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神社的起源,死靈和墓地的秘密

日本神社的起源,死靈和墓地的秘密

死者的靈魂變成死靈,人們最開始是很畏懼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死靈變成了祖靈並逐漸升格為神。其實,死靈與祖靈(神)這兩者在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截然不同的區別。在日本各地都有被稱為「神林」的聖地,這是迎神祭拜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很多時候,這種祭神的場所原本就是墓地,或者就在墓地的旁邊。

在沖繩有被稱為「御岳」「御城」的地方,那裡也是專門用來迎神祭拜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但是根據仲松彌秀的研究,古代沖繩的村落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在遠古時代就是村子的墓地。在位於石灰岩地域的現今依然留存的沖繩的「御岳」「御城」里也發現了古代人的骸骨,這些骸骨應該就是那裡原始村落的開拓者、巫女或者村裡有權階層的人死後的骸骨。

沖繩的神林

另外,根據小野重朗的研究,在薩摩、大隅半島一帶有一百多個「森殿」。它是當地一個門(kado)姓氏的農戶家族(同姓一族)舉行迎神祭拜活動的場所。所謂「森殿」,就是指他們宅基地旁邊一處有櫟樹、橡樹、亞綱或楠木等大樹的地方。「森殿」是個非常神聖的地方,只有在舉行祭祀活動的時候人才能進去,平時不得入內。即便是枯枝樹葉掉落在地上,也沒有人去撿拾當作柴薪來用。據說只要帶回或者焚燒哪怕一片樹葉,馬上就會遭到報應。

小野先生認為,這是人們對於亡靈的一種恐懼心理。在這些被稱為「森殿」的地方,有古墓石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也有很多「森殿」就在墓地的附近。所以小野先生推斷,「森殿」的原型也許就是墓地或者靠近墓地,是為了迎接亡靈而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他還推測,墓地的死者也許並不一定是建墓者親兄弟之類的至親,或許只是某個給建墓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別的人。小野先生關於「森殿」的研究與仲松先生關於「御岳」的見解有相通之處。

小野先生還進一步分析:古代的人在死者的遺骸上堆上泥土,或者為了供養的方便而在死者的遺骸上培土,然後在上面種上能長成參天大樹的樹木,「森殿」中的「森」應該就來源於這種民俗,最初是來源於培土,但是後來中心轉移到了培土上面的樹上(《民俗神的系譜》)。有一種觀點認為「森」就是日本神社的起源。

在種子島也有一百個左右類似「森殿」的「神山」(也稱為伽藍山」)。這裡的「神山」原本並沒有寺廟,也沒有山,而是跟「森殿」一樣只是一片樹林。根據下野敏見的研究,「神山」最初都在田地的旁邊或者住宅的附近,人們開墾田地的時候不得不把那裡喜歡作祟的惡靈遷移到別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在祭祀這些惡靈的同時也一併祭拜起當初那些開荒拓地的祖先來。與「森殿」一樣,「神山」也是非常容易遭到報應的聖地,任何人都不得砍伐那裡的樹木,也禁止入內(《關於「神山」的各種疑問》)。

在考察「御岳」「森殿」「神山」的時候,我不由得想起了對馬、壹岐的「矢房」,以及被稱為「茂地」的聖地。據說只要一踏入那裡就會遭到報應。特別是對馬的阿連被稱為「御日照樣」(太陽神)的地方尤其如此,除了祭祀,任何人都不得入內。雖然永留久惠認為對馬的神社與古墳的分布是一致的,從阿連的七個「茂地」中的一處,也確確實實發掘出了古墳時代的石棺;但是還有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矢房」是古代村民為祖先的亡靈祈冥福的地方。「矢房」與「野菩薩」同音,這也從另一個方面暗示了「矢房」最開始的時候就是埋葬死者的墓地。「矢房」在對馬、壹岐兩地最多,在長崎、佐賀、熊本、鹿兒島等處也有,一般分布在各縣的西面。

對馬的神社(圖/維基百科)

雖然這些地方多位於黑潮流過的海岸,但是也延伸到了若狹大島。二十多年前我去若狹實地探訪「二十三神林」的時候,嚮導若松賀六告訴我,「二十三神林」裡面除了有楠木、山茶樹之外,夾雜在這些樹中間的還有俗稱為榆樹的一種朴樹。這種現象除了「二十三神林」之外其他地方都很少見。

