主騎,他努力拉攏,結果趙雲對內兩扶幼主,能防孫夫人生變於肘腋,對外能克定禍亂,數有戰功;魏延本是他的一個私兵,卻先被他提拔為牙門將,後來更是一躍成為了漢中太守,而魏延也果然成長為了一代名將,守漢中十餘年無失;馬忠本是為閻芝押送兵馬的一個小將,他稱讚馬忠之能不輸黃權,結果馬忠成為了蜀漢在南方的屏障;王平本是曹魏的一個小小嚮導,經劉備提拔,能以三萬破曹爽十萬大軍,等等。
如此看來,諸葛亮應該非常信服劉備的說法才對,那麼他為什麼不聽劉備的勸告,非要重用馬謖,甚至在第一次北伐之時,力排眾議,也要起用沒有任何經驗的馬謖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馬謖向諸葛亮「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劉備對諸葛亮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堪大用」之後,諸葛亮肯定不會一點都不上心,相反,他在之後,一定會更加努力的考察馬謖的能力。只不過,他考察的方式,大都是口頭上的,而馬謖本身,便「才器過人,好論軍計」,其觀點大多數時候,都與諸葛亮相似或相同,這一點從他們「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便能看出,畢竟話不投機半句多嘛。
後來,諸葛亮出兵南中,馬謖又有「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言論,諸葛亮採納之後,將混亂的南中,治理的井井有條,一直到他去世,再也沒有發生叛亂。這更加堅定了諸葛亮對馬謖能力的認可。所以,他不認同劉備認為馬謖不堪大用的看法。
二、他在馬謖身上耗費的心血
諸葛亮並不是從劉備臨終之前,才與馬謖交往的,因為馬謖之兄馬良的關係,他很早就與馬謖有書信往來,而馬謖在信中,直接稱諸葛亮為尊兄,從這一點,我們不僅能夠看出,他們的關係之深厚,還能想像出,諸葛亮對馬謖的提點與厚望,他是將馬謖當自己的接斑人培養的。可是就在他付出了無數的心血,並覺得自己將馬謖培養的還不錯時,劉備卻突然說,馬謖不堪大用,相信,不僅是諸葛亮,換作任何人,都不會輕易相信,輕易接受吧?
所以,就算諸葛亮認可劉備的評價,也不想放棄馬謖,而是更加努力的培養此人,畢竟在他看來,繼續培養馬謖,比他重新培養一個新人,要省力的多,也靠譜的多。
三、蜀漢無人可用
當然了,諸葛亮不肯放棄馬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蜀漢無人可用。眾所周知,劉備入川之後,他和諸葛亮先是大力打壓益州派,放棄了一部分人才;之後又有關羽失荊州,使蜀漢丟失了一部分人才來源;劉備稱帝之後,率兵伐吳,卻被陸遜敗於夷陵,又折了馬良等大才,這個時候的蜀漢,能夠擔任諸葛亮接班人的,還能有誰呢?在為政方面,雖有蔣琬、董允、費禕等人,但是他們對軍中的事務,並不擅長,再加上其中年齡最大的蔣琬,比諸葛亮還要年長。
而武將之中,資歷足夠的,趙雲已經年邁,魏延可能會窮兵黷武,馬忠、張嶷、王平、廖化等人,都要差一些火候,姜維還沒有歸降,這個時候,「才器過人,好論軍計」,又屬「馬氏五常」之一的馬謖,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諸葛亮不聽劉備的勸告,非要重用「不堪大用」的馬謖,並不僅是因為,他不認可劉備的觀點,他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因為馬謖在他眼中,是不可多得的大才;二是因為他在培育馬謖一事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三則是他沒得選擇。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魏延最害怕的軍隊,連續慘敗16歲,最後被諸葛亮全殲,如今被複制
※顏良擊敗徐晃之後,為何曹操麾下猛將許褚和張遼等人都不敢出頭?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