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強大的自愈能力正因為你的錯誤認知而變成「軟腳蟹」
常見的皮外傷,醫生及時用藥,給傷口消炎後,剩下的癒合靠的是自愈力;骨折後上夾板固定患處,剩下的恢復靠的也是自愈力;很多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如果調整好生活方式,不吃藥一樣可以控制得很好,靠的還是自愈力……
德國一項研究表明,人體自身有能力治癒60%~70%的不適和疾病。但遺憾的是,現代人卻沒把它當回事,一生病就習慣於依靠藥物來抵抗疾病,讓我們身體的自愈力成了「軟腳蟹」,人體的免疫系統在外力的干擾下門戶洞開。
重視身心原有的自愈機制,啟動自身康復系統,喚醒並優化與生俱來的自愈能力,為身體的各種問題找到最佳的調理方案,達到身體「陰平陽秘」的和諧境界。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個人,「預防」總比「治療」更經濟更安全。
中醫講究「三分治、七分養」,我們應該盡量依靠內力來治癒疾病。如何喚醒身體的自愈力,讓它越來越強大,以備不時之需呢?
勿濫用藥物
藥物雖然能緩解一時的癥狀,但使用不當會產生抗藥性,給身體帶來長久傷害。與其這樣,不如在出現小毛病時多給身體創造機會,盡量減少用藥,尤其要避免過度用藥,自愈力自然就會本能的提高。
例如:在很多人心中,抗生素似乎扮演著「炎症剋星」的角色。實際上,抗生素僅對由細菌引起的感染有效,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則無效。專家表示,人體內存在大量有益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療無菌性炎症,藥物進入人體內後將抑制和殺滅有益菌群,引起菌群失調,使人體抵抗力下降,反而更易生病。
用抗生素來對付感冒,基本上是沒用的。只有當感冒者出現有黃鼻涕、黃痰、咽喉疼痛劇烈、扁桃體腫大出現膿點等癥狀,並發氣管炎、肺炎、中耳炎、扁桃體炎、風濕病、腎炎,並確診有溶血性鏈球菌等感染時,才需要用相應的抗生素治療。
有個好心情
中醫認為,「過喜傷心,過悲傷肺,過怒傷肝,憂思傷脾,驚恐傷腎。」任何不良的情緒都會牽連身體受傷。
多項研究證實,心情愉悅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患病風險。可見,好心態不僅是健康的內在基石,也是對抗各種外邪入侵的天然屏障。
來自一位美國的專家也表示具有積極樂觀精神的人身心更健康,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更低,肺部功能也更健全。他建議要學會用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心情煩悶時不妨做運動、聽音樂,或與朋友聊天,減輕壓力。
均衡營養
營養物質既是維持機體正常運轉的能量來源,也是滋潤人體生命活動運轉的物質基礎,更是給免疫力增磚添瓦的「原材料」。
建議日常飲食要注意「四個搭配」,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寒熱搭配以及水果蔬菜搭配,保持飲食豐富和多樣化。
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
睡眠占人生1/3的時間,是恢復體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促進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生長發育和自我修復。只有睡好覺,才能養足力氣,以更加飽滿的「機體」對抗疾病。
正常情況下,人在睡眠時,心率呼吸會減慢,體溫和血壓會下降,基礎代謝會減低,從而使人的體力得到恢復。很多人喜歡熬夜,以為第二天喝點咖啡又可以精神抖擻,但是,如果連續多天睡眠不足,會帶來諸多健康隱患。
建議每晚最好10點以前睡覺,既能讓身體重複休息,又能提高免疫力。
具體事例:這些癥狀輕微者最好靠自愈
有的人很討厭咳嗽,使用止咳藥來鎮咳。可是你知道嗎?其實咳嗽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性措施,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呼吸道粘膜一旦受到異物、炎症、分泌物或其他過敏性刺激時,就會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咳嗽幫助清出外界侵入呼吸道的異物或分泌物,儘快把有害物質排出體外,有效避免傷害。
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藥物,則會使加重炎症的髒東西滯留在呼吸道里,掩蓋了身體存在的癥狀,不利於炎症的消除。
發燒時,人常常擔心「把腦子燒壞了」,所以一發燒就服退燒藥。其實發燒不僅提示機體「生病了」,還幫助機體抵禦疾病,是免疫細胞的「助手」。我們經常在發燒剛開始就急忙服用退燒藥,這樣很可能會加重病情。如果體溫沒超過38,並且精神、食慾沒感覺到受影響時,可以採取物理降溫的方式。
注意:如果低燒持續不退,或者體溫開始超過38.5,或伴有劇烈頭痛、發疹、關節痛、痙攣等癥狀時,就要立即就醫。
人不會無緣無故地腹瀉,可能是因為吃了不潔的食物,或者食物在消化過程中產生了毒性物質,腹瀉則是腸道給人體的信號,說明該部位出問題了。因此,千萬不要一有腹瀉就用止瀉藥、消炎藥等。在很多情況下,腹瀉不一定就有炎症,也許等腸道把該排出的毒素排完,腹瀉就自然痊癒了。
但如果腹瀉嚴重、排便帶血、肛門部有痙攣性疼痛,或同時伴有腹痛、發燒、嘔吐等癥狀時,應該立即就醫。更多資訊請關注「康盛好方"公眾號
※細胞補氧療法,挑戰比死亡更可怕的腦中風!
※痛風病人日常生活的調養
TAG:康盛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