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為什麼總比別人慢半拍?

同樣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為什麼總比別人慢半拍?

同樣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為什麼總比別人慢半拍?

你思考過「信息領先權」的概念嗎?

最近朋友圈被一個詞頻繁刷屏——區塊鏈。一夜之間,似乎萬物都和區塊鏈建立了聯繫:

五糧液表示要用區塊鏈賣酒;虛擬貨幣高燒不退,機構搶發區塊鏈基金;迪拜計劃在 2018 年推出 20 項區塊鏈服務;區塊鏈概念板塊行情火爆,連續兩天超過 10 家公司股價漲停……

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當「區塊鏈」這個詞兒傳到我們耳中的那一刻,已經有很多先行者投入其中,並且已經靠這種技術或者概念,收入頗豐。

一、為什麼新機會爆發時,

我們總是吃瓜群眾?

當別人挖礦比特幣的時候,我們還在計算定期存款利率;

當別人運營的公號估值 1 億的時候,我們還在苦掙千字 200 的雜誌稿費;我們的企業為什麼搶不到商機?

30 多歲的我們,怎麼就成了 90 後「小孩」的下屬?為什麼我們總是不能在一個新概念誕生之初就與它近距離接觸,而往往是在它被撕食殆盡時,化身為角落裡的吃瓜群眾默默流淚?

當互聯網已經打碎了原有的信息壟斷後,為什麼我們還是會比別人慢半拍?

二、商場和戰場一樣,

在這裡領先就可以決勝全局?

從某種意義而言,經濟行為和軍事行為有高度相似之處,都會面臨以下這一系列局面:

瞬息萬變的外部局勢、高度凝練的決策過程、不斷互轉的媾和與對抗態勢、新技術誕生後的不可預估性、面對複雜局面的精密權衡等。

但歸根結底,講的都是一個「快」字。正如《孫子兵法》中所說,「兵之情主速」,快人一天出發,便可搶佔戰略要地;快人一里堵截,便可阻斷歸敵;快人一步進攻,便可完成閃擊。

那麼「快」的根源又在哪裡?歸根結底,「快「的基礎在於信息上的領先。

地球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美國軍隊有一句名言:「好的情報支撐好的戰略規劃,好的戰略得到好的執行,其結果就是勝利。」

「911」之後,美國僅在升級情報系統上就花費了 5000 多億美金。

東方兵學之祖《孫子兵法》也提到:「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先知」不是空口無憑,而是靠先於對手知曉,先於對手分析,先於對手決策,先於對手進擊。

說白了,這是一種由時間差、認知差造成的信息領先權。只要掌握了信息領先權,商場、職場和戰場,遊刃有餘的幾率便會大幅提升。

在互聯網勃興之前,信息被壟斷起來,大部分人被擋在藩籬之外,因此無緣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此時決定人們地位的,是掌握信息的多與寡。

而進入互聯網時代後,信息的壟斷權被打碎,海量信息湧入,人們在信息面前的地位貌似平等,此時決定人們地位的,是信息的先與後、優與劣。

三、要拿到信息領先權,

首先得解決這個,這個,和那個…

那下面問題來了。

靠我們個人,是否可以拿到信息領先權?

我並不是說沒有這個可能,只不過條件看上去有些苛刻。

首先,你得懂很多種語言:英文,法文,日文,西班牙文,甚至阿拉伯文,這樣你才能閱讀來自全球的各類內容產品……

其次,你需要有大量的財力,去訂閱全球的報刊、雜誌,購買圖書,這將是一筆不菲的花銷(歐美圖書價格數倍於中國);

第三,你還得有全行業、全領域的分析能力,你得知道哪本書寫的好,哪本書寫的不好,哪本書專業,哪本書不專業……

如果以上三點我們都能做到,我們也許早就躋身全球5%的精英階層了。看到了吧,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靠個體來完成最前沿信息的收集和篩選,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除非有一群人,既具有最前沿信息的收集能力,又具有頂尖的篩選能力,還能跨越經濟、科技、社會知識迭代形成的壁壘,這樣的團隊帶你彌補時間差、認知差,是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是時候把《閱讀時差》介紹給你了。

四、知識,我喜歡最新鮮的

中信書院《閱讀時差》:因為6 大優勢,才成為值得你信賴的知識海淘專家。

中信出版集團成立30年來,持續專註全球知識與思想市場。在此基礎上由中信書院打造的《閱讀時差》,將為你海淘到全球最新最優質的知識:

1.資質認證:每年 271 萬個小時,1298 個工作者,150000 種選擇

我們用1298位出版工作人員,每年花271萬小時從全球系統知識市場里150000種最新出版的優質著作中為中國讀者遴選出最有價值的作品,力求讓《閱讀時差》帶來全球範圍內最新最實用的知識。

2.精選尖貨:200 余本大 V 力作,拒絕套路,直擊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秘密社會是主流社會的晴雨表:為什麼我們愛看黑幫片?
政府有權審查歷史教科書嗎?在歷史教育中提倡質疑精神會損害學生對國家的忠誠嗎?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