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讀《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小溪看來,如果不抄《心經》的話,佛就是「阿彌陀佛」,佛就是善念,佛就是福報,佛是香,佛度一切苦。其實小溪不是佛門中人,以前至今每次到達佛院道觀寺廟,每每都是一個旁觀者,連 『阿彌陀佛』 都不會念一下,只是看看高高在上的大佛們,也看那些虔誠跪拜的誠信者,也圍著香爐左轉右轉,看著一縷縷的青煙從眼前升起到消失,偶也看到集體念經打坐,竟然如小孩一般好奇,總想站在旁邊看著聽著感受一下的,可是梵音想起的時候,竟又覺得我等俗人不可觀,一個轉身就離開了,甚至連願望都還沒許下。

原本是給父親買的紙墨,可父親竟然意外離去,一次也沒有用過,,就這樣我和先生開始了時斷時續的書法練習,練著練著就養成了現在每日抄一次心經的習慣,但是抄了很多很多遍,依然是不知其所以然,彷彿背的出來了,但其實還是諸多遺漏,然後和先生解釋說這個《心經》真的很拗口啊,還是想換別的來練練。又想起我那善良勤勞智慧的父親,他一定會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吧。

不能領會,也沒有頓悟,找來《心經》的解釋,也算釋義那不解的困惑,也想藉此祈福,保我家人永遠平安健康!,也願父親在彼岸一切都安好!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經》共有九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勝天般若》、《勝天王般若》、《文殊問般若》、《金剛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而《大品般若經》一共600卷,《金剛經》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金剛經》降伏其心篇,又簡稱《心經》,全經只有一卷,260字而已,言簡意深,是《大品般若經》的要義,文章可分為七部分:總綱分、色空分、本體分、妙用分、果德分、證知分、秘密分,層次清楚,綱舉目張,易於理解。目前大多書法練慣用的《心經》多為玄奘所譯,梵文還有誰更精通。

原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聲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

詞語釋義

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涅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五蘊、六根、六塵、十二處、六識、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

般若:大智慧

不讀bān ruò,而讀 bō rě ,是梵語 Prajna 的音譯。也被譯成「波若」、「」等等,

意為「終極智慧」、「辨識智慧」,專指認知一切事物和萬體本源的終極智慧,區別於一般的智慧。

波羅蜜多:到達彼岸

梵語,Paramita,

波羅,梵語彼岸的意思;密多,梵語到、度的意思;

波羅蜜多組合起來,意為「到彼岸」或「渡彼岸」。

菩薩、菩提薩埵:覺而有情

菩薩,梵文的音譯,而且是簡意,全譯為【菩提薩埵】。

菩提是覺悟,薩埵是有情;

菩薩,就是覺有情。

菩提薩埵全稱為"菩提薩埵摩訶薩",意為"大菩薩",梵文應為Mahabodhisattva。

涅槃:圓寂無為

涅槃,指清涼寂靜,煩惱不現,眾苦永寂。寂靜狀態被認為是圓滿。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徹底覺悟的高層次

梵語,意為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最高的智慧覺悟。

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阿意「無」,耨多羅意「上」),

三藐意「上而正」,

三菩提意「普遍的智慧和覺悟」。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共二十八重天。

五蘊:色、受、想、行、識,

梵文 Pancaskandha 的意譯

色基本上代替一切物質;

受是對外界事物的接受;

想是由於外界的接受而升起的反映;

行是自我意志的主動的造作;

識是對受想行的統一和客觀化。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梵文為Sadindriya。 也稱為"六情",就是人的五官和意識。物質。

六根界: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也稱為六鏡。

就是六根在外界取得的信息。精神。

十二處:六根和六塵一起就是十二處。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六根六塵相互作用就有了六識。

十八界:十二處和六識在一起就是十八界了。

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

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生"。是佛教"三世輪迴"中的基本理論。

這十二支為: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稱"十二支"。

據《俱舍論》卷九說,十二支的關係是:

1. 無明緣行,"謂諸愚夫於緣生法不知唯行"。由於不懂得佛教緣生法,所以起惑造業。

2. 行緣識,"由引業力,識相續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憑附中有,馳赴所生結生有身。"前支的思想行為,作為引導力量,使識憑附中有,而向與其相應的投生處轉生。

3. 識緣名色,"於此趣中有名色生。"此"趣"指六趣中的諸"趣",善惡一共六道。此"趣",亦即"結生"一剎那之"有身",謂此"有身"於母胎中之心(名)、身(色)得到發育。

