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丁戊奇荒1000萬人餓死,中國士紳卻救了大清國一命

晚清丁戊奇荒1000萬人餓死,中國士紳卻救了大清國一命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大災荒,可是自近代以來造成千萬以上被活活餓死的災荒卻屈指可數,其中造成損失最大的就是1875年到1878年發生的丁戊大災荒,這場災荒波及整個華北地區,有超過一千萬人在這場災荒中餓死,兩千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四處逃難。

太平天國極大的破壞了生產力的發展,大清國百廢俱興,加之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大清國內部被迫改革「洋務運動」展開,經過十幾年的時間出現了封建社會最後的中興局面「同光中興」,可偏在這時老天爺又給了大清國致命一擊。

丁戊大災荒可謂「天災人禍」,從1875年開始的四年時間接連大旱,糧食產量大大降低,可儘管如此也造不成如此大的損失,打開潘多拉魔盒的其實就是清政府。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增加稅收放寬了對鴉片種植的管制,鴉片價格遠高於糧食價格因此廣大農民不再種糧食轉種鴉片,在平常年份糧食尚能支持,可是一旦遇到災年就到了餓死人的境地。

發生千萬人餓死的災荒按照歷史規律就會有人造反起義,可是此時千瘡百孔的大清國卻沒有發生民變,這主要得益於中國一個已經被消滅的階層士紳階層。清政府無力救災,於是號召全國士紳共解國難,廣大以地主和因洋務運動致富的士紳們為了避免太平天國悲劇的重演紛紛慷慨解囊,在靖江就設立十七個粥廠,收留了近五萬災民,在揚州十一個粥廠收留災民也超過了四萬,而更多的士紳則直接到災區開設粥廠。

外國人也加入了救災的行列,肩負崇高使命的天主教會認為在災年救災正是一個傳教的好機會,可是這無意間卻引發更大的矛盾,由於洋人的思想與孔老夫子的學說衝突極大,此次大規模傳教效果雖然好但卻引發了激烈的思想衝突,間接導致了二十多年後義和團運動的發生,可謂影響深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明奇談 的精彩文章:

南美列國為何戰爭最後關頭對德宣戰,一場納粹的大突圍
一夫多妻制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影響?令人心痛

TAG:明明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