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是一個愚蠢的問題,但是我不得不費盡心思回答這個問題。曾經有一個朋友,偶然間見我在看泰戈爾的《飛鳥集》,不禁皺眉問道:「讀這種書有什麼用?浪費時間還掙不了錢。」當我告訴他我已經翻看了好幾遍時,他看我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一個傻子,當然,我和他的朋友之情也算到此為止。其實我真想告訴他我為什麼離開學校還看這些他眼裡不能掙錢的書籍——引用陳平原先生的一句話吧「如果過了若干年,你半夜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好長時間沒讀書,而且沒有任何負罪感的時候,你就必須知道,你已經墮落了。不是說書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於這個現世和現實,你還有追求,還在奮鬥,你還有不滿,你還在尋找另一種可能性,另一種生活方式。」
在當代中國,為什麼能夠靜下心來閱讀的人越來越少,原因很簡單:閱讀並不能給我們大多數人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地位的提升,即便是我們經常說閱讀能提升我們的內在修養,也被大多數人嗤之以鼻,微信公眾號與網路上有太多的雞湯,普通人分分鐘就能在微信朋友圈上提升修養,何苦折磨自己花費時間去閱讀。
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了太多以功利主義為準則,精緻的利己主義人群。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媒體鋪天蓋地,廣告無孔不入,人們關注更多的是哪個明星結婚了又離婚了,哪個明星偷情被抓了現行,雖然我們像是活在視覺污染的垃圾場里,但我們又樂在其中且不能自拔。在這裡我又不得不提到一組經常被引用的數字2011年我國人均讀書僅為4.3本(最新的數據是7本左右),遠低於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64本.2014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韓國15本,法國24本,日本44本,以色列68本;我國人均每天讀書13.43分鐘,中國是世界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這是個微妙的對比。在我看來,這不是個體的表層差別。而是整個社會公民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文學審美趣味的缺失。而正是這種缺失,讓我們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丟掉了太多東西。
奧地利思想家貝塔朗菲闡述藝術、詩、歷史等人文現象時曾經說:「它們不是短期的、有用的價值,而正是自身的目標……當人這種可憐的生物帶著動物的本能,在數千種壓力下,在複雜的社會中疲於奔命時——能超越動物的也僅僅是這一無用性,這構成了人類的本質……」也正是這種本質塑造了不同的民族特性,個體差異。在山城校園裡接觸過很多外國朋友,抱著「大天朝」心態去問他們對中國印象怎麼樣,很多人回答我「感覺怪怪的,你們中國沒有自己的傳統建築嗎?你們的動物園為什麼大多是我們那的動物?你們衣服上印著英文字母的意思很搞笑!你們的廣告牌怎麼這麼喜歡用外文字母?」,當我了解到外國人對我們的真實想法後,感覺我們就像是大山裡走出的一群野人,儘力模仿著外界的一切,膚淺的一無所有。閱讀,讓我們保持著對這個世界最初的本真認知,基於這種認知基礎,我們對環繞自己的社會環境形成一種固有的認識,正是這種認識,促進了民族融合,推動了社會進步。當一個民族因為閱讀貧乏而導致自我認知的退化時,他就在一步一步的向「文明侏儒」的深淵中前行。