4. 名色緣六入,"如是名色漸至成熟時,具眼等根,說為六處。"即胎兒由心身之混沌狀態發育至有認識器官的分工。

5. 六入緣觸,"次與境合便有識生,三和故有順樂等觸。"六入,或六處與外境相合而生識,稱為三和,觸覺由此發生,此相當於幼兒的階段。

6. 觸緣受,"依此便生樂等之受。"由有觸覺便生苦樂及不苦不樂等受,此相當於所謂童年階段。

7. 受緣愛,"從此三受,引受三愛。"由有感受,引生貪愛。三愛,指對世俗世界的執愛,這相當於所謂青年階段。

8. 愛緣取,"從欣受愛,起欲等取。"由有貪愛,便生出狂熱的對世俗種種享受的追求,此相當於成年階段。

9. 取緣有,"由取為緣,積聚種種招後有業,說名為有。"由貪愛執取等思想行為,必然招致後世果報,就此能招後世果報言,這些思想行為總稱為"有"。

10. 有緣生,"有為緣故,識相續流,趣未來生。"由"有"產生後世之果報的思想行為,必然導致"來世"之再生。

11. 生緣老死,"以生為緣,便有老死。"此下二支為一個總的因果循環鏈條,每兩支間順序成為一對因果關係,而配合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又可以概括為兩重因果:由無明、行兩支作為過去因,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則成為現在果;由愛、取、有三支作為現在因,行、老死則為未來果。此稱三世兩重因果。佛教認為,任一有情生命個體,在未來得到解脫之前,均依此因果鏈條的力量在三世和六趣中間流轉,永無終時;而人類社會中的一切不平等現狀,也都可以從這一因果系列得到根源性的說明。

總之,十二因緣中的各個環節,是互為因果的,人類之所以陷於悲劇,人類的痛苦所以沒有終了之時,都由於它的桎梏。緣覺羅漢悟得生死轉回的苦趣能夠逆觀老死苦的境界以生為因,生以有為因,有以取為因,取以愛為因,愛以受為因,受以觸為因,觸以六處為因,六處以名色為因,名色以識為因,識以行為因,行以無明為因,而無明以真空妙性為體,本來是虛妄。若能返妄歸真,返本還滅,便無明滅,由無明滅,便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也都隨之而滅。這是緣覺羅漢修行觀照的境界,叫做"還滅門"。緣覺羅漢認為十二因緣為實有,便用功去消滅它;而大乘菩薩以般若妙慧觀照這一境界,以為其未必是實在之體,應視同大虛空一般,因此說到底,凡夫流轉於十二因緣中也屬一種假說,從根本上看,仍是虛妄。只要達到了悟真實,掃除一切執著,把握因緣起而性空的諦義,也就空除了十二因緣。這才是大乘法門。達此境界,也便不再追求一己之私的解脫,不至於在"個人"的道德完善上下功夫,不會只追求了悟生死。因此才會悲心大振,無意於擺脫個人的十二因緣桎梏,而是投入世間,上行下化。不度空地獄,誓不成佛。

四聖諦:苦集滅道

苦和集(世間緣起法理,果因,);

滅和道(出世緣起法理,果因,道如何滅)。

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代表一切時間。

三世諸佛:燃燈佛、如來佛、彌勒佛

舍利子:舍利弗,人名,如來的弟子,在經中做路人甲用。

即舍利弗, 梵語 Shariputra(舍利弗怛羅)的音譯略稱。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因其持戒多聞, 敏捷智慧, 善解佛法, 被稱為"智慧第一"。 此處稱呼他的名字, 因般若法門是大乘的真空妙理, 最深最上, 非具足大智大慧者不能享用。 而舍利弗是智慧的象徵, 故佛在此稱呼他, 意在告示:般若波羅蜜多法門, 非有深心智慧者而不能得入之。

三毒:貪嗔痴

八苦:生老病痛死怨憎會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梵文原文【??? ??? ?????? ???????? ???? ??????】

藏文 【??????????????????????????????????????????????】

羅馬字【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gate Bodhi svāhā】

英 譯【Gone, gone,Gone beyond,Gone completely beyond,Praise to awakening】

漢 譯【依般若得渡去吧,依般若得渡去吧!渡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急速的來成就無上佛菩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古鎮 的精彩文章:

TAG:江南古鎮 |