由此可見,這朴樹是特意種植的。「二十三神林」的祭祀活動於每年的農曆十一月二十、二十三日舉行,農曆十一月二十三日晚上的祭祀活動又稱為「二十三夜祭祀」,「二十三神林」中的「二十三」應該就出自於此。根據金田久璋的研究,「二十三神林」是祭祀開拓大島半島的二十四家先祖的聖地,被認為與埋葬地和古墳有很深的關係。當地人認為,在這裡被祭祀的祖靈神為「荒御魂」,這裡與「森殿」一樣,報應性極強,不可冒犯。現今還保存著的「二十三神林」有三十二處,其中「真多」又稱為「真多墓地」。在進一步調查「浜禰神林」一角的「浜禰遺址」的時候,出土了人的骸骨。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用來迎神祭拜舉行祭祀活動的祭場與墓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島根縣八束郡的美保關町萬原,每年的十一月二十七日舉行祭祀活動。那天,各家各戶拿著稻草共同編製一條長三米左右的稻草蛇,然後將其卷到神樹上。之後,大家一起聚集到頭家,共同製作十二根祭神驅邪幡,將其擺放在地板上,由神官進行「祓除」。隨後,用醋拌蘿蔔絲和酒舉行宴會。之後,大家拿著祭神驅邪幡、橢圓形年糕、神酒等到神樹面前舉行祭祀大典。祭典結束之後,大家將祭神驅邪幡放到稻草蛇身上,整個祭祀活動結束。這個神樹的附近就是御前谷。

同樣,在島根縣出雲市延田的釜石谷,也舉行類似的祭祀活動,由七戶人家輪流做頭家。十一月二十日的早上,各家各戶聚到頭家,一起編織稻草繩,將其放到地板上;然後喝酒舉行小宴會,之後招來神官,扛著祭神驅邪幡舉行祭祀活動;最後將稻草繩卷到代表惡神的神樹上,一番拜祭之後祭祀活動結束,大家散會各自回家。

白石昭臣說:這個惡神的拜祭活動中值得注目的是祭典之前的宴會活動,這讓人想起埋葬習俗中的「食別」。在這些祭祀活動中,聚餐(宴會)一律都不是在祭典之後,而是在祭典舉行之前。這多少讓人想到亡靈——祖靈祭。這樣的例子在美保關町一帶和出雲山間部一帶都能見到(《山陰地方的神林惡神·大元神》)。

從日本各地的情況來看,日本的祭場和墓地之間確實有關聯,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在這些祭場當中,稱為「神林」的很多,所謂的神林不是茂密的森林,只是長著幾棵樹。這些樹就是神靈從天而降時用來化身的對象,《萬葉集》里就有幾處將神社稱為「神林」。沒有山門,沒有前殿,也沒有正殿,只要有幾棵特定的象徵神的標誌性樹木,該地就可以稱為「神林」。

沖繩的「御岳」也只不過是一片四周擺放著一些小石子以示聖域的空地,當然,空地的四周種有被當作神靈附身的蒲葵、琉球九節木等樹木。「御岳」本身是從日本本土傳來的借用語,所以可以推斷更遠古一點的時代應該也是使用「神林」這個詞的。《思草紙》里就出現了「首里神林」「真玉神林」這樣的名稱,這裡的「神林」與「御岳」一樣雖然有的確實位於高地,但也有很多位於平地上。

沖繩齋場御岳(圖/維基百科)

據《日本書紀》記載,崇神天皇六年(公元前92年),大和的笠縫村舉行了祭祀天照大神的活動,設立了神籬(神靈降臨的場所)。現在一般認為,笠縫村在檜原神社院內。檜原神社既沒有前殿,也沒有正殿,三輪山就是其神體(祭拜對象)。雖然現在那裡有了山門,但是在過去多個時代連山門都是不必要的。

神籬是指神靈降臨的場所,通常情況下用常綠樹暫時將其圍起來,祭祀結束之後馬上就拆毀。發展到後來,就在舉行祭祀活動的地方搭建一個臨時小屋,臨時小屋也是祭祀活動一結束就馬上拆毀。但是再往後發展,這個臨時小屋就不再拆了,而是保留下來——這就是社(神社)的原型。「社」本來是指祭祀的時候用來搭建臨時小屋的那片地方,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用來表示現在的神社了。

與神社相關的還有一個詞,那就是「宮」(miya)。「宮」最開始指的是祭神的庭院,並不一定要有建築物才稱為「宮」。《日本書紀》中記載敏達天皇十四年(585年)八月的那部分條文中就出現了「王之庭」這樣的詞語。

久高島

在沖繩,現在還把庭院稱為「宮」。在位於沖繩本島東南面的久高島,當地人將舉行祭祀活動的廣場稱為「御殿庭」。御殿指的是建在祭場的建築物,雖然跟祭神時的祭場是一樣的,但是一開始並不是常設的。久高島每隔十二年舉行一次神女洗禮節,在舉行活動的前一天要搭建臨時小屋,活動期間神女們就待在這個臨時小屋中閉門不出,但是等到祭祀活動一結束,這個臨時搭建的小屋馬上就會拆除。有一些學者認為「宮」可以理解為「御屋」,但是我認為這並沒有表達出它的原始含義。「宮」其實最開始指的是祭神時的廣場,後來才被用來指搭建在廣場上的臨時小屋。

這樣看來,上文中所列舉的「御岳」「森殿」「矢房」「二十三神林」等都給追溯神社的原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本文節選自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閱讀日本書系」之《日本的眾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除特別註明外,文中圖片均由庫索拍攝,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覽扶桑 的精彩文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東京,他的東京壓抑而疲憊

TAG:一覽扶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