真正讓我感到痛心的是,人們遠離書籍,遠離思考,遠離美的感知時,他們的內心會越來越遲鈍,並在這個多元世界中扮演著一個冷酷的看客角色,同時他們缺乏對這個世界良善的認知和反思,於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大行其道,當科技創新缺乏人文關懷和引導,那麼它也就喪失了作為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的作用,這也是錢老臨終時都沒想明白的事:我們偌大的民族找不出幾個「仰望星空」的大師。歐美的「大師」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他們多年耕耘的結果,我們已知的事實是:早在1997年,美國政府就掀起了「閱讀挑戰行動」,當時的總統柯林頓親自作了《美國閱讀挑戰行動報告》。2001年,布希政府發布了《不讓一個孩子落後》的教育改革議案,指出「美國存在兩個民族:一個能閱讀,另一個不能」。日本參眾兩院通過決議將2000年確定為「學生讀書年」,2001年制定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讀書活動的法律》。在德國,歷任總統都擔任過「國民閱讀促進委員會」的主席,其國民每4人中就有1人藏書200至500本,超過40%的德國家庭擁有「家庭圖書館」。俄羅斯則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制定各類文件、出台多種措施來促進民眾閱讀。因為我很早就注意到閱讀這個話題,因而每每有朋友歸國宴請時,我問的最多的便是:外國人真喜歡閱讀嗎?得到的答案是肯定。我的內心在失落之餘總是安慰自己:他們見到的肯定是一小部分,一葉障目而已。
我所說的閱讀,不僅僅是專業書籍閱讀,它的範圍應當囊括其他專業和領域的書籍,我們生活在一個日益複雜,快速變化,知識經濟發達的時代,我們應該具有良好閱讀習慣並使之成為自己的核心驅動力。錢老常說,他在科學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於小時候不僅學習科學,也學習藝術,培養了全面的素質,因而思路開闊。他曾多次感慨:在我對一件工作遇到困難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往往是夫人蔣英的歌聲使我豁然開朗。是不是覺得很奇怪?但事實就是這樣,科學和藝術是聯繫在一起的。我們不應該囿於狹小的自我空間中,而應該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其他方面的書籍並不是你的專業書籍,但它所包含的詩情畫意,所呈現的對人生的深刻的理解,豐富了你對世界的認識,在這個多方面的閱讀過程中有助於你形成更為廣闊的思維方式。回收火箭的牛人馬斯克,他可不是我們眼中的技術男,在他四十多歲時,就創建四家價值數十億的企業,而且還是軟體,能源,交通以及航天航空這四個不同領域的企業,他是怎麼做到的?我來告訴你,如果你一個月讀一本書,馬斯克的閱讀量是你的60倍。起初,馬斯克的閱讀涵蓋科幻小說,哲學,宗教,編程,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的傳記。隨著年齡增長,他的閱讀範圍擴展到物理,工程學,產品設計,商業,科技和能源等領域。這種跨領域如饑似渴的閱讀,閱讀量早已超過常人不止60倍,這種跨界閱讀並且綜合理解的結果就是他設計了垂直起降的電動飛機,超迴路列車,回收火箭,組建了開放人工智慧。專業化讓個體缺乏思考和社會責任感,缺乏綜合理解能力,而設計良好的跨領域閱讀會讓我們進階到一個我們從未到達的新領域:閱讀過程中學習到不同領域的核心觀點,並且經常把這些觀點聯繫到日常生活和真實世界,你在處理日常工作所面臨的不同問題時將變得簡單和快捷。
古語有云: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是一種對待生活的理念,也是一種對精神幸福感的追求。在不同的書籍中去感受不同的世界。讀羅曼羅蘭的《名人傳》,讓我們汲取力量和勇氣,讓我們明白: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羅曼蒂克式幻想的苦難;唯有克服苦難的人生,才能幫助我們走過命運的磨難。讀海倫·凱勒那些真實的故事,感受遭受崎嶇命運的人所擁有的自強不息和從容豁達。讀陶淵明的《飲酒》詩,體會"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那種置身鬧市卻人靜如深潭的境界。讀《巴黎聖母院》讓我們看到如此醜陋的卡西莫多卻能夠擁有善良美麗的心靈,他的內心在時間的見證下發散耀人的光彩,使我們在尋覓美的真諦時去追求心靈的高尚與純潔。讀王蒙的《寬容的哲學》、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讓我們擁有真實,洗滌靈魂,平靜而坦然地度過每一個晨曦每一個黃昏。讀《時間簡史》,領略粒子、生命和星體的藝術,感知智慧的光茫。一生太短,也許此刻便是此生,請別敷衍自己,好好閱讀,帶著自己的靈魂,帶著自己最純凈如初的心,循著手中的紙墨文香,前行。
TAG:秋筠書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