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大書法家們都有一位不平凡的母親!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但這也許只是老子們的一廂情願,遺傳學有種說法,男孩的智力全部來自母親。
歷史上許多偉大的書法家,他們的成功來自方方面面,但卻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共性,他們都有一個有愛,賢惠,聰明的好媽媽……
這個母親節,讓我們把敬意獻給她們——
一、王羲之(母親衛氏?)
王羲之的父親叫王曠,是宰相王導的弟弟。王家幾代皆善書,據說王羲之小時候讀父親《筆論》,又跟叔叔王廙習書,七歲即有善書之名。
年紀稍長,便由母親帶著,四處走親訪友,拜師學藝。
電視劇中王羲之母親形象
王羲之的母親是誰,至今沒有定論,有說姓夏侯的,有說姓諸葛的,還有說姓衛的。只有一處說她姓衛,算是孤證,但恰是這個孤證,也許最靠譜。
因為我們知道,王羲之小時候還跟衛夫人學書法,而且學得十分密切和深入。這時候,王母也許就在旁邊陪著,聽「高山墜石」,看「萬歲枯藤」。她和衛夫人同出河東安邑(山西夏縣),是本家姐妹。請自家好姐妹來給兒子上書法課,自己放心,王家人也放心。
這是王羲之著名的《姨母帖》,有人考證,帖中哀悼的姨母正是衛夫人。如果此論成立,那麼王羲之的母親姓衛就毫無疑問了。
王羲之的母親帶著他四處學藝,這有點像今天的媽媽們帶著孩子上各種培訓班,不辭辛苦,只為了孩子的美好前程。
二、王獻之(母親郗璇)
王獻之的奶奶不好考證,但他的媽媽卻板上釘釘,就是東晉太尉郗鑒的女兒郗璇。
一切都源於他爸爸王羲之20歲那年,太尉郗鑒要來王家選女婿的事。聽說太尉要來,王導的子侄輩都興奮不已,一個個搔首弄姿,整裝待審,只有王羲之跟沒事人一樣,衣衫不整,側卧東屋的竹榻。郗鑒只看了一眼,就相中了這個弔兒郎當的小夥子。
電視劇中的郗璇形象
王羲之做了東床快婿,郗璇就成了二王最親密的女人。
郗璇在電視劇中必須是美女,但在歷史上,她只要是個才女就夠了。她也寫得一手好字,外號「女中筆仙」。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
當然在傳說中,郗璇以眼毒著稱:他兒子獻之為了追趕父親,用光了研墨的三缸水,然後寫了一個「大」,拿去給父親看,父親二話沒說,加了一筆,成了「太」,讓他拿給母親。母親看了半天,嘆了一句:我兒用盡三缸墨,唯有一點像羲之。
這傳說一定不是真的,但是對於練字的人來說,很勵志。
三、蘇東坡(母親程氏)
蘇東坡的父親蘇洵27歲才發奮讀書,他一發奮,對兒子們也就照顧不周了。於是,培養兩個兒子的任務,就落在了夫人程氏的身上。
蘇家兄弟天資是極高的。有一天王安石跟蘇洵吹牛,說自己的兒子特別聰明,過目不忘。結果蘇老泉回了一句:誰家的孩子背書還看兩遍啊?
蘇軾蘇轍兄弟
那麼根據遺傳學,程氏的天資倒推可知。她不僅聰慧,而且賢惠,蘇洵出門遊學趕考,她就在家裡,親自教兩個孩子讀書。
在宋史蘇東坡的傳記,以及蘇轍為母親寫的碑文里,都提到程氏教他們讀《後漢書》的情形。在讀到《范滂傳》,聽到這個英勇正直的青年慷慨赴死,而范滂的母親稱他死的光榮時,年幼的蘇東坡問母親:「如果我長大後做個范滂這樣的人,您願意嗎?」母親立刻回答:「如果你能做范滂,難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
蘇東坡《渡海帖》
這個故事,初看平平,越想越讓人感動。這其實才是真正的教育,看似不經意,但一問一答間,已經融入人間大義。試想,假如一個孩子問出那樣天真的話,而媽媽的回答是:「呸,烏鴉嘴,你給我好好活著!」
四、黃庭堅(母親李氏)
黃庭堅也是個苦命孩子。
他十三歲那年,父親死在地方官任上,一家人頓時陷入窘境。他家兄妹十個,加上其餘人口,足有四十來人。母親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帶上這麼多人去投奔親戚。
於是十三歲的黃庭堅面臨兩個選擇,要麼販賣草藥,養家糊口;要麼專心學業,遠走他鄉。
黃庭堅《苦筍賦》
我們知道,黃庭堅沒有進入醫藥界。因為母親為他請來了舅舅,這個舅舅比顏真卿的舅舅能量大得多——他有才,當官,還是蘇東坡的好朋友……
舅舅叫李常,字公擇,蘇東坡被貶黃州第二年,李常前去看望,蘇東坡的《新歲展慶帖》,說的就是這件事。當然黃庭堅拜師蘇東坡,也是他的關係。
帶黃庭堅走,這是母親李氏的決定。她是位大家閨秀,曾是聞名鄉里的美女,而且識文斷字,能詩善詞,她不想讓兒子毀於家庭瑣事,便忍痛將十三歲的黃庭堅推向了遠方。
黃庭堅《松風閣詩》
據記載,母子臨別時,李氏將自作的一首《浣溪沙》抄下,放入黃庭堅的行囊。那詞寫得美極了:「無力薔薇帶雨低,多情蝴蝶趁花飛。流水飄香乳燕啼。南浦魂銷春不管,東陽衣減鏡仙知。小樓今夜月依依。」
五、米芾(母親閻氏)
在歷代大書家的母親當中,米芾的母親閻氏是最特別的。
米芾的家庭也很特別,他的祖上世代都是武官,其父當過左武衛將軍。但不知何種關係,米芾的母親閻氏得以登堂入室,服侍宋英宗宣仁皇后,成了後來宋神宗的乳母。
米芾《來戲帖》
米芾十八歲那年,宋神宗念及乳母舊情,就讓和他吃過同樣的奶的米芾當了官,職務是秘書省校書郎。雖然官不大,但這對米芾本人和米家是個重大轉機,米芾進入官員隊伍,而米家也一掃武官的門風。
米芾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但他走的是上層路線。他一方面沾了母親的光,一方面又對此耿耿於懷——雖然有了官當,但這官怎麼當的大家都清楚,於是他再有才華,也難逃「門子貨」的待遇,向上爬是沒戲了。
米芾《珊瑚帖》
有人推斷,米芾的行為怪誕,與桀驁不馴,和他的出身以及經歷有著莫大關係。試想,假如沒有母親閻氏的「門路」,米芾會不會是另一個樣子?
六、李叔同(母親王氏?)
從北宋一下跳到近代,因為李叔同太有名,也因為他和生母王氏的故事,太蕩氣迴腸了。
1880年,李叔同生在天津的富貴之家。父親李筱樓中過進士,當過吏部主事,後又下海經商,鹽業、銀行業都做得很成功,掙得老大一份家業。與此同時,他也掙得了不少姨太太。
李叔同故居
李叔同的母親王氏,就是第五房姨太太。她原是丫鬟,但聰明伶俐,識文斷字,李老爺很是喜歡,便收為側室。生李叔同那年,王氏年僅十九歲,而李筱樓已經六十八了。
李叔同五歲時,父親去世,作為年紀最小的姨太太,王氏的辛苦可想而知。好在李家男丁極少,李叔同地位很高,母親便邀請各路名師,對兒子悉心培養。
李叔同書法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李叔同一衝動,刻了一方「南海康梁是我師」的印章,事情傳出去,天津沒法呆了,李叔同和母親到了上海。
六年後,王氏病逝於上海。扶柩回到天津,二十五歲的李叔同在《大公報》刊登「哀啟」一則,後面附上帶簡譜的「哀歌」二首。葬禮上,全家穿的是黑色的衣服,而不是傳統的白衣披麻戴孝;最讓人側目的是,李叔同在喪禮上邊彈鋼琴,邊唱悼歌。在世人的不解中,25歲的李叔同用這種異乎尋常的方式來感懷母親的命運,也發泄著對妻妾制度的不滿。
歷代書法家筆下的「母親」欣賞
1
|楷|書|
2
|行|書|
3
|草|書|
4
|隸|書|
5
|篆|書|
母愛的偉大在於,她給孩子的,除了愛,還有方向。
向偉大的母親致敬,祝天下的母親安康!
TAG:書法